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永強 孫志濤
摘 要: 以往“知識產權管理”課程注重理論學習,比較忽視知識產權管理這門課的應用性和實踐性。“知識產權管理”課程要求學生能夠勝任企業、高校等部門知識產權管理工作要求,但以往課堂教學模式不盡符合這一要求。項目式教學是通過完成一個完整的項目進行學習的教學模式,最大的特點在于將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在“知識產權管理”課中引入項目式教學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而且對于創新教育模式、深化教育體制改革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 知識產權管理 項目式教學 教學優勢
一、“知識產權管理”教學現狀
知識產權管理指政府、企事業單位、高校、科研院所等為了推動知識產權管理工作和提高知識產權管理工作能力進行的戰略規劃、組織協調、流程控制和運用實施活動[1]。與一般管理工作最大的區別在于知識產權管理的主體和客體均具有特殊性。概而言之,知識產權管理是特定管理主體以知識產權作為管理對象展開的一系列管理活動。
以往知識產權管理課程教學模式以課堂授課為主,學生往往被動地接受老師的講述,缺乏實踐。理論課程學習為主的教學模式導致學生理論素質高而實踐能力弱,以至于不能勝任知識產權管理實務。
一,在課程設置上,理論課時所占比例居多,實務課所占課時少。目前知識產權管理課以課本知識學習為主,缺少實務訓練。隨著社會對知識產權人才的需求,多數教育家也意識到了這一問題。雖然學校在授課中增加了案例研討課,但從總體上不能改變知識產權人才不符合知識產權管理崗位要求這一缺陷。
二,在講授方式上,以老師講授為主,學生被動接受。全國大多數法學院校知識產權管理課程的講課模式以老師講授為主,學生直接聽老師所講的知識。學生普遍學習積極性不高,缺乏實踐能力,學習效果不佳。
三,在教學效果上,創新能力不足,往往出現知識產權人才培養與社會行業需要不一致的矛盾。社會科技日新月異進步,知識產權學科不斷發展,知識產權人才培養要求不斷提升。傳統知識產權管理教學模式應與時俱進,培養社會需要的知識產權人才。法學院校培養的知識產權人才應具有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務問題的能力。
“知識產權管理”教材多數以理論知識為主。知識產權管理這門課的授課任務是讓學生具有在工作崗位上勝任保護企業、高校等部門行業的知識產權的能力。課堂教學只注重課本知識學習,忽視實踐能力培養。培養的學生與企業崗位需求不一致的問題顯現出來。教學過程中可以引進新的培養理念和教學模式,充分利用項目式教學改變這一現狀。
二、知識產權管理項目式教學概述
1.項目式教學。
項目式教學是一種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通過完成一個完整的項目而進行學習的教學模式[2]。學生自主參與到項目之中,在老師的指導下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力,獨立自主解決項目中的問題。項目式教學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進而提高學生的教學質量,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得到提高。項目式教學的最大優點在于能夠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觀察能力、動手能力、科學研究和分析問題能力、協作和互助能力、交際和交流等綜合能力”[3]。項目式教學使學生成為課堂中的主體,積極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學生通過老師指導、團隊協作,充分發揮自己的創造力解決項目中的問題。項目式教學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使理論學習與實踐相結合,既加強學習了理論知識又增強了知識產權管理實務等綜合能力。
2.知識產權管理項目式教學。
