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宏峰
摘要:英語作為一門語言,其主要作用就是為了進行日常的交流,因此,英語的聽說能力相當重要。然而,由于某些因素的影響,當前一些初中,特別是農村初中的英語口語教學中還存在著很多的問題,導致學生英語口語能力較差,因此英語教師要重視口語教學。
關鍵詞:初中英語;優化;口語教學;路徑
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我們遵循《英語課程標準》,從學生的學習興趣、生活經驗和認知水平出發,以培養學生的語言實踐能力為主旨,倡導體驗、實踐,參與合作與交流的學習方式,對學生進行聽、說、讀、寫基本訓練,為進一步學習和運用英語切實打好堅實的基礎??谡Z訓練即“說”,是英語教學四個基本訓練技能之一,是人們進行語言交際的主要形式,是學生形成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獲取信息和處理信息的重要手段。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最為廣泛。因此,口語訓練在英語教學中尤為重要。
一、培養學生聽說英語的良好習慣
英語口語強調的是對學生進行聽力和語言能力的訓練,因此,英語課堂中教師要堅持運用英語組織課堂教學,讓學生能夠在有限的時間內盡量的感受到英語語言消息的刺激,從而幫助中學生養成運用英語交際的習慣,并讓作為教學主體的學生保持活躍。要做好一件事,首先就要打好基本功。英語口語教學同樣如此,首先要對學生進行音標的教學,對于一些特殊的讀音,教師應進行強調,通過對學生進行標準的音標教學,從而提高學生的聽力能力。在口語教學課堂上,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教學的方式,讓學生邊聽邊模仿。從英語教學的開始就培養學生說英語的興趣和習慣。
二、 營造英語口語教學環境
英語口語要求學生能夠大膽的開口說出來,但是由于英語口語環境的限制,很多學生都羞于開口說英語,特別是一些農村中學里,學生們對英語口語的重要性意識不足,英語教學只停留在筆試和聽力兩個階段,學生的英語筆試成績較高,但說不出來。因此,教師要努力的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聽說環境,鼓勵學生們大膽的運用英語進行交流,培養聽說能力。課堂中教師積極的引導學生進行英語的口語學習,通過領讀、跟讀以及一些日常的基本會話提高學生的口語能力。讓學生體會到英語口語的重要性。培養學生口語訓練時,內容要在學生詞匯量內,進行一些簡單的交流,同時,標準的發音也是口語教學的關鍵,教師要引起高度的重視,積極糾正學生口語中發音的錯誤,為學生良好的口語能力打下基礎。另一方面,教師要從所有學生的角度出發,調動全班學生開口說英語。特別是對于那些英語口語較差的同學,教師要給予更多的關懷和激勵。例如,對學生提問時,教師應給成績差的同學機會,當他們說“Sorry,Idontknow”時,教師應進行適當的引導,在答出問題后進行鼓勵和表揚,鼓勵他們開口說英語。
三、將英語口語訓練貫穿于整個課堂教學中
1.教師的榜樣作用
教師應使用英語教學,教師的口語就是對學生最好的示范、最好的教育。教師的語音語調直接影響著學生的語音語調,所以要想讓學生說出流利的有味道的英語,教師要注意課堂用語的準確性和得體性;語音語調要正確,口齒清楚;話語組織要合理;語法正確,用詞準確;符合英語表達的習慣。教師流利的口語,優美的音色也是激發學生說英語的“潛動力”。
2.選擇貼近生活的話題
教師課上要盡量給學生營造一種英語的氛圍,能夠使他們初步形成的對英語的興趣持續下去。多給學生創造說英語的機會。創設一些有趣的情景使他們有說的愿望。英語課堂上的活動設計可以是多種多樣的:師生問答,學生與同伴的合作活動,小組討論等,都能讓學生們參與到說英語的活動中。例如,我在講“What do you think of …?”句型時,教師用自己穿的一件新衣服引起大家的注意,問他們這件衣服怎么樣。大家發表了看法的同時新的形容詞就被引入了,還能擴展一些課外詞匯。然后又針對一些學生不愛穿校服的現象,討論了他們對校服的評價,還有同學提出了改進校服設計的方案;部分男生頭發過長,聽到多數同學不喜歡這種發型的觀點后,第二天自覺地將頭發剪短了。這樣的討論既激發了學生們學習英語的熱情,鍛煉他們的口語表達能力,還解決了一些令班主任頭痛的班級管理問題,可謂是“一舉兩得”。
3.創設民主、寬容、和諧的口語交際環境
初中的學生,由于受英語信息刺激較少,且因母語的干擾,在面對全班同學和老師用英語交流時有許多顧慮,有時不免出錯和膽怯。因此,教師要保護學生發言的積極性。在學生出錯時,不要立即打斷學生糾正錯誤或過多的指責。這樣必然挫傷學生說英語的積極性,致使學生怕出錯而不敢開口說英語,則不啻于教師親手堵塞了學生獲得口語能力之路。再說,若只著眼于向學生指明錯在哪里和要求學生改正錯誤,大量課堂時間則花費在“出錯----改正”這一循環往復之中,而運用英語的能力卻得不到提高。
四、重視聽力教學
聽與說是構成英語交際能力的兩個主要方面。因此,初中英語教師在進行英語口語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結合“聽”,一定要讓學生在會聽的基礎上進行口語訓練。畢竟,交際是雙方的,如果沒有“聽”的能力作為基礎,則交際雙方根本就不能進行交流。但是,當前,部分英語教師對在口語教學中,更多的是強調“說”,而對“聽“的結合程度不夠,以至學生的口語表達只是單方面,是機械化的,根本就不能在實際的交流中發揮作用。同時,部分學生因為對發音標準的把握不夠,也不敢開口,總是害怕語音、語調不對。因此,筆者認為,在初中英語聽力教學中,教師一定要注意對學生進行“聽”的訓練。讓學生在聽的基礎上,把握語調,語速,還有語感。如在進行《Im watching TV》這一課時的教學中,教師為了鍛煉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為了讓學生在“聽”的基礎上,進行口語練習,口語在課堂上播放中央電視臺英語頻道的新聞播報資料片段,讓學生在“看”和“聽”的基礎上,理解新聞的內容,通過視覺和聽覺的雙重刺激,增強學生的語感。在學生聽懂的基礎上,在組織學生進行模擬表演,讓學生模仿電視主持人,進行相關內容的英語口語練習。在這樣的基礎上,學生的口語訓練會顯得相對容易,學生也較容易接受。同時,也口語調動課堂良好的學習氣氛,讓學生主動的進入課堂教學語境。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