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爽
摘 要: 李運啟的《石峰鎮》采用多角度第一人稱敘事手法,將敘事視角與作者試圖展現的碎片化現實圖景結合在一起,以具有地域色彩的語言把麓陽市電視臺背后隱藏的人性和欲望交織的“官場生態圖”直接披露在讀者面前,寓真于誕,最終使小說獲得相當的藝術價值和文學價值。
關鍵詞: 多角度敘事 情欲敘事 敘述語言
《石峰鎮》是湘籍作家李運啟的長篇小說之一,他運用獨具一格的敘事策略將現代現實批判性小說創作推向一個新高潮。小說講述的是一個以麓陽市電視臺為中心點輻射展開的貪腐故事,這種以點帶面的敘事發展線索本屬于一個全無新意、泛泛而談的故事題材范疇,但作者匠心獨運,選取多角度的敘事方法從不同角度切入故事“本事”,運用生動俏皮且兼具地方性色彩的敘述語言敘事,同時以近乎自然主義的性描寫概括當下世態人情,對人性的刻畫亦是筆力十足。高超的敘事技巧的運用使得本俗舊無奇的敘事文本蘊含無限的意蘊,更使讀者反復閱讀,久久不忍掩卷。
一、多角度敘事視角的“本事”闡述
敘述視角是“由誰來敘述,由什么樣的人來說話的問題”①。實驗主義小說家福克納在敘事視角的選擇上曾做出進步的嘗試,他不但聚焦于第一人稱敘事,而且有意讓幾個敘述者共述“本事”,使小說不限于一個固化的時間段直線發展,進一步開發各種敘事視角的最大敘事潛能,予小說以跳躍發展的可能。這種敘事藝術一經傳入,予中國的小說創作和小說理論探討以新的活力,其敘事技巧上的大膽嘗試亦深刻影響了國內諸多文學創作者。
李運啟先生的《石峰鎮》是一部多角度第一人稱敘事小說的典范之作。作品采用多人物多角度敘述方式,通過姜獻、林萱、上官東、馮彬和紀蓉五人對臺長馬申耀任職期間的一系列丑惡違規事件的敘述,對當下世態人情進行了毫不留情的披露和揭示。“當每一個人都從自己的視角出發講述世界的時候,我們就會看到一個千差萬別的世界”②。小說中五位敘述者皆從自身經歷或感受出發,向讀者剖白自己的內心世界,使人物形象漸趨鮮明、豐滿。同時,由于敘述視角不斷變化,敘述人物的不同發聲,使得表面上看起來是個人內心獨白式的“本事”講述,實際上是作者將敘述權利交給了每一個人,利用每個深處其中的敘述者展開多角度重復敘事,豐富“本事”內容,進而深化主題。
同福克納的《我彌留之際》作比,二者同中有異。論其相同點:其一,兩部小說都以個人有限的視角進行敘述,即對同一“本事”進行多角度建構,使得兩部作品都顯現出了重復的價值和魅力。其二,從某種意義上講,兩部小說都是從不同角度切入以還原出一個較為真實可信的“本事”。不論是由多個人物的內心獨白構成還是由不同敘述者講述,對二者而言,這種從主觀出發的觀察視角帶有的私人性、意義模糊性雖使得不同敘述者對同一“本事”的看法不同,但這并不影響讀者的閱讀體驗,讀者依舊可以對故事內容進行整合,從而把握整個經過的來龍去脈。論其不同,是在主題的確定性上。在兩部小說中,作者都設置了不同的敘述者進行觀察和講述,但福克納注重作品展現的自然天成的故事呈現態,以致評論家們對《我彌留之際》的主題一直各有見地,使小說主題帶有不確定性,在小說的最后作者更是將話語權交給不存于現實世界的游魂,為小說主題的不確定性增添一絲異化感。在《石峰鎮》中,那些深陷馬臺長貪腐圈的人物都逐一“現身說法”,于眾聲喧嘩中深化了主題的確定性,使讀者確信這就是一部圍繞電視臺的權色交易展開的可以與社會現實不謀而合的現實主義小說。
