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鵬
【摘 要】在新的形勢下,高校班級管理工作富于時代性,具有挑戰性,班級建設是一項針對當前又面向未來的工作。本文分析了新形勢下大學班級管理存在的諸多問題,進一步探討加強與改進大學班級管理的解決策略,包括對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加強班團干部隊伍建設、提高班級管理工作者的能力等。
【關鍵詞】班級管理;存在問題;解決策略
高校是培養高級專門人才的基地,班級是師生學習交流的集合體,是學生成長的搖籃。高校班級更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陣地,是開展集體主義教育的主要場所,也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校園的重要基礎。近年來,隨著高校擴招,在校學生數劇增,班級數亦大為攀升。班級數量增加與專職管理人員相對不足的矛盾較為突出。學分制下,“跑班”上課形式的普遍實施,學生流動性增大,造成班級凝聚力缺乏。生源地的擴大,各地風俗習慣、生活習性等紛雜各異,使學生個體價值取向多元化,滋生了功利主義、過于自我等不良思想。嚴進寬出的高校本科培養機制,使部分學生職業規劃觀念淡薄,學習熱情低下,甚至某些高校個別班級的班風、學風極為不良。
一、大學班級管理存在的問題
1.高校班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不足,學生缺乏對班集體的基本歸屬感和認同感
目前,高校大學生多為“95后”,他們普遍追求個性化,獨立意識較強,與朋輩溝通少,缺乏集體主義觀念和團體精神,班級認同感、歸屬感無法提高,使得班級凝聚力不夠甚至下降。高校教學實行的是教室流動制度,班級不再是傳統意義的班級,打破了時空的限制,沒有固定的場所和空間,從而形成了“上課來下課走”的自由氛圍。此外,高校學生形成了“班級—食堂—宿舍”三點一線式的生活方式,也有部分同學熱衷于社團活動、校外兼職等,使得生活重心轉移到寢室和社團等,從而出現了各種類型的宿舍小集體,阻礙了班級內部整體的溝通,導致學生班級意識逐步弱化,班級集體歸屬感和認同感降低。
2.班級管理制度陳舊,班級學生干部隊伍的素質得不到很好的培養
班委是高校輔導員開展班級管理工作的重要依托,也是班級進行自我管理的主體,在管理過程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班委綜合素質高,勢必給班級同學帶來正面影響,有助于增強班級自我管理水平,同時還能減輕輔導員工作負擔。現有的高校班級管理模式多數是以輔導員為核心,班長和團支書負責制的管理模式,而很多其他的班干部崗位形同虛設。一方面,班級干部的工作能力參差不齊,在班級中的領導力不足,無法動員全班學生積極為班級建設作貢獻;另一方面,專業學習任務重,班級成員之間缺乏良好的溝通與協調能力,團隊力量得不到充分發揮,班長和團支書常常“孤軍奮戰”。第三,班委缺乏系統的培訓和指導。目前存在著“注重任用,忽略培養”,致使班委工作效率低,自身成長緩慢。
3.班級組織發展的目標模糊,學生在班級成長的空間狹窄
現有的班級建設過程中,部分高校教育管理者對班級建設存在不重視的態度,班級組織的發展缺少內在的發展方向和行動內驅力。班級學生干部缺乏對組織班級活動的主動性和創造性,無法增強班級凝聚力,對班級同學不能形成應有的影響力。隨著網絡社會的發展,大學生無時無刻不受到網絡世界的沖擊,也無時無刻不面臨著花花世界的誘惑,面對誘惑自控力弱,再加上大學管理相對開放自由,學習考核的要求相對較低,學生的學習主觀能動性慢慢減弱、學習興趣逐漸淡化,學習失去了方向,形成了無事可做,無心向學的局面,整體學習氛圍不夠濃厚。以上諸多問題導致班級組織發展的目標模糊,學生在班級成長的空間狹窄,更有少數同學平時不努力,出現考試作弊的現象。
二、大學班級管理的解決策略
1.加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德育教育,構建協同育人機制
思想政治教育和德育教育工作作為學生班級管理工作的重點,第一,加強價值觀和理想信念教育,提高思想道德修養對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導向作用,引導學生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理想信念。第二,通過大學生的德育教育, 培養他們的社會責任感、積極人生態度、良好學習生活習慣、頑強的勇氣和毅力、高尚的情操,對整個大學生群體的思想道德教育具有重要影響作用。專業課教師、導師與輔導員協同育人能夠把思想政治教育和學生管理工作有機結合起來,充分發揮各自優勢,構建和諧的協同育人機制,推動學生全面進步和成長。
2.重視班團干部隊伍建設,增強學生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的能力
針對95后學生的特點,以“自我管理”為抓手,加強班團干部隊伍建設,實現對大學生自立意識、自理能力、自強品質的培養。加強學生干部培養和教育,具體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開展:第一,完善班委選拔制度。選拔時堅持民主選舉,確保選拔過程的公平公正性,同時輔導員要做好適當的引導。第二,健全班委的管理制度。明確班委成員責任和義務,制定分工明細,健全學生干部考核和激勵制度,調動他們工作的主動性和熱情。第三,加強培訓。對班委加強培養其政治素養、團隊建設、人際交往和溝通能力、突發事件應對能力,全方位、系統地提升他們的綜合素養。鼓勵大學生自主參與班級建設管理,群策群力,通過自我管理的角色轉換,共同為班級中每一個成員的學習和發展提供必要的保障,增強學生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的能力。
3.提高班級管理工作者的能力,開創學生管理工作新局面
孔子曾說:“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輔導員需要獲得同學們的信任和信服,在學生面前樹立威信,使他們發自內心的服從其管理,這就要求輔導員自身應具備足夠的資本以及人格魅力。輔導員應該注重培養自身高尚的人格魅力,在學識、才干、品德素養等各方面全面提高,為學生樹立良好的標桿。同時,輔導員應該時刻保持與時俱進,真正融入到學生的圈子,科學有效指導學生的專業學習,關懷學生的日常生活,解惑學生的思想問題,導航學生的人生發展,真正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不斷開創學生管理工作新局面。
【參考文獻】
[1]劉東東,解竣文.基于精細化方法的高校大學生班級管理模式探究[J].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4(04)
[2] 朱繼光,李浩野.新形勢下高校班級管理模式探索[J].藥學教育,2013(06)
[3]鄒永星.新形勢下輔導員加強班級建設的策略探析[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2(27)
[4]田仁連.輔導員視角下班級管理研究[J].高教學刊,2017(4).
[5]王宇航,樂琴琴,高俊杰.基于“五精四細”理論的高校班級精細化管理探索[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