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秀敏
【摘 要】幼兒心理健康發展是幼兒身心健康以及全面發展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現階段,社會對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科學合理的教育資源配置,以及教師和家長的有效引導與鼓勵,可以逐漸培養幼兒開朗的性格以及良好心理品質,對幼兒以后的學習以及生活非常有利。本文主要對幼兒心理教育的家園合作進行分析研究,提出筆者的思考和建議,供參考。
【關鍵詞】幼兒;心理健康教育;家園合作
幼兒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幼兒園教育階段的重要目標,包含了對孩子個體身體發育、心理適應能力等方面的培養。幼兒心理健康教育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對教師和家長的要求都比較高。本文簡要闡述了幼兒心理健康教育家園合作中存在的問題,以及強調幼兒階段的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并在此基礎上,針對性提出了加強幼兒心理健康家園合作的措施。
一、幼兒心理健康教育過程中的家園合作的意義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是孩子成長發展的第一個環境,家庭教育具有感染性、長期性和針對性,這是基于家長與孩子之間特有的血緣關系、親情關系與經濟關系形成的,家庭教育教育內容復雜豐富且教學方法靈活多樣。同時,幼兒的家長職業千差萬別,可謂是人才濟濟,是幼兒園得天獨厚的救育資源。在幼兒的發展教育中,讓家長用各自的專長參與幼兒園的教育,可以使他們深層次地了解幼兒園、了解幼兒教育,更有利于促進幼兒全面和諧發展。
二、幼兒心理健康教育家園合作存在的問題
(一)對幼兒心理健康教育重視程度不夠。我國的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發展較晚,前期主要在探索中不斷學習和改善。近年來,雖然受到了一定的關注,但在實施過程中仍有落實不到位的現象發生,甚至許多教師和家長忽視了幼兒的心理健康教育,導致幼兒心理健康教育難以充分發揮其教育價值。
(二)交流不暢通。對于幼兒來說,家庭和學校是兩個完全不同的環境,其需要一段時間的調整和適應。而這段時間,是考驗家長和教師交流效率的關鏈時期。交流障礙的存在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家長不理解學校的教育方式,或對學校的相關規定不給于支持,導致家園合作教育難以有效開展。二是學校與家長的交流不夠,學校希望家長能夠充分參與到幼兒心理健康教育中,而家長希望學校能夠給于幼兒更多的支持,兩者交流的缺乏導致合作教育工作難以得到有效開展。
(三)缺乏家園合作的長效機制。合作教育長效機制的構建,是促進孩于心理健康發育的重要保證,針對幼兒時期的心理教育,需要形成一體化的教學模式,即需要學校和家庭的共同教育和關注,形成統一的教育力量,進而充分提升教育效果。家長是幼兒園的重要合作伙伴,要想更有效地提升幼兒教育效果,就必須實現家園合作,秉承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則,為幼兒的心理健康成長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幫助。幼兒教師應該注重與幼兒家長建立互動關系,定期與家長分享教育經驗,引導家長發揮教育能力,形成教育合力。
三、幼兒心理健康教育家園開展策略
(一)開設家長指導講座,加深教育層次。幼兒園開設幼兒家長的指導講座,為家長講授幼兒心理健康的相關知識,提高家長的自我修養,促進家長掌握幼兒的特點,提升家庭育兒的水平。家長們要端正認識,引導幼兒家長用高尚的思想品德和情操去啟迪幼兒的心靈,教導幼兒做人的道理,從而形成新的幼兒教育觀,加深教育層次。
(二)邀請家長擔任義工,促進幼兒成長。為增強幼兒園、教師、家長對于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視程度,讓彼此深刻地認識到自身的義務與權力,幼兒園可以邀請幼兒家長到幼兒園參與教學,擔任義工,與幼兒建立起情感交流,達到真正意義上的家園合作,促進幼兒健康、茁壯的成長。比如我們小班小朋友的爸爸是一位交警,我們邀請他到幼兒園為小朋友們介紹交通規則,讓幼兒學習簡單的交通指揮手勢,教幼兒學看交通標識,教育幼兒要遵守交通規則,學習一些自我保護的方法。這種新型的學習方式讓家長充分發揮自身的優勢,使小朋友感到一種新鮮感,激發了他們對學習的興趣。
