亓路路
摘 要:當前是互聯網和信息大爆炸的時代,也是"大數據"的時代,人們的生活工作越來越離不開網絡和信息,只有掌控好數據和信息,才能在激流勇進的競爭中處于不敗之地。高等職業學校是我國教育機構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中的教學內容主要針對實用性較強和一些人才缺口較大的專業。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無疑是大數據時代熱門專業,因此本專業的改革與發展一直是人們關注的焦點。
關鍵詞:大數據時代,高職,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改革
隨著社會注意建設的開展,我國對教育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為了全面的發展教育,我國對高職教育的開展也越發重視,近些年,我國更加注重高職教育教學的質量。為了培養高素質的高職學生,不但提高高職學生專業基礎知識運用的能力,而且,為了推動高職學生的全面發展,適應信息化社會的發展要求,我國高職教育在發展的過程中必須要積極開展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通過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的開展,從而,提高我國高職學生對計算機的掌握程度,增強高職學生對計算機的運用能力。隨著云計算、大數據、移動互聯網、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各行各業都要求從業者具有一定的信息素養。高職院校的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已不再適合采用傳統教學模式進行教學,對教學模式進行改革勢在必行。
1計算機應用基礎專業改革和發展存在的問題
計算機應用基礎作為各大專院校提升學生信息素養的通識類必修課程,開設已有多年。隨著計算機的逐漸普及和高職院校生源日趨復雜,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中慢慢地出現了一些問題,主要集中在以下幾方面:
1.1忽略了學生需要全面發展
與其他學生相比較,高職院校學生普遍存在文化課基礎比較薄弱的問題,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的學生也不能例外。計算機發源于國外,我國引入的時間比較晚,所以計算機應用的學習和發展需要借鑒國外先進的技術,這就存在一個語言的問題,只有打好英語語言基礎,才可能在學習和編程等技術的應用中不但能熟練應用,而且能深刻的理解為什么。不只英語的學習,數學等其他文化課也在計算機應用中起到不小的作用,但目前很多高職院校為了增大就業率,增多了專業課的課時,忽略了基礎課程的學習。
1.2教學中不重視培養學生的主動學習能力
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是一個實用性很強的專業,因此學生的練習和個人鉆研部分在整個教學的培養過程中就顯得尤為重要[1]。但是大部分高職院校不注重培養學生的獨立學習能力,加重學生的教學課時,不僅沒有給學生自己練習的時間和環境,也一定程度上誤導了學生的職業發展。大數據時代,每天都有新的技術和創意被提出,這些新思想雖然都建立在原有的理論基礎上,但是沒有這些創新者的自主學習和研究,就不會有原創的產生。目前畢業生就職專業和所學專業不對口的情況很多,很多職位都要求重新開始學,良好的自主學習能力有助于學生在求職時擁有更多的選擇和方向,也有助于在未來的實際工作中加速上手,快速的發展下去。
1.3教學硬件設施不健全或者落后
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必須進行相一部分的實戰演練,但是部分高職院校因為經費少、領導不重視等種種原因,使得教學硬件設施不齊全,無法給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條件和氛圍。有的學校雖然設施健全,但是大部分設備已經很落后,早已被淘汰,學生難以在這樣的硬件設施環境下得到應有的教育水平和資源,在未來的就業中當然會被專業素質更高的競爭者搶先一步。破舊或者不齊全的教學設施也會嚴重影響教師的教學熱情和發揮余地,有些院校甚至還沒有開設多媒體教學,這對于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的師生來講是一個很大的教育環節缺失。
高職院校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問題分析
1.4學生計算機基礎水平參差不齊
高職學院學生來源較復雜,以成都農業科技職業學院(以下簡稱我院)為例,生源有普高學生,也有職高學生,還有中高職對接的直升學生;有的來自城市學校,也有的來自于經濟不發達的偏遠地區[2]。由于之前教育背景不同,學習基礎差異非常大,有能夠熟練操作辦公軟件的學生,也有幾乎沒有用過電腦的學生。采用同一標準、同一進度進行教學顯然已不利于學生學習和提高。
1.5傳統教學模式不適應計算機應用基礎的教學
計算機應用基礎作為公共必修課,開課班級多,上課學生人數眾多,傳統的授課模式,師生之間交互不足,也很難調動學生參與教師教學。加上智能手機的普及,學生在課堂上都成為“低頭一族”。
1.6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操作性強
單純的講授或示范進行教學效果較差。計算機應用基礎中的操作系統和辦公軟件的使用都屬于純操作性內容,百聽不如一練,與其老師講十遍不如學生練一回。
1.7缺少對學生進行計算思維培養的內容
在信息技術高速發展的今天,傳統的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不利于學生的后繼學習,也不利于學生以后在工作中獨立自主地利用計算機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2計算機應用基礎專業改革和發展的建議
2.1鼓勵學生全面發展,合理安排教學內容
高職院校應該在加強學生專業素質培訓的基礎上,同樣加強學生的文化基礎教育和其他方面的教育[3]。基礎文化課是學好其他專業的必備課程,英語的學習能增強學生的專業能力,也有利于學生在課程之余去網絡和圖書館學習一些國外的文獻和資料,進一步提升自己。數學的學習培養了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同樣是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必不可少的能力。高職院校應該增加一些選修課,鼓勵學生在專業之余的時間選擇一些自己感興趣的課程,全面學習,不但能培養個人愛好,也能在未來的就業中有一技之長。
2.2著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高職院校的學生已經是成年人了,思想和能力都在逐漸成熟,一味的填鴨式教學已經不能滿足學生所需。自主學習能力是每個從業人員必備的能力,只有培養良好的學習能力,才能在科學技術快速發展的大數據時代不斷學習新鮮事物和知識,不斷更新自己的專業數據庫[4],才有可能在已有基礎上做出一些創新。當前嚴峻的就業形勢對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人員提出了較高的要求,不但要能熟練操作一些常規內容,更要在應用技術的基礎上有所創新和鉆研,創新和原創才能推進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
2.3全面完善學校的硬件設施,為師生的發展提供良好的環境
我國最近幾年正在不斷加強對高職院校的財政投入和政策引導,爭取為社會提供大量合格的從業人員,高職院校也應該增強自身改革意識,合理規劃教學建設項目,不但要在數目上增加對硬件設施的投入,還要在質量上嚴把關,增強設備的質量,替換一些早已被淘汰的廢舊設備。為學生和教師提供良好的學習條件和研究條件,鼓勵師生進行研究和創新,為計算機應用技術積累更多的參考經驗。
3結語
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目前是我國的熱門專業之一,很多高職院校都開設了此專業。但大批的畢業生卻找不到合適的職位,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專業素質未達到人才需求標準,這和高職院校教育中存在的問題有很大的關聯性。因此高職院校的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只有在改革和發展中積極解決問題,符合當前大數據時代的高要求,才有可能培養出更多更好的人才。
參考文獻:
[1]趙恒,史梁.計算機應用基礎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探索[J].河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7(04):96~97,107.
[2]藍新波,許統德.計算機應用基礎專業的困境及改革創新途徑[J].計算機教育,2017(03):141~143.
[3]許琳川.就業視角下計算機應用基礎專業教學改革策略研究[J].學周刊,2017(32):54.
[4]賴凡,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的實踐與思考[J].西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7, 5, (1)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