在20世紀小說創作中,作家們早已不再局限于單一視角敘事,而是向多角度敘述方向積極拓展。從福克納開始,這種以“多角度敘事”的方式構思、創作文本的方法已被中外作家運用得駕輕就熟。在其影響下,大批中長篇小說都開始部分或全部地進行“多角度敘事”嘗試。比之朋輩作家,李運啟無疑是福克納理論構想的繼承者中較為成功的一位,他將傳統敘事手法與現代敘事技巧相結合,在《石峰鎮》中全篇使用第一人稱敘述,并將敘述者增加至五位,使小說敘事人物更加生動、敘事層次更加鮮明、敘事內容更加豐滿,給現當代文壇以極大的啟發。
二、地方性敘事語言的真實趣味
胡適先生曾言,若使正統文學得到長足發展,“仍須要向方言的文學里去尋他的新材料、新血液,新生命”③。劉半農在評點吳語小說《海上花列傳》時也曾提出“地域神味”一說,認為“個人的口白,必須要用他自己所用的語言直寫下來,方能傳達得真確”④,點出了地方語言在文學創作時體現出的特殊的節奏韻律及地方特色。另有論者指出:“方言凝聚了作家的童年經驗和文化記憶,是其對世界最基本的經驗,一個作家不可能置方言不顧。”⑤這種方言顯然不能與敘事語言并舉,但其經過處理進入到作家的敘述作品中就成為兼具地方特色和敘述功能的敘述語言,可用于表情達意,甚至可以起到提醒讀者敘述視角轉換的作用。
受湘楚文化的影響,湘籍作家的文學敘事書寫中多帶有地域文學色彩,并通過地方語言得以呈現,不論是沈從文、周立波還是盧運啟,在文學創作中都不自覺地帶入了楚地方言。《石峰鎮》中,馬臺長說韓雪的笑話不好笑“還是王娜的笑話有味”⑥,這里的“有味”不同于官方語言意義上的“口感上或嗅覺上的五味雜全”,而是湖南方言意指“有趣、有特色”;上官東對劉昭膽敢拍他肩膀對行為不爽,心里暗忖“現在我是你領導,你心里要懂味”⑦。這里的“懂味”帶有方言俚語色彩,可意譯為“知趣”……除此之外,書中還提到了“小妹子”、“霸蠻”、“痞話”、“幾多”、“要得”等具有楚地色彩的詞語,形成了小說中具有地方特色的敘述語言。但“文學語言不單純是傳達意思的符號。還具備形式,構成文學形式的要素是聲音和節奏”⑧。如一位婦女坦言鐵廠對生活“影響大得很,氣都出不贏”⑨;又如楊老板對林萱說:“你這么知名的美女記者,自己要買輛車噻”⑩。這里的“出不贏”、“噻”表達出紅衣婦女的極度不滿和楊老板的調侃之意。這類具有“湖南腔調”的敘述語言,在表意的同時更顯地方性敘述語言的生動性。
在文學作品閱讀過程中,與其說讀者欣賞的是文學作品內容本身,不如說是欣賞文學作品中的語言運用。小說中地方性敘述語言的使用雖會使得文章讀來俏皮生動,但文體語言規范性的缺失和濫用使得作品易被詬病,致使“很多作家都處在一個兩難的境遇中,如何處理方言和普通話的關系是新時期文學語言建構的一個重要問題”{11}。李運啟在這一方面做出了有益示范,既保證小說語言生動新穎又確保了普通話的正統地位,既保證小說易于傳讀又不流失“地方性”興趣讀者。《石峰鎮》中,全篇以普通話敘述為主,雜以湘地地方性語言,不經意間促成了方言和官方語言交雜敘事的語言風格,璧坐璣馳,使之讀來別有一番韻味。
三、自然化情欲敘事的人性刻畫
愛情作為文學的三大母題之一,從先秦《詩經》始至現當代文學作品,從不乏論述,但這些作品中卻較少涉及情欲敘事,甚言之性欲敘事。一些涉及情欲敘事描寫的文學作品,一般都會受到當時統治階級的打壓,即便是《紅樓夢》這類對性描寫處理得較為含蓄的文學作品也難逃斥責。近代以來,隨著思想解放運動的深入,先前那些被大加鞭撻的情欲小說們被“平反”,茅盾明確指出:“《金瓶梅》等書,主意在描寫世情,刻畫頹俗,與《漂亮朋友》相類;其中色情狂的性欲描寫只是受了時代風氣的影響,不足為怪,且不可專注重此點以評《金瓶梅》。”{12}進入21世紀,民族個性的覺醒、人性意識的復蘇更是推動了“情欲敘事”的發展,一大批“情欲文學”作品涌現,在描繪世情的同時展現了人性深處的自私與黑暗。