(三)定期開展親子游戲,增加展示機會。幼兒園開展親子游戲有利于密切親子關系,促進幼兒心理健康發展,幼兒在游戲過程中獲得的對事情的處理方法和人際交往的態度會影響幼兒的一生。還有利于家長及時了解幼兒的發展水平,采取適當的方法對幼兒進行啟蒙教育,增加幼兒展示才華的機會。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我們倡導多樣化的親子游戲,這種親子游戲,極大地促進父母與幼兒之間的情感交流,使幼兒的心理獲得安全感,家庭氛圍更加和諧,幼兒的審美能力和創新意識也得到鍛煉。
(四)利用網絡共享信息,拓展交流平臺。如今,隨著網絡的普及,幼兒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充分利用網絡和現代通信技術,為幼兒帶來豐富的學習資源。幼兒教師可以到幼兒教育的專題網站下載教育資源,提高幼兒對心理健康的重視程度;為幼兒播放心理健康教育短片,重視對幼兒情感情緒進行有效疏導和培養;建立幼兒心理健康檔案,為全面了解幼兒的心理健康情況提供依據;開展主題教育活動,請家長將幼兒創編的故事、繪畫作品和各種相片帶到幼兒園展示,增強幼兒自信心。同時,家園合作也要充分利用網絡共享信息,及時了解幼兒在幼兒園和家里的狀況,便于幼兒園和家長明確教育目標;逐步拓展交流平臺,建立幼兒園班級QQ群或微信群等,有效地利用視頻通訊實現遠距離的交流,更新家長的教育觀念。
(五)組織各類聯誼活動,提升幼兒素養。開展實踐活動是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一個重要方式就,幼兒園可以組織各類聯誼活動,給幼兒帶來愉悅的心情,提升幼兒的心理素質。如舉辦“有愛相伴,互助成長”——城鄉幼兒聯誼活動,在六一兒童節到來之際,城市里的幼兒走進農村,為農村的小朋友送去禮物,以此培養幼兒們的交往能力和適應能力,有效挖掘幼兒心中的愛,促進共同成長。通過各種各樣的聯誼活動,讓幼兒園的小朋友們懂得了分享和關愛,讓他們對生活充滿了期待。
(六)建立家園合作的長效機制,確保落實。在進行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過程中,要時刻注意其持續性的特點。在不同年齡階段,幼兒的心理發展會表現出不同的特點,其行為方式以及思想方面也會出現一定的差異。對于這種情況,建立家園合作的長效機制就顯得尤為重要。幼兒園可利用家長會、家園聯系冊、親子活動、家長QQ群等方式加強與家長的溝通聯系,善于根據幼兒的不同性格特征和行為表現對幼兒的心理進行科學的評估與分析,同時采取有效的措施進行引導和干預;家長要加強與教師的溝通,及時反映幼兒在家的表現,聽取教師意見,積極配合教師開展切實有效的教育活動。此外,家長還要加強自身學習,了解孩子身心發展的特點,提高自己的育兒水平。
四、結語
在新教育理念的指導下家園合作必將成為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渠道。作為幼兒教育工作者,需要及時了解家長的心理需求,充分與家長進行溝通交流,合理安排親子活動,及時聽取家長反饋信息,提高家長在幼兒教育中的積極性。同時,還要積極落實“家園”共育的理念,開設家長課堂,加深合作層次,提高科學育兒水平,讓幼兒心理健康發展邁向新的里程。
【參考文獻】
[1]珠效弘.家園合作共育對幼兒自信心和獨立性的影響研究[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6,13(12):278.
[2]章玲娟.幼兒園的健康教育及健康促進分析[J].成功(教育),2013(06):273.
[3]扈國華.家園合作 促進幼兒健康成長[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2(07):73.
[4]鄒長纓.談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開展[J].中國西部科技,2011,10(24):9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