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春蓉
【摘 要】在新時代背景下傳統高職高專思想政治教育模式難以滿足當代人才培養需求,因此在對高職高專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創新研究過程中,從高職高專傳統教育方式缺少競爭力、學生思想價值觀念受到多元化影響以及思想政治工作缺少權威性三個方面進行分析,從而提出以塑造學生思想觀念為核心的思想教育、把握新時代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規律、塑造以學生觀念為主的思想政治教育、樹立正確思想政治教育新思路等改革創新方法,培養符合社會需求應用性人才。
【關鍵詞】新時代;高職;高專;思想政治;改革
一、新時代高職高專思想政治教育創新面臨的問題
(一)高職高專傳統教育方式缺少競爭力
高職高專屬于專科層次的普通高等院校,在近幾年高校不斷擴招的大環境下,一些高職高專院校將辦學的重心放在了不同專業課程體系完善方面[1],忽略了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這就導致了部分學生在德、質、體、美、勞等多方面發展較欠缺,也就違背了相關教育政策所提出培養具有綜合素質全能型人才的要求。傳統的教育模式下高職高專院校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主體主要是學生,教師在學生思想政治課授課過程中也是為了完成學校領導交給的任務,流于一種表面形式,上課效果不佳;另外一部分指導教師并沒有設立明確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標,對學生進行有專題性的思想政治教育較欠缺,這就會導致一些學生走出校園進入工作崗位思想健康問題會凸顯出來。
(二)高職高專學生思想價值觀念受到多元化影響
在新時期文化價值觀的影響下,在傳統與現代價值觀中如何突破固有的觀念,為高職高專學生帶來一些思想健康問題,隨著多元化網絡信息傳入到校園中,對高校學生心理造成一些負面的影響[2],具體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一方面突出表現為高職高專學生極端個人主義思想;二是焦躁的個人心理;第三方面是不愿奉獻的自私自利心理,所以多元化價值觀對高職高專學生思想帶來的沖擊更強烈也更復雜,容易造成學生思想發展的失衡。
(三)高職高專思想政治工作缺少權威性
新時達網絡多元化信息的傳播,導致網絡上存在很多對主流思想進行反駁的觀點,這也對高職高專思想教育工作的權威性產生了挑戰。如果學生認同了這種非主流的觀點,則會對高職高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產生抵觸心理,從主觀上削弱了教育工作者的權威地位,導致思想教育工作開展困難。高職高專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養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不僅要求學生有著良好的政治素質,更要求學生能夠為社會事業奉獻[3]。
二、新時代高職高專思想政治教育創新方法
(一)以塑造學生思想觀念為核心的思想教育
我國高職高專教育的發展水平是決定我國社會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想要實現我國高等教育的長期發展,必須要重視高職高專教育。因此,高職高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目標是讓學生具備職業人才的基本四個認知[4]。學生需要在正確認知社會的發展局勢,以黨探索中國特色主義歷史發展的實踐中,對社會發展的歷史必然性進行認知與把握;通過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歷史必然性的把握,培養學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奮斗信心;同時將對中國特色與國際相比較,對其進行客觀認知;對新時代下的歷史使命與時代責任有一個正確認知。高職高專思想教育工作在新時代背景下,想要做到改革創新,要以黨對思想教育工作的要求為基礎,構建高職高專思想教育工作新模式,針對新形勢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出現的問題,制定出具有針對性的解決措施,培養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
(二)把握新時代環境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規律
新時代高職高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創新,需要貼近高職高專學生,尊重教師與學生的雙主體性,遵循學生思想品德形成規律。高職高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一定的共性與自身獨特性。因此,在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過程中,需要在吸取其他教育工作優點的同時,根據各高職高專院校實際情況,考慮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獨特性。思想政治教育作為高職高專教育的一部分,需要高職高專教師將思想政治課程授課內容進行整合,做到教書與育人的同步進行。而對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在教育過程中對學生特有思想動態進行研究,并做到有針對性的改進教育方法,讓思想政治教育能夠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
(三)加強高職高專學生思想道德修養
高職高專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內容作為提高道德修養的先導,在深化改革大環境下,學生思想意識也變得更加多樣化,使得學生在學習及工作過程中也會遇到更多的問題。因此,需要提高高職高專院校學生的思想道德修養。其中,主要以為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5]。新時期學生價值觀的培養,不僅包括學生的自然觀、歷史觀、人生觀、思維觀。更需要幫助學生樹立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思想觀念,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其次,培養學生唯物主義歷史觀,并確立學生良好的辯證唯物主義思維觀;人生觀作為學生世界觀的主要組成部分,也是學生世界觀的一種主要表現形式,在對學生人生觀的培養過程中,需要幫助學生對人的本質、人生目的、人生價值等進行正確理解。幫助學生正確審視人生本質與社會的關系,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讓學生具備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實踐的能力,更好的滿足用人單位需求。幫助學生正確認識到人生存在價值,并對人生發展進行客觀審視,努力克服在人生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困難;對高職高專學生的思想道德修養而言,需要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貫穿在整個育人過程中。
(四)樹立正確思想政治教育新思路
新時代網絡的不斷發展已經對社會各領域都產生極大的影響,因此高職高專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創新工作的開展一定要改進思路。部分高職高專學生過分迷戀網絡,自控能力逐漸下降,并長期處于失控的狀態,常此以往學生的思想道德意識下降,影響了學生正常生活,針對這一問題需要校園網絡管理人員,建立一個積極健康的校園網絡平臺,拓展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傳播渠道。新時期背景下網絡傳播方式呈現出一種交互式傳播,高職高專學生可以是信息的接收者、整合者也可以是發布者,學生可以發表對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不同觀點,方便對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審理開展,同時增加了學生們接受思想道德教育的熱情度。為了滿足社會發展的需求,高職高專只有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思路進行改進,建立以課堂為主、教材為主要載體、實踐為核心的教育體系,順應時代發展趨勢,同時通過對思想政治教育內容、方法與渠道的不斷創新,讓高職高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夠更加貼近學生的生活。
三、結束語
社會發展形式是高職高專思想教育工作開展的主要依據,在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創新過程中全面把握其核心意義,能夠對新時代高職高專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創新的理論與方法起到指導作用。新時代高職高專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創新需要建立一個多層次要素的理論體系,在這一體系中不僅要相互聯系更要保證各部分的獨立性,將立德樹人的理念貫穿整個體系中。只有堅持這一理念,才能在新時代下建立起具有中國特色的教育模式,回應社會對職業型人才的需求。
【參考文獻】
[1]劉川生.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努力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親和力與針對性[J]. 中國高教研究, 2018, 56(2):1-6.
[2]黃蓉生. 切實擔負起新時代賦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使命——學習黨的十九大報告的幾點初淺體會[J]. 思想教育研究, 2018, 46(3):16-24.
[3]劉川生.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努力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親和力與針對性[J]. 中國高教研究, 2018, 67(2):1-6.
[4]楊勇, 婁淑華.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論元理論研究論綱——關于新時代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創新的思考[J]. 思想教育研究, 2018, 97(6):10-11.
[5]王石徑. 新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創新的方法論研究——基于“事”“時”“勢”的維度[J]. 教學與研究,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