知識產權管理課程引進項目式教學的思維和方法,能培養出實務部門需要的合格知識產權管理人才。任課教師提供項目選題的范圍,設置擬解決的問題,讓每一個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綜合能力,解決項目存在的問題。學生可以團隊的形式確定各自分工,應用自己學習的課本知識。知識產權項目式教學對課堂教學是一種新的教學模式,更加符合這門學科的應用性要求,培養學生的法律思維方式。項目式教學方法引進課堂,回應了傳統教學模式缺乏實踐的不足。它是一種新的教學方法和思維模式,既兼顧了傳統教學模式的優點又彌補了其不足之處。
知識產權管理這門課程要求服務企業、政府等部門的知識產權戰略管理任務,保護企業等部門的知識產權利益。因此,知識產權管理課引入項目式教學可以完善以理論教學為主的課堂模式的不足,注重學生的知識產權管理實踐訓練,培養用人單位所需的管理與保護企業等部門知識產權的專門化人才。
三、知識產權管理項目式教學的優勢
知識產權管理項目式教學具有傳統教學模式不具備的優勢,一方面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興趣完成自己的專業學習,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另一方面在實踐中發現問題后,與自己所學理論知識相結合,對學生學術能力的培養有很大的優勢,有助于造就一批國家法學知識的生產者和學術創新的傳承者。在知識產權管理這門課引入項目式教學具有以下優點。
1.有助于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知識產權管理項目式教學可以使學生從被動變為主動,在項目中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學生在老師提供的選題范圍內自由選擇一個感興趣的項目課題名稱,然后獨立完成項目。學生按照項目要求自己做調查研究,分析實際問題。應用所學法律知識、知識產權管理知識解決課題遇到的知識產權管理問題。學生對企業等部門現實知識產權案件進行分析之后,應用所學知識對案件加以分析,通過調查取證、法律適用、案件定性等發現實踐中的知識產權問題,從而制定相應的知識產權管理戰略。項目式教學使學生從企業法務、知識產權管理人員的角度思考問題,培養學生創新思維和動手能力。學生完全自主地解決項目中遇到的不特定問題,充分應用自己的所學完成項目。這種方式既鍛煉了學生獨立自主處理知識產權管理事務的能力,又鍛煉了學生應用知識處理實際問題的能力。
2.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學生選擇項目之后,老師不再干預學生具體項目的實施情況,只是引導同學們獨立完成項目。項目的具體實施可以采用多種角度和多種方法完成,使學生發散各種思維解決遇到的各種問題。學生自己撰寫知識產權管理所需的相關法律文書,進行知識產權的相關檢索任務,讀懂專利授權書中的相關權利圖紙等。分析案件事實,應用法律保護自己所屬企業等部門的著作權、商標專利權等合法權利,維護企業等部門的合法知識產權利益。可以培養法科學生的創新性能力,使學生在畢業后工作和研究之中受益終生。在工作中適合崗位要求的能力,能夠解決知識產權管理中的實際問題。
3.既注重理論學習,又注重法律實務學習。
知識產權管理項目式教學是讓學生注重對知識產權實務和法律實務技能的學習,檢驗學生學習的理論知識。知識產權項目式學習讓學生自主解決項目中遇到的實務問題,鍛煉學生在課堂授課模式中學不到的解決問題的能力,實現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四、“知識產權管理”課堂中引入項目式教學的建議和措施
1.“知識產權管理”項目式教學的建議。
(1)改變教育思維,創新教育模式。
2017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深化教育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就指出:教育要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課內與課外相結合、線上與線下相結合、解決思想問題與解決實際問題相結合,要不斷增強親和力和針對性。傳統灌輸式教學思維模式不適合現代知識產權管理教育模式,也不適合社會對知識產權人才培養的能力要求。引進項目式教學理念,能夠提升學生對于企業、高校、政府知識產權管理的工作能力。創新知識產權人才培養模式有利于培養企業、高校等需要的知識產權管理化人才。
(2)推廣項目式教學理念。
