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炳宜
煙臺海陽婦幼計生中心婦產科,山東煙臺265100
近年來,隨著居民生活水平提升、生產觀念轉變、醫療水平提高,剖宮產率逐年升高,但該分娩方式具較多并發癥,影響產婦泌乳、睡眠質量等[1]。該研究為明確中藥足浴應用于剖宮產產婦術后對其康復的影響,選取2016年7月—2017年7月收治的126例產婦資料予以分析,現報道如下。
選取收治的126例剖宮產產婦臨床資料進行分析,將其分為對照組(60)例與研究組(66例)。對照組年齡21~37歲,平均(27.14±2.31)歲;孕周37~42周,平均(39.65±1.63)周;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下20例,大專及以上40例。研究組年齡20~38歲,平均(27.26±2.42)歲;孕周36~41周,平均(39.71±1.75)周;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下22例,大專及以上44例。兩組基線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足浴前向產婦詳解介紹足浴作用、目的及方法,過程中應維持正常水溫,避免灼傷皮膚或使產婦受涼,空腹或飯后30 min內不宜進行足浴治療。對照組予以傳統溫水足浴,每次時間約15 min,術后6 h為第1次浸泡,之后定為2次/d,堅持4 d。研究組予以中藥足浴,中藥方藥及劑量為:炙大黃6 g、枳實10 g、桂枝10 g、當歸12 g、厚樸10 g、紅花5 g、桃仁10 g、路路通10 g、益母草10 g;利用專用設備制成粉末狀裝于無紡布制成的袋子中。將中藥袋放于3 000 mL 100℃熱水中浸泡30 min;使水溫維持39~42℃,放置雙腳于足浴盆內,時間約為15 min,結束后擦干雙足;產婦第1次浸泡時間是術后6 h,之后2次/d,15~20 min/次,持續進行4 d。
觀察兩組臨床指標變化,包括術后肛門排氣時間、惡露量、宮底高度;對比兩組泌乳量,依據是否可滿足嬰兒的進食進行評價,分成較少、一般、充足。
數據均以SPSS 20.0統計學軟件分析數據,正態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n(%)]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研究組臨床各指標均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比較兩組臨床指標變化(±s)

表1 比較兩組臨床指標變化(±s)
注:組間比較,aP<0.05。
?
研究組泌乳充足率較對照組顯著高(P<0.05),見表2。

表2 比較兩組泌乳量[n(%)]
產褥期為產婦分娩后一個重要的身體器官復原時期,亦為新生兒成長的一個關鍵時期。產婦采取剖宮產術進行分娩,由于其傷口疼痛、活動受限,導致胃腸功能恢復較為緩慢,子宮切口對子宮復舊等造成影響,從而致使產婦術后康復時間較長,影響產婦心理、生理功能[2]。有研究指出[3],剖宮產術后予以產婦中藥足浴可有效促進其恢復。該次研究中,研究組術后肛門排氣時間(10.26±4.22)h、惡露量(2.78±0.71)mL、宮底高度(10.03±2.50)cm均優于對照組;研究組泌乳充足率93.93%較對照組顯著高;該次研究結果與孫建華等人[4]相似,表明中藥足浴有助于剖宮產產婦術后排氣功能的恢復,可促進宮底高度降低、惡露量減少,且對泌乳量的提高具促進作用。剖宮產產婦由于手術創傷導致血氣雙虧,引發大腸傳遞無力,致使術后發生不規則的腹痛、惡心嘔吐等癥狀;另外,剖宮產術干擾腹腔環境,術前麻醉藥物的使用,致使身體各器官受到影響[5]。在患者術后6 h予以中藥制劑浸泡雙足,屬于集保健、洗浴、治病為一體的一種局部用藥方法,操作簡單方便,且取得效果較佳。足浴過程,由于水的溫熱作用促使足部的毛細血管發生擴張,因而血流充足,且在熱能作用下藥物通過皮膚,經俞穴、孔穴等直接吸收至血絡,有助于藥效充分發揮,達到擴張血管、促進循環、改善周圍組織營養等效果[6]。其次,足浴組方中的厚樸具有消除脹滿的效果,紅花、桃仁、當歸等具有溫經通絡的效果,有助于血液循環;枳實具化痰散痞、破氣消積的功能;路路通及桂枝可文化水濕、通絡祛風;益母草能夠有效達到活血化瘀及促進惡露排出、產后子宮收縮的目的;諸藥材合用,可共奏益氣補血、止汗通便、縮宮止血、鎮痛鎮靜等功效[7-8]。應用中藥足浴,能夠溫熱刺激足部反射區穴位與經絡,促使全身的血管擴張,從而促進臟器功能的恢復。研究受例數、樣本、環境等因素影響,未對產婦康復效果作詳盡分析,具一定局限,有待進一步研究。此外,在進行足浴過程中,護理人員應適時與產婦進行交流溝通,向其講解產后母乳喂養與保健知識,促進產婦及其家屬提高自我護理能力、育兒技巧,使得產婦保持良好心態,從而有助于產婦術后恢復速度加快。
綜上所述,中藥足浴能夠有效起到助眠、安神及調和氣血等作用,有助于產婦術后子宮復舊、泌乳量增加;且中藥足浴方法簡單、藥源豐富廉價,無依賴性,可臨床推廣應用。
[1]李冬玲,賀青蓉,陳健.中藥足浴配合耳穴貼壓對剖宮產產婦生活質量的影響[J].臨床護理雜志,2016,15(6):48-50.
[2]廖晗甦.中藥熏洗對產婦產后恢復的影響[J].河南中醫,2015,35(7):1636-1637.
[3]賴慧峰,陳仙艷.中藥浴足加穴位按摩對剖宮產術后康復及泌乳的影響[J].上海預防醫學,2014,26(9):521-522.
[4]孫建華,任小慧,李佳.中藥聯合護理干預對剖宮產術后產婦胃腸功能恢復的影響[J].甘肅醫藥,2015,34(8):623-626.
[5]羅小梅.探討中藥足浴聯合足底按摩在剖宮產婦女術后康復中的應用價值[J].中國傷殘醫學,2014,22(9):212.
[6]康健.中藥足浴對剖宮產術后產婦睡眠質量的影響[J].中醫臨床研究,2016,8(16):119-120.
[7]郭金妹.觀察中醫綜合護理對促進剖宮產術后產婦康復的效果[J].中國實用醫藥,2017,12(15):153-155.
[8]周欣.產后中藥足浴臨床觀察及康復護理[J].醫學理論與實踐,2016,29(6):824-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