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玉華,陳黨恩,史如旭,吉同琴
鹽城市德賽堡康復醫院康復科,江蘇鹽城224000
腦癱兒童若得不到及時的治療,將會隨其健康成長造成嚴重的影響。近年來,社會高度關注腦癱兒童,并在康復治療上加大了資金投入,然而目前并沒有研制出治療腦癱的特效藥物,最有效的治療方法當屬綜合康復訓練,通過早期干預和康復訓練,在一定程度上能夠促進患兒運動能力的顯著提高,給整個社會和家庭降低經濟負擔[1]。該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分析腦癱兒童綜合康復治療的效果,選取了2014年6月—2016年6月于該院就診的110例腦癱兒童,以其作為分析對象,其中觀察組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給予綜合康復治療,在臨床上取得了十分理想的治療效果,現報道如下。
該次研究選擇該院于2014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110例腦癱兒童為主要研究對象,現根據入院編號將全部的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兩組,每組55例。觀察組男29例、女26例,年齡3個月~7歲,平均年齡(41.1±12.6)個月;對照組男30例、男25例,年齡2個月~6歲,平均年齡(40.9±12.5)個月。兩組患兒的臨床一般資料經過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
對照組進行常規治療,即致力于患兒腦供血和供氧的改善,實現對腦細胞的保護,在腦癥狀穩定的情況下,對患兒各方面的發育情況進行密切關注[2],觀察組在此基礎上進行綜合康復治療,具體治療措施如下:①進行為期3~6個月的康復訓練,具體內容包括運動療法、作業療法、矯形器的應用、高壓氧、水療、電療、針灸按摩、中藥熏蒸、語言矯治以及引導式教育等。②康復醫師以患兒各項功能障礙程度為依據,通過初次評估的結果,將近期康復訓練技術制定出來,有針對性的對訓練方法和項目進行選擇,然后認真進行康復訓練:引導式教育的訓練形式以小組課為主,訓練時間控制在30 min/d,2次/d;其他項目的訓練都需要采取一對一的形式進行,每次訓練30 min/次,1次/d[3]。
評價標準:顯效:最后一次和第一次評估提高的分數占總分數的20%;有效:分數提高1分:無效:分數完全沒有提高,甚至降低。總有效=顯效+有效。
采用SPSS 22.0統計學軟件分析數據,計數資料取率(%)表示,計量資料取平均值±標準差(±s)表示,組間對比分別取χ2檢驗、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總有效率94.54%,對照組總有效率72.72%,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如下表1。

表1 觀兩組患者臨床療效的比較[n(%)]
目前,尚未確定兒童腦癱的發病原因與機制,且誘發該病的因素有很多,大部分學者普遍認為腦癱與孕婦早期的病毒感染、受孕前后的身體狀況、環境以及遺傳等有很大的關系,產后因素類似于核黃疸、出生體重低、新生兒窒息以及早產等有關。根據調查研究發現,早產兒出生體重低于2 500 g的患腦癱的幾率相對比較高,大約是正常體重足月兒童的10倍。
現階段,臨床上關于腦癱的治療方法有很多,諸如中醫中藥、手術、干細胞移植和藥物治療等,但是效果并不顯著,綜合康復訓練是一種應用最廣泛且最有效的方法。腦部是腦癱兒童最主要的損傷部位,隸屬于中樞性腦損傷的一種,該病在臨床上的癥狀表現為不同程度的姿勢異常和中樞性運動障礙等[4],且腦損傷的不是進行性的,盡管損傷程度不會增加,但如若不及時采取有效的干預措施,將會加重病情,且隨著患兒的不斷的生長發育,肌腱和肌肉會漸漸萎縮,關節也會變形,姿勢的長期異常還會致使脊柱出現側彎、關節脫位,其他關骨關節疾病也會誘發;患兒的運動能力會逐漸喪失且慢慢造成殘障,直至完全喪失自理生活的能力。
基于人腦早期所具備的代償性和重組能力都比較好,為此可以通過早發現、早干預和早治療來促進臨床治療效果的顯著增強。嬰幼兒時期在尚未出現異常癥狀時,可以對病情進行全面的分析,在此基礎上完成康復治療計劃的制定,通過具體實施以后腦癱兒童的病情在一個療程的治療后會得到相應的改善,并且通過正確運動模式的輸入來有效控制患兒的異常姿勢反射,逐漸恢復其正常的運動模式[5]。同時,受自身疾病的影響,腦癱兒童不能與正常兒童一樣健康的成長,與外界之間的溝通少之又少,隨著年齡的增長勢必會對其性格、行為和情緒等造成重大影響,且不少家屬也會產生沉重的負罪感,情緒比較消極,進而會對患兒的康復結果不可避免的造成影響。為此,康復醫師還需要積極的對患兒及其家長的心理進行疏導,增加他們的認知,樹立康復的信心。另外,腦癱兒童也和正常兒童一樣,喜歡做游戲,而音樂療法、游戲訓練深受患兒喜愛,運動游戲有助于學習,通過對物理環境的改變,實現游戲與康復訓練的有機結合,有助于提高患兒的依從性,深受廣大臨床醫生的喜歡。在該次研究中,觀察組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94.54%、72.72%),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在治療腦癱兒童的過程中,采用綜合康復治療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促進臨床治療效果的顯著增強,值得臨床應用與推廣。
[1]黎小秀,單玉君,劉建新,等.早期腦癱兒童高危因素及預后分析[J].現代醫院,2010,10(5):24-26.
[2]高未,陳翔.偏癱型腦癱患兒綜合康復治療后療效分析[J].中華全科醫學,2016,14(12):2076-2079.
[3]王桂賢,蘇振軍.綜合康復療法聯合神經節苷脂治療小兒痙攣型腦癱的效果評價[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7,20(11):78-80.
[4]劉冬芝,尚清.核心穩定性訓練配合綜合康復在小兒腦性癱瘓康復治療中的應用[J].中國中西醫結合兒科學,2017,9(3):185-187.
[5]陳績銳,余小江,胡小利,等.針刺結合康復療法治療腦癱的Meta分析[J].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志,2014,20(3):375-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