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蘭
摘要:數學知識都來源于生活,也必將通過學習運用于生活。小學生抽象思維較為薄弱,在數學教學過程中引入生活情景,更能夠令學生獲得知識的深切體驗與感受,從而強化學習效益。基于此,本文章結合教學實踐,針對在課前預習、課堂教學、課后指導導入生活情境進行相應的分析。應用這種教學方式能夠使學生們的認識能力得到提高,促進學生思維能力、觀察能力、實踐能力的協調發展。
關鍵詞:小學;數學;生活情景;應用;教學
小學階段的數學教學是對學生數學知識與技能的啟蒙,與學生未來對數學知識的探秘起著重要的奠基作用。而數學知識都來源于生活,也必將通過學習運用于生活。小學生抽象思維較為薄弱,在數學教學過程中引入生活情景,更能夠令學生得知識的深切體驗與感受,從而強化學習效益。基于此,本文章結合教學實踐,對生活情景在小學教學中的應用進行相應的分析。
一、在課前預習中導入生活情境
有教育家指出:“使學生能夠對知識的本身萌生出興趣,進而對學習產生一種想要學習的傾向,就會令學習動機得到很好的激發。”我們都知道無論是數學的產生還是發展,都與生活實踐之間存在緊密的關聯。從小學生對知識認知的特點上也能夠對這種理論加以驗證,所以說在生活中尋找數學的這種思想是具有可行性的。當前已有的教學與教材中,很多知識的設置都是從生活中實際情境找到的思路,對此,教師在課堂的預習階段中,可以采用導入生活情境的方式來引導學生。
例如,在講解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加與減(一)》一課時,教師可以在課前的與此階段,用生活中的一些常見的加減情境導入進來,幫助學生理解加減知識。比如可以向學生們提問:“一雙拖鞋15元錢,芳芳手中一共有32元錢,那么當芳芳買完了一雙拖鞋之后,還剩下多少錢?”這樣一來,學生就會思考,用32元錢減去15元錢,還剩下17元錢,用減法表示出來就是32-15=17。教師還可以提問學生:“小明手里有12顆櫻桃,媽媽后來又給了小明16顆櫻桃,那么小明一共有幾顆櫻桃。”這樣學生們通過計算發現小明一共有28顆櫻桃,計算的過程就是12+16=28。通過這種方式,小學生們就會將生活中買東西時或者是吃水果時的具體場景聯想到數學的減法與加法中,從而獲得興趣的極大的激發,這種在課前預習中導入生活情境的方式能夠有效的提升小學數學課堂的教學效率。
二、在課堂教學中創建生活情境
在進行數學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應當將教材的內容同生活情境之前進行良好的連接,只有將數學知識幻化成一種學生可以看得見、聽得見甚至摸得著的現實情境,才能令學生對數學課程的學習充滿興趣。對此,教師應當具備善于在生活中發現數學知識的能力,對生活中一些生動的數學實例加以應用,在課堂教學中設計并應用合理的生活情境,令學生感受到生活中充滿了有趣的數學知識,就會激發出學生學習數學的愿望。
例如,在講解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時、分、秒》一課時,教師可以在課堂上讓學生看墻上懸掛的時鐘,并且同自己平時的生活作息進行聯想,思考自己每天都是在什么時間起床、吃飯、上學、放學、睡覺,這樣學生可以通過對自己生活中的各種情景對時間產生一定的概念。教師還可以讓同學聯想自己在一分鐘之內能夠完成的事情,比如說一個小時、一分鐘或者是一秒鐘能夠呼吸的次數、拍球的次數或者是跑步的距離等。通過將這些生活中常見的事件在課程中的導入,學生能夠對時、分、秒進行更好的理解與掌握。
三、在課后指導中聯系生活情境
在進行數學教學時,教師應當幫助學生通過對生活中的數學情境進行自主性的探索,進而實現對數學知識、數學技能、數學方法以及數學思想的學習,進行獲取到豐富的教學活動與經驗。對于課后的指導而言,通常情況下,教師為了讓學生的知識得到鞏固,會采用布置課后作業的形式。這種方式學生往往是被動的學習,不會感受到數學的樂趣,對此教師需要充分的發揮自己的能力,讓教學能夠變得具有生機與活力,可以組織一些室外的活動,讓學生在實際的生活中對數學無處不在這個理論得到親身的體驗,最重要的是學生能夠通過者一系列的活動提升對數學學習的興趣,進而促進其對數學實現自主學習。
例如,在講解小學數學六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統計》時,教師可以在課程結束以后,指導學生設計出一份關于購物時人們是購買塑料袋還是使用環保布袋的調查報告,讓學生將調查表發放給自己小區中的鄰居,調查表中可以相應的設計幾點內容,比如說:(1)請問您會去商場購物么?(2)您去商場購物的頻率是多久去一次?(3)您去商場購物一般是購買塑料購物袋還有使用自己準備的環保購物布袋?學生需要將調查之后的報告收回,并在下節復習課上讓同學對這些數據進行整理,并協助其制作出一份科學合理的統計表。這種方式在增長了學生環保意識的同時,令學生從濃厚科學化的社會活動中,獲得了統計學知識的了解與掌握。
在數學教學的過程中,創設出各種各樣靈活生動的生活情境,會令學生產生成功的喜悅,令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得到自信心的增強,與此同時,學生自主創新能力以及用于探索的能力都會得到不同程度的培養與提升。還能教師還可以讓每名同學對自己的調查活動試著擬寫出一份調查報告,這樣可以加深學生對這種數學實踐活動的印象,讓學生能夠通過真實的活動認識到生活中數學占據的重要的地位,進而學生在學習數學的時候能夠獲得自信心的增強,最終使小學數學教學的效率與質量均能得到切實的提升。
四、結束語
數學的影子存在于許許多多生活細節當中,教師在進行數學教學的過程當中,應該更多的應用生活情景,讓學生們進一步感受數學在生活中存在的巨大魅力,從而對數學產生濃厚的興趣。同時,應用這種教學方式能夠使學生們的認識能力得到提高,促進學生思維能力、觀察能力、實踐能力的協調發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