歷數李運啟先生的著作,其近乎自然主義的性描寫貫穿創作始終,這種原始的欲望吞噬了陳文秀(《迷途》),誘惑了楚懷南(《湄河紀事》),也使馬臺長之流在人性的邊緣掙扎直至沉淪(《石峰鎮》)。小說《石峰鎮》講述了電視臺背后隱藏著的令人心驚的權色交易,將人物的善惡轉變寓于愛欲糾葛當中,一針見血地披露出世情真相。小說中林萱一出場就是一個好媽媽形象,但是行文愈深,讀者了解到她曾因生活訴求的不滿足而導致了人性的“良善”向“惡”的屈服。一次出差深圳,林萱默認了馬臺長的放肆行為,雖然事后她也想過狀告馬臺長,可“即便是告倒了他,我的工作怎么辦?朱宏這里怎么辦”{13}?工作和感情的不順使她遲疑,迫使她的“良善”向“惡”屈服。
在最基本的生存權滿足后如何直面自己的欲望是值得探討的人性問題。上官東是一個深諳官場之道的人,對待馬臺長可謂“盡心盡力,女人都介紹了好幾個”{14},他自己也浸潤在女人的溫柔鄉中,被網上發帖舉報后,他開始篩查跟自己睡過的女人,竟做了一番評點。尤海燕“這個騷娘們欲望實在太強烈了”;王妮“那股騷勁我還真是沒見過”;看到王娜“心想今天不搞死你才怪”;徐璐“在床上功夫真是了得……接著竟連續來了十幾次高潮”……這些“情欲敘事”顯然不是無病呻吟式描寫,而是透過這些心理描寫給讀者塑造出一個自私自利的東臺形象。窺一斑而知全豹,透過東臺的形象可知社會風氣,上官東們的這種利己主義和趨利避害的本能是人性的自私、狹隘、黑暗最深刻的凸顯。
在文學作品中,“性”作為載體承載著人物的情感、敘述世界的倫理道德觀甚至是當下的世風世貌。這種性描寫并非指《肉蒲團》類書籍中露骨直白的色情描寫,那類打著警勸世人的幌子卻充斥大量淫穢描寫的淫穢小說自然是不能與剖白世情的情欲小說相提并論的。20世紀以后,中國作家作品中的性描寫不再如古代色情小說的露骨低俗或“文革”以來的模糊不清,而是愈加自然明晰,且能透過這段描寫把握作品中人物的性格特色及體察當時社會的世情風貌。無論是莫言、王小波還是李運啟,他們對于性的認識都更加透徹,作品中呈現的都是近乎自然主義的性描寫并借此表達作者對社會的批判、對人性的審視和剖析。
注釋:
①董小英.敘述學[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1:52.
②李銳.重新敘述的故事·代后記[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8:170.
③胡適.海上花列傳·序.胡適文集第6卷[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8:263-284.
④劉半農.讀《海上花列傳》[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6:137.
⑤{11}張衛中.20世紀中國文學語言變遷史[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3:207.
⑥⑦⑨⑩{13}{14}李運啟.石峰鎮[M].南昌:百花洲文藝出版社,2018:70,142,29,128,15-16,273.
⑧大江健三郎.小說的方法[M].北京:金城出版社,2012:2.
{12}茅盾(署名沈雁冰).中國文學內的性欲描寫[J].小說月報,192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