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昀
摘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繁榮,為建筑行業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隨著建筑數量與規模的不斷擴張,對工程施工質量也提出了更高的標準要求,為此,建筑企業要秉承與時俱進的基本原則,將創新科技拓展應用到建筑施工領域,提高工程建設的智能化、集成化,促進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建筑行業;施工質量;智能化;
建筑行業的興盛激化了市場競爭,建筑企業要想提升核心競爭優勢,要加大智能化工程建設投入力度,強化施工質量,為公眾提供優質的居住空間。基于此,本文首先簡要論述了建筑智能化工程的基本概念,深度剖析了實際施工存在的缺陷,并提出了切實可行的優化策略,旨在為業內人士提供有價值的參考意見。
1簡要論述建筑智能化工程基本概念
建筑智能化工程涉及給排水、電氣暖通、家居裝飾裝修等專業體系,整個施工過程不僅包括硬件設備的調試安裝和軟件系統的開發利用,還要綜合參考用戶的需求。在科技卓越發展的大環境下,智能化產品層出不窮,其中智能化建筑作為產品市場的典型代表,逐步受到社會各界的高度重視。在現階段的建筑工程領域,智能化工程體現在多個方面,如移動網絡覆蓋、火災預警體系、智能電梯系統等。
2深度剖析建筑智能化工程施工環節存在的不足
隨著物質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建筑智能化性能的標準要求也隨之提高。在這樣的大環境背景下,加大對智能化工程的研究投入力度具有實際意義。縱觀現階段智能化工程施工的開展狀況可知,其中仍存在諸多亟待解決的突出性問題,極大的影響了建筑物性能發揮,也給質量安全構成隱患。
2.1準備工作不足
智能化工程前期準備階段存在的問題如下:
其一,施工文件準備不足。造成此類問題的根本原因是對施工合同的具體條款不熟悉,未能及時與建設方取得溝通,對往來文件的審核評估不透徹,未按要求進行圖紙審核和技術交底,對通知單的管理缺乏重視,而且未指定專業人員保管檔案資料。
其二,施工條件準備不充分。即未針對臨時配套設施與總包方提前進行商討。
其三,開工前準備工作落實不到位。主要體現在缺乏完善的施工質量管理體系,對施工方案審核不嚴格。
其四,施工建設過程的控制力度匱乏。具體體現在對工程設計變更、材料管理及重點項目的標準要求把控不嚴格。
其五,施工團隊綜合素質較差。部分施工企業為節約人力資源成本,往往存在一人身兼數職的現象,使得施工人員責任權限劃分不明確。
2.2設備安裝調試不到位
智能化工程安裝環節存在的缺陷主要包括如下幾方面:
其一,管材選擇未嚴格遵照施工規劃設計圖紙的基本要求,如導管壁過厚、線槽深度不足等問題。
其二,在對鋼管實行接地處理時,對其實際體量缺乏考量,統一采用6毫米的圓鋼,接地效果差強人意。
其三,在敷設管材的過程中,未嚴格按照規范對暗敷PVC管進行處理,導致灰層強度不夠,或管材裸露。
其四,設備搬運過于粗暴,而且隨意堆放,對倉庫管理缺乏重視,導致高精密度儀器出現破損,性能受到影響。
其五,成品保護不到位。在完成設備安裝后,需要著重注意成品的保護工作,避免環境突變影響設備的性能。
2.3分配箱及管線安裝環節的問題
建筑智能化對各個部件的安裝預埋工作有特殊要求,就分配箱來說,要結合實際需求,判斷其安裝位置的合理性,或室內、或室外、亦或暗裝。
2.3.1箱體構造不美觀
室外分配箱安裝環節較為突出的問題就是箱體選擇不合理。通常來說,在室外安裝的箱體需要具備良好的防水性能,但在實際施工過程中,部分箱體的構造不符合實際要求,且構造特征與周邊整體環境格格不入,使得實際施工效果難以達到令人滿意的水平。另外,箱體基座穩定性不足,使其在外界環境的干擾下出現晃動。
2.3.2箱體安裝位置不合理
壁掛式室內分配箱的安裝要綜合考量室內的整體裝修風格,但實際箱體安裝胡亂擺放,不僅影響了整體效果,也使得箱體性能發揮受阻。此外,接地處理過于隨意,給設備運行、系統調試等構成極大的安全隱患。
2.4設備安裝調試不規范
在完成建筑智能化系統安裝后,需要對各項指標進行測試,同時確保各項指標參數在合理范圍內。然而,在實際驗收測試工作中,體現出如下幾方面缺陷:①測試階段施工技術人員工作態度不端正,責任意識匱乏;②應付檢查,對線纜及設備的測試工作流于形式,給系統運行埋下安全隱患。
3強化建筑智能化工程施工質量的具體策略
3.1加大對施工技術人員培訓投入力度
施工技術人員的專業技能水平和綜合素質能夠直接影響建筑智能化系統的運行情況。為此,施工企業要加大對技術人員的技能培訓投入力度,由專家及企業工程師針對技術考核實行評估,同時,定期開展關于施工項目的總結交流會議,對有突出貢獻的員工予以表揚和獎勵,調動員工的主工作積極性,讓其全身心的投入工作,深化對自身職責的認知。
3.2倡導統一協調管理
建筑智能化特征體現在多個領域,如家具裝飾裝修、電氣暖通、給排水系統等。為此,在施工過程中要統一協調管理各個環節的工作,明確建設方和工程監理方的職責權限,讓雙方協調配合,進而提高智能化施工效率,保證工程在規定時間內高質量完成,實現項目經濟效益最大化。
3.3動態把控施工過程
整個施工過程的質量控制可細化為不同環節,并且要針對不同環節可能出現的情況采取恰當的措施,將責任落實到個人。在工程前期準備階段,要全面了解材料的準備情況及人力資源配置情況;在安裝調試階段,需嚴格遵守設計標準對基礎配套設備進行調試;盡可能的根據現場的實際情況,選擇合理的施工工藝。
3.4建立健全監督管理機制
要想從根本上保證施工質量,首要前提就是構建一套行之有效的監督管理機制,不斷完善具體內容,加大執行力度。在實際施工過程中,要結合現場的實際情況,參考施工單位的具體要求,組織各參與方進行溝通會面,共同制定一套滿足需求的監督體系,全面優化施工技術人員的專業技能水平。
4結束語
綜上所述,隨著科技水平的提高,智能化建筑能夠最大限度的滿足公眾對建筑物的各項需求,但施工企業要加強對智能化工程施工監督管理的重視,從根本上強化工程建設質量,提高工程的安全穩定性。
參考文獻
[1]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J].黃耀琳.民營科技.2015(08)
[2]建筑智能化工程施工質量問題及應對措施[J].王良成,梁志勇.山西建筑.2015(03)
[3]淺析建筑工程施工質量管理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林盛.江西建材.2015(01)
[4]探討建筑工程施工質量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其相應對策[J]. 蔡源.科技創業家.201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