周淑敏
近年來,淮安市通過多措并舉,增強大學生創業能力,提升大學生創業工作的整體水平。
一、具體做法
1.加強創業宣傳,激發大學生創業激情
一是持續開展創業政策解讀宣傳。依托廣播電視、晚報、淮安創業網等媒介宣傳大學生創業政策;規范各類創業政策執行,推動各項扶持政策最大限度惠及大學生。
二是豐富創業主題活動。 開展“創業創富在淮安”“創業典型巡回演講”“創業走進直播間”“創業項目大賽”等活動,與電視臺《今日觀察》欄目合作播放大學生創業風采展示系列節目,與淮海晚報合作開設《大學生創業故事會》欄目等。
三是擴大創業網、微信平臺影響力。2014年對原有創業網進行升級改造,增添創業者在線互動交流、新項目新理念展示、大學生模擬實訓等版塊。2015年開通創業淮安微信公眾平臺,使網絡服務和交流互動更即時、便捷。2016年對創業網進行二次升級改造,使其創新性更強,目前已成為淮安市各類人員了解創業工作的重要載體。
2.加強創業指導,提升服務水平
一是與淮安市各高校建立創業合作關系。通過成立“大學生就業創業服務指導站”,為在校大學生開展就業指導、創業培訓、創業后續等服務工作。2015年底,公開招標6家大學生創業實訓機構,對大學生進行創業實訓,截止到目前已累計開展創業實訓15000余人,扶持成功創業600余人。
二是開展創業服務進校園活動。通過大學生創業實訓、小企業家微課程、典型現身說法、創新項目沙龍室等活動,讓大學生和創業者面對面交流,享受零距離創業服務。
三是充實創業專家指導團。培養了一支由政府職能部門領導、企業家、學者、法律工作者等組成的高水平、專兼職的社會培訓師資隊伍,采取“門診式”“會診式”和結對、上門等方式,加強對創業大學生的跟蹤服務和實踐指導。
3.普及創業培訓,提升創業能力
一是加強各高校創業培訓的管理,結合各高校辦學特點和學生創業需求,針對性開展創業培訓。對愛好電商創業的學生,鼓勵參加大學生網絡創業培訓;喜歡實體創業的大學生,建議參加大學生模擬實訓和SYB創業培訓,并將創業培訓課程納入學校學分。
二是推動各高校豐富創業活動形式,面向有創業愿望的學生開展不同的創業活動。讓有創新想法的學生到普通學生群體中,進行項目路演和成功案例引導活動。印發《三年十萬創業普訓“進高校、進社區、進鄉村”活動計劃》《關于在淮安市高等學校開展創業模擬實訓的通知》《大學生創業引領計劃》等各類文件,充分調動大學生的創業激情和創業參與度。
三是完善高校創新創業體系,在各校建立創新創業學院。將創新創業融入專業教學、貫穿人才培養全過程。2017年在財經職業技術學院建立淮安創業大學,以創業實訓為基礎,以創業服務和孵化為主線,以創業結果為導向,構建了全方位的創業服務體系。
二、存在問題
一是創業工作管理存在不足,創業成功率較低,培訓質量有待進一步提高。
二是大學生創業資金短缺,融資渠道困難,申報條件較高。大學生創新創業意識還需增強,參與度有待提高。
三、改進措施
第一,做好人社部門的牽頭、服務和指導工作,將大學生創業情況進行信息化管理,組織專人從事大學生創業工作,調研大學生創業困難,解決大學生創業實際問題,提升大學生對創業工作的滿意度。
第二,出臺多份文件,進一步明確人社、工商、稅務等相關部門對大學生創業的專項扶持政策,發揮各部門優勢,構建多層次、全方位的大學生創業服務體系。
第三,加大資金扶持。一方面出臺就業補助資金管理辦法,將一部分就業補助資金用于大學生創業項目、大學生初次創業補貼、創業租金補貼、社保補貼、大學生創業基地建設、小額擔保貸款貼息等;另一方面降低大學生創業貸款門檻,優化貸款審批流程,多途徑解決大學生擔保難的問題。
第四,認真開展專項督查,定期對從事創業工作的部門進行考核督查,確保每項工作落到實處。
隨著全民創業行動計劃的逐步實施,淮安市支持大學生創業的政策制度將更加完善,創業創新文化和大學生創業工作更加融合,大學生創業工作也將邁上新的臺階。
(作者單位:淮安市職業培訓中心)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