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微+王鑫
【摘 要】高職院校是我國培養奮斗與生產建設一線的專業型、技術型人才主要陣地,因此高職院校人才培養模式的科學與否直接關系著未來社會主義建設一線人才質量的高低。因此本文中我將專門針對高職院校人才培養展開探究,從輔導員的角度談談如何做好角色轉變,促進高職院校教學和管理方面的提升。
【關鍵詞】高職階段 輔導員 角色反思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24.018
從哲學上說,經濟和政治的發展一定程度上決定了文化的發展方向和發展水平,而文化的發展的最重要的使命之一就是實現文化的代代傳承。所以一方面隨著我國經濟和政治的不斷發展,文化方面也呈現出日新月異的狀態,而作為人才培養載體的學校教育也就不可避免的需要隨著時代的發展而產生方向和目標的變化;另一方面人才最終的流向是市場,所以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尤其是類似于高職院校這一類以培養專業型、技術型人才為導向的學校來說,在人才培養過程中更要兼顧市場的需求,進而在教學模式和教學知識的選擇方面都要做到有所衡量,有所側重,從而使得日常教育過程中所教授的知識、所培養的人才類型最大限度的符合未來經濟、科技發展的需要,進而切實提高學生的就業率。因此也就需要輔導員在日常教學過程中適應時代變化,做好角色轉變,從而提高日常教學的有效性。
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模式一定程度上和普通高等教育有類似之處,在知識教學方面,都是針對一個專業進行專業技能的集中培養,然后輔以英語等基礎性、通用型學科。在學生管理方面會設置輔導員專門負責學生的管理工作,作為學生之間、師生之間、學校和學生之間溝通的橋梁。輔導員通常不會負責具體學科的教學工作,但在學生精神和心理影響方面卻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而本文中我就主要針對高職院校輔導員這一角色展開探討,具體分析一下新時期,面臨市場人才需求和文化傳承的新要求,作為輔導員應該如何做好日常教學工作,從而促進學生成長為有理想、有道德、有紀律、有文化的社會主義建設所需要的“四有”人才。
一、在班級管理方面從班級規則制定者轉化為監督者
所謂“無規矩不成方圓”,作為一個班級的管理者,輔導員的日常教學工作開展最離不開的就是紀律、規則。通過紀律、規則的制定可以讓班級日常教學和生活更加經驗有序,提高效率。但新時期,學校教育更加強調“以人為本”,所以在班級紀律的制定和實施過程中,輔導員要實現從制定者到監督者的轉化,從而促進班級自治。
首先,在班級規則制定過程中,輔導員要做到廣納意見,尤其是學生的意見。高職院校的學生不論是在身體還是心理方面都已經是一個成熟的人,所以在人際交往過程中更加注重別人對自己的尊重,并且每個人都會有個性上的差異,而作為教學管理者的輔導員需要面對的通常是幾十個甚至是上百個學生團體,因此在規則制定過程中更要實行民主,從而提高學生對于紀律和規則的執行度。例如在班級規則制定過程中輔導員可以和學生進行討論,通過投票的形式進行規則確定,這樣通過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可以讓每項規定得到絕大多數人的同意,進而提高學生對于規則的認可度;另外在班級規則制定過程中,輔導員還可以結合班級的教學實際進行有針對性的增刪,從而確保每條班級規則都可以落到實處,起到真正的約束和糾正作用。
其次,在規則執行過程中輔導員要本著公平、公正的原則做好監督工作。每個班級中都有班干部,那么日常班級工作的具體運轉可以交給他們,輔導員作為紀律執行的監督者,尤其是在賞罰方面確保公平。這樣一方面可以提高學生自主管理、自我糾正的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讓輔導員在班級工作中樹立鐵面無私、賞罰分明的形象,進而促進班級紀律的順利執行,避免部分人的僥幸心理。
二、在教學關系中從輔導員角色轉化為朋友角色
上文中提高輔導員是專門負責高職院校學生的管理工作,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時時刻刻都會和學生有所接觸,因此營造良好的師生關系就尤為重要。而在我看來最好的師生關系就是亦師亦友,學習中是學生的老師,生活中是學生的朋友。
首先,在校內相處過程中,輔導員要著重從學生心理和需求兩個方面展開工作。一方面,高職院校的學生需要學習的科目較多,并且面臨著就業方面的壓力,所以在學習過程中會呈現出焦躁、迷茫等心理,這就需要作為輔導員的我們在日常教學過程中做好學生的心理調節工作,從而確保學生每天都能夠以積極地狀態和飽滿的動力投入到日常學習中。另一方面,在日常教學過程中學生會在知識學習和生活中遇到一些問題,作為輔導員我們可以從自身的經驗出發給予學生指導建議,從而促進學生生活和學習方面的順利,同時也可以拉近師生距離。
其次,在與學生相處過程中,輔導員也不要僅僅拘泥于校內的交流,在學校工作之外也可以和學生建立互動與聯系。如在節假日時間,可以組織學生一起參加各種活動。如爬山、郊游、聚餐等,這種校外的活動更加自由、輕松,所以在此過程中學生和輔導員之間的交流也就更加隨心、多樣,有助于輔導員更深一步了解學生,找到與學生更適合的相處方法,從而建立更深厚的師生情感。
三、教學方法上從教導者轉化為引導者
對于學校教育來說,知識教學是最主要的所以在教學過程中輔導員也要從知識教學入手幫助學生樹立信心,并且做好學生和教師之間的潤滑劑,促進知識教學的最高效率。
首先,作為輔導員我們要幫助學生重塑自信。我在工作中發現大部分高職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缺乏自信心,但對于學科教師來說在知識教學過程中很難兼顧到學生心理的引導。所以,這就需要作為輔導員的我們通過日常和學生接觸過程中發現的問題來進行有針對性的心理輔導,例如發現學生的優點和特長,從而對學生取得的點滴成績進行肯定和鼓勵等,讓學生從某一方面獲得信心,進而影響整體學習的積極性。
其次,作為輔導員我們還要在任課教師和學生之間做好溝通工作。一方面作為輔導員,我們最了解我們負責學生團體在知識學習方面的需求,這些可以反饋給任課教師;另一方面可以和任課教師交流學生的具體情況,從而幫助教師在知識教學過程中做到有針對性、有計劃性進而提高知識教學的效率,促進學生知識吸收速度,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總之,作為一名高職院校的輔導員,我們在教學過程中要做好角色轉變,重點針對學生心理和精神的輔導,從而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充滿精神正能量,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興趣。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