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樑
摘要:從擺事實講道理,提高思想認識——說理教育法;創設良好環境,潛移默化培養——環境陶冶法;發揮榜樣力量,激勵良好行為——榜樣激勵法;創設困難情境,磨練堅強意志——意志磨練法;激發自我教育,指導自我評價——自我教育指導法五個方面,談了小學思想品德教育的方法。
關鍵詞:思想品德教育;自我教育;學生
作為教師,必須站在歷史的高度,以戰略的眼光來認識新時期學校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認真地研究思想品德教育過程的特點,探索思想品德教育的新方法,新路子。
一、擺事實講道理,提高思想認識——說理教育法
說理教育法就是通過擺事實、講道理向學生灌輸正確的思想觀點,以提高學生思想認識的一種方法。說理教育法主要可通過三種方式進行:
一是談話,教師就有關的思想問題與學生交換意見,使學生明白有關道理。 教師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針對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個別差異進行。特別是個別談話時,對談話對象的心理特征、家庭背景、本人現狀等要有一個充分的了解。在談話中,教師要以親切、真誠、自然的態度與學生交流,做到以誠相見,將心比心,使學生從內心里感受到教師的熱愛和誠意,從而啟發和觸動他們的心靈,為他們所接受。
二是講解,對需要深刻理解,辯明是非和哲理性較強的教育內容,運用講解學生會更容易理解和接受。講解時根據理解內容的難易程度,可系統解說,也可簡短說明,或通過墻報、板報等形式,讓學生了解相關內容。
三是討論。這種方式主要用于小學高年級,當學生對某些社會或道德問題有不同看法時,教師可組織學生進行討論,使學生自己教育自己,交流思想,共同提高。通常能帶來較好的教育效果。
二、創設良好環境,潛移默化培養——環境陶冶法
環境影響對學生品德成長有重要陶冶作用,一般情況下,良好的環境總是陶冶人的良好品德,不良的環境則形成人的不良思想行為。孟母三遷的故事就是很好的例證。今天,我們更應自覺地為學生創設良好的,以保證學生品德健康成長。學校要創設一個優美和諧的育人環境。 良好的環境對學生的成長很重要,作為教師,尤其是班主任,要想方設法地創設一個良好的班級環境,使學生在一個團結、向上、尊師愛生、民主而有紀律的班風熏陶下,養成良好的品德和行為。其次,家庭環境和社會環境也是影響學生成長的重要方面。特別是家庭環境,兒童一出生,首先進入的是家庭,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一個良好的家庭中,體力、智力、品德、行為等方面會發展得很好,反之,則會染上不良的行為習慣。在教育工作中,教師要力求家長的配合,優化家庭教育環境,建立良好的家風,為學生創設和諧良好的家庭環境。而社會環境對學生的健康成長也是至關重要的。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發展,社會這個大環境越來越復雜,而小學生所處的年齡階段可塑性很強,容易受社會不良環境的影響產生不良行為。對此,教師要通過教育提高學生抵制社會環境不良影響的能力,引導學生運用正確的觀點去辨別社會生活的丑美善惡。教師還要善于去捕捉社會環境中積極的方面,用以影響學生對美好社會環境和崇高思想品德的追求。
三、發揮榜樣力量,激勵良好行為——榜樣激勵法
小學生富有模仿性,利用這一特點,教師可以以一些先進人物為榜樣,利用他們的好思想,好品德、好行為去激勵教育學生。作為榜樣的人物可以是歷史偉人、民族英雄、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科學家和各方面杰出的人物,也可以是全國十佳少年和本校或本班的優秀學生。利用榜樣把道德觀點和行為規范具體化、人格化,形象而生動,具有極大的感染力、吸引力和鼓動力,能激勵學生仿效榜樣去認識和處理問題,愛憎分明,克服困難,勇往直前。
運用榜樣激勵法,要重視見之于行動,要防止“聽聽很感動,想想很激動,實際沒行動”的現象。在品德教育中,我就常看到這種情況,每當學生聽到偉人、英雄、模范、杰出人物的動人事跡時,有的激動得流淚,并立即表示出學習的決心。但時過境遷,當時的激動和決心便煙消云散,收效甚微。主要原因在于沒有抓住時機及時地把學生的情感、沖動引導到行動上來,把敬慕之情轉化為道德行動和習慣。所以,我們要把我國中小學榜樣教育上提倡的“學英雄、見行動”這條寶貴經驗,切實地運用到思想品德教育中來。
四、創設困難情境,磨練堅強意志——意志磨練法
道德意志是克服道德實踐困難,調節道德行為的精神力量。小學生意志力比較薄弱,自我控制能力以及獨立性,堅持性和受挫能力較差,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影響,所以對小學生進行道德意志磨練特別重要。要培養和提高小學生的道德意志品質,要對學生進行意志知識的教育,從小事做起,嚴格要求。在意志培養工作中,給學生以相應的有關意志的知識是非常重要的,學生懂得了相關的意志知識后,就能針對自己意志方面的缺點,嚴格要求自己,鍛煉自己,收到較好的增強意志力的效果。學生有了相關的意志知識后,還要訓練學生從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把克服學習,生活中的每一個小困難都當成“千錘百煉”磨練意志的考驗。
五、激發自我教育,指導自我評價——自我教育指導法
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我深信,只有能夠激發學生去進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要培養學生自我教育的能力,就要激發他們自我教育的愿望,使他們明確意識到社會、家庭、學校對自己提出的道德要求,相信它的正確性,并確信只要經過努力是可以達到的,從而產生主動接受教育的精神需要。明確要求,并有了自覺的愿望,學生就會嚴格要求自己的品德行為,并且能夠堅持不懈,把自我教育進行到底。
讓學生對自己的道德進行自我評價,也是思想品德教育的一個重要環節。學生學會評價自己是先從認識別人的品德開始的,對自己的評價只能重復教師或家長的看法,已慢慢學會獨立評價別人,最后逐步過渡到對自己的評價。
在教育工作中,單一的方法是難以達到教育目的的,它們必須相互補充、配合,以指導思想品德教育工作,實現教育目的。而且在實際問題的解決中,我們還要不斷地探索新的方法,總結好的經驗,把小學思想品德教育工作推向前進。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