推廣項目式教學理念,并結合傳統教學模式的優點,使二者融合為一體,達到知識產權管理教學質量的最優化。讓學生注重課本知識學習的同時,注重工作創新能力訓練,讓學生自主提出問題進而自我尋求解決問題的教學方式,讓知識產權管理實務的課堂和課外教學結合起來。知識產權管理課程培養未來知識產權管理方面的主管或負責人,將對企業等部門的知識產權保護進行管理,應用所學保護企業知識產權進而完成項目的學習過程。這種項目式教學方式高校知識產權管理課程應予推廣。
(3)以學生為主體,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項目式教學可以結合學生的興趣,使學生自主從項目中涉及的問題出發,激發學生對知識產權管理這門課的求知欲,培養學生調動自己所學知識貯備解決企業等部門出現的知識產權管理問題。學生基于自己的興趣和研究特長選擇項目,能夠全身心地投入項目,學習效率也將必然提高。
2.“知識產權管理”項目式教學中的實施措施。
(1)教師制定項目選題范圍。
授課教師主導整個項目式教學,項目式教學的研究選題由主要負責的老師根據課程內容擬定[4]。可以選一些社會上發生的疑難典型知識產權案件,使學生結合自己興趣應用所學,選擇自己研究的課題項目。老師在選題過程中加入社會發生的爭議性知識產權案件,如喬丹商標爭議案等使學生充分搜集資料,應用所學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學生撰寫自己的項目計劃書,并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不斷修正計劃書,總結自己學到的經驗。教師制訂計劃書的目的在于掌控整個課堂運行過程。
(2)學生自主選擇項目。
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和研究方向選擇具體知識產權管理項目,在項目選定之后可以組建團隊,在老師的指導下制訂項目計劃書、確定負責人、團隊分工和進度安排等。接到項目后要對企業、高校等進行知識產權問題調查研究,走訪知識產權市場,訪談律師、法官、企業知識產權管理等人士,收集和項目有關的資源和信息。學生在項目中要應用自己在課堂中學習到的知識,解決項目實施過程中遇到的問題,確保完成整個項目。
(3)學生完成項目。
項目式教學的最終目的是學生完成自己選擇的項目,通過參與整個項目提高自身的知識產權管理能力。學生選擇完成項目的過程就是一次生動的法律實務課程,學生需要充分調動自己各方面知識解決這些問題。學生解決問題的過程分析自己遇到的知識產管理問題,進行分析和資料查找,需要篩選要用的法條,進行三段論推理,經過復雜的論證分析,最后才能得出項目的最終研究定論。通過裁判文書網的查詢、專利檢索和分析得出自己的說理過程。學生要花費大量時間用到他們所能想到的途徑,與法官、律師、知識產權管理實務者咨詢實務中的操作規范,如何應用程序和實體解決企業等知識產權糾紛。最后經過一系列努力,學生完成項目的過程。
(4)學生總結匯報及成績評估。
項目完成之后學生需要在課堂上展示自己項目的完成結果,分享其中優點和不足之處,遇到的難題及項目過程中的收獲。從理論和實際問題解決方面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以及以后的研修計劃。學生的總結匯報和平時項目過程記錄是老師考評成績的關鍵。
老師對成績的評估要綜合理論的應用和實踐問題的解決,創新性能力的形成和培養綜合評定學生成績,這是一個注重過程和結果并重的考評價值體系。
五、結語
知識產權管理教學引入項目式教學理念相對傳統教學是一個重大創新,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務能力,培養法院、律所、企業等知識產權方面需要的合格法律人才。項目式教學引入知識產權管理課堂,有利于學生自主學習,提高學生學習熱情,改變傳統老師講授為主、學生被動接受的學習模式。新教學理念的實行對于提高學生解決知識產權管理實際問題的能力有重要意義,符合國家對深化教育體制改革的戰略要求。
參考文獻:
[1]王兵,著.知識產權基礎教程(第3版)[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6:299.
[2]汪建豐,沈月娣,孫和平.本科專業理論課程實施項目式教學的理論與實踐[J].現代教育科學:高教研究,2012(6):52-56.
[3]景亞琴,主編.信息化教學[M].北京:國防工業出版社,2013:143.
[4]王磊.論項目式教學模式下教師角色的轉變[J].科技風,2016(17):273.
基金項目:蘭州理工大學法學院教學研究課題:“‘知識產權管理課程項目式教學實踐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