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筠
【摘要】目的:探討穴位與腹部按摩護理法在急性心肌梗死病人便秘護理中的影響。方法:接收在我院患有急性心梗的病人一共有78例,隨機分為干預組、對照組,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干預組給予穴位聯合腹部按摩護理,對比兩組病人的護理效果。結果:干預組病人的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首次排便時間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在急性心肌梗死病人便秘護理中采取穴位聯合腹部按摩護理,可以使治療成功率明顯提高,具有臨床推廣價值。
【關鍵詞】穴位;腹部按摩護理法;急性心肌梗死;便秘;影響
【中圖分類號】R47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7)12--01
大約有50%以上的急性心梗病人,在發病之前的24-48小時或者7-14天伴有不同程度的前驅癥狀,最為常見的就是原有的心絞痛進一步加重。AMI(急性心梗)患者住院過程當中會引發多種并發癥,其中便秘就是最為常見的一種,患者用力排便以后會造成病人進一步加重,嚴重的甚至有可能引發猝死[1]。目前,在臨床當中對便秘主要采取緩瀉劑、調整飲食等相關措施,使患者痛苦明顯減輕。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時間為2016年1月-2017年7月,78例研究對象均為我院接收的急性心?;颊撸S機分為兩組。當中,干預組男22例,女17例。年齡在50-77歲,平均為(63.5±3.1)歲;對照組男23例,女16例。年齡在55-78歲,平均為(66.5±4.5)歲。兩組病人的相關資料之間的差異并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1.2 護理方法
1.2.1 對照組方法。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其中包括有心電監護,心理護理,改善患者不良心理,同時向病人耐心講解這種并發癥的可能性和危害性,使患者高度重視排便和便意,同時明確告知患者在床上進行排便,但是切勿用力,同時正確指導患者飲食干預,進而使發生便秘的幾率明顯降低。另外,生活護理:臨床護理人員一定要做好病人的保暖工作,保持病房衛生清潔,同時病人經常因為末梢循環相對比較差,進而引發肢體厥冷,因此,要求病房室內溫度適當調高,對病人采取溫暖舒適的被服,特別是需要特別注意當臨床操作完畢以后協助病人蓋好被子。飲食護理:臨床護理人員應該正確指導病人采取低脂和低鹽飲食,不可進食冰冷、辛辣食物,鈉鹽攝入量每日控制在6g以下,同時多加進食新鮮的水果和蔬菜,進而能夠有效避免發生便秘。用藥指導:在病人輸液和使用藥物過程當中,臨床護理人員一定要在無菌環境下進行操作。
1.2.2 干預組方法。干預組給予穴位聯合腹部按摩護理,其中按摩方法:(1)撫摸腹部,以臍部作為中心,在腹部順時針方向進行移動,力量以患者皮膚存在感覺,肌肉不隨手而移動為宜,時間為5分鐘;(2)揉搓腹部,以臍部為中心,在腹部順時針方向進行移動,力量進一步加重,使腹部肌肉隨著手掌的移動進行移動;(3)拿揉腹直肌,雙手伸開,一直到放到臍部上下,按揉兩次,提拿腹直肌一次,時間為5分鐘;穴位按摩;(1)拇指點壓天樞穴、照海穴、關元穴以及支溝穴,同時緩慢進行揉動,每個穴位為5分鐘,每一次按摩,上述手法依次進行。
1.3 觀察指標:對比兩組病人的首次排便時間變化情況和便秘情況。
治愈:48小時當中排便一次,大便質地逐漸轉潤,大解的時候通暢,短期沒有復發;好轉:72小時當中排便,大便質地逐漸轉潤,排便有一定程度的受阻,其癥狀有一定的改善;無效:其癥狀沒有任何改善[2]。
1.4 統計學分析 本研究中搜集所得的所有數據資料均應用SPSS23.0軟件進行統計學處理,相關計量資料均應用±s表示,兩組間比較進行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百分率表示,采用卡方檢驗進行組間比較。以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干預組治愈20例,好轉16例,無效3例,臨床治療總有效率為92.31%。對照組治愈18例,好轉13例,無效8例,臨床治療總有效率為79.48%,干預組病人的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
干預組患者的首次排便時間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3 討論
便秘指的是因為腸道蠕動功能不良,排便進一步延遲,時間在48小時以上。因為糞便在腸道滯留時間相對比較長,導致糞便干燥和硬結,排出困難,導致肛門腹脹、肛門疼痛以及乏力等相關癥狀,同時急性心?;颊哂昧ε疟愕臅r候對相鄰靜脈血栓具有一個抽吸的作用,容易造成肺栓塞以及心律失常等,嚴重的有可能引發死亡。
根據相關研究表明[3],在急性心?;颊弑忝刈o理中采取穴位聯合腹部按摩護理,可以取得令人滿意的效果,按摩能夠直接作用在腹部,使胃腸管腔形態發生改變以及運動,加強胃腸蠕動,進而使胃腸內容的排出過程進一步加快。按摩遠端部位穴位,能夠造成大腸蠕動亢進,腺體分泌量明顯增加,直腸內壓明顯增高,進而恢復便意,與此同時,按摩還能充分擴張血管,使血液循環明顯加速,加強毛細血管滲透性,使各個臟器的供血得到進一步改善。本文結果顯示,干預組病人的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首次排便時間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這與陳青青等人的相關報道相一致[4]。
綜上所述,在急性心肌梗死病人便秘護理中采取穴位聯合腹部按摩護理,可以使治療成功率明顯提高,在臨床當中得以廣泛應用。
參考文獻:
李平,李向秋.穴位指壓聯合腹部按摩對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便秘的預防作用[J].健康必讀旬刊,2014,7 (10):332-332.
李榮,孫惠金,周俏棋.穴位按摩配合辨證施膳預防急性心肌梗死病人便秘的療效觀察[J].全科護理,2016,5(6):587-589.
呂麗芬,謝幸華,潘惠京.四子散熨敷腹部穴位預防心肌梗死急性期患者便秘的效果觀察[J].護理學報,2014,5 (22):49-51.
陳青青,郭玲娟,廖赟,等.大黃附子湯神闕穴位貼敷防治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便秘的觀察[J].浙江中醫藥大學學報,201,36 (5):592-59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