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云惠,王紅梅
內蒙古自治區醫科大學附屬人民醫院消化內分泌科,內蒙呼和浩特010020
該次研究,選取了罹患糖尿病足疾病的20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進行臨床護理干預效果的分析。將所有的患者隨機分為了兩組,分別施以了不同的護理手段,分析護理效果的差異性,現報道如下。
選取2014—2016年,該院收治的患有糖尿病足的患者,共計20例來研究。入院的患者,經過臨床醫生的詳細診斷,可知其均符合該疾病的臨床診斷標準。將其分為了對照組、觀察組,其中有男性患者12例,女性8例?;颊叩哪挲g在25~55歲之間,平均年齡在(34.6±2.1)歲。將上述所有患者的臨床基本資料,進行詳細的對比分析,可知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因此具有臨床護理效果研究的可比性。
對照組,應用了常規了護理,即就是護理人員指導患者對糖尿病足疾病進行了解,并告知其疾病的各項注意事項。觀察組患者,則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接受了護理教育干預。護理結束后,對兩組患者分別進行為期半年的隨訪調查,了解患者的疾病預防情況,并對患者的生活習慣、疾病知識了解程度、日常護理情況,進行打分(滿分100分,分值越高,表明護理效果好);之后通過問卷調查患者的護理滿意率(非常滿意、一般滿意、不滿意,總滿意率=非常滿意率+一般滿意率),并做以對比。
將所得數據經SPSS 19.0統計學軟件實施相應分析,計量資料經(±s)表示、t檢驗,計數資料經[n(%)]表示、χ2檢驗,當數據對比結果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經過護理干預后,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效果較為理想,患者掌握了較多與該疾病相關的知識,以及護理知識,不良的生活習慣也大大的改善。且患者對于該種護理方法,有著極高的滿意率(100.00%vs 60.00%),與對照組的各項護理數據,進行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護理效果的對比分析[(±s),分]

表1 兩組患者護理效果的對比分析[(±s),分]
?
糖尿病足,屬于糖尿病患者患有的一種十分常見的并發疾病[1]。由于糖尿病患者在患病后,僅對于自身血糖等指標的異常進行了關注,對于患病后足部可能出現的感染風險,存在著忽略的情況,因此需要在醫護人員針對患者的糖尿病病癥發展情況,及時給予患者相應的糖尿病足疾病的預防干預教育護理,以此使得患者能夠了解該項疾病,并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通過良好生活習慣的應用,以此來預防該疾病的發生[2]。根據目前的研究可知,護理教育干預法,在糖尿病足疾病的預防中,發揮著顯著的護理效果,降低了該疾病發生的概率。
護理教育干預的內容包括:①心理護理:糖尿病患者入院后,由于疾病的較難治愈性,使得大部分的患者心情較為低落,且伴有著焦慮、緊張的情緒,此時護理人員需要積極引導患者對醫院的環境進行熟悉,并且始終以熱情和藹的態度對待每一位患者,及時了解患者的不良心理,及時紓解,使得患者保持樂觀的心情,進行疾病的治療。②健康教育:護理人員需要尋找與糖尿病足疾病相關的知識、足部護理知識,來對患者,及其家屬,進行健康教育,使得糖尿病患者認識到糖尿病足病發的各類風險因素,重視該疾病,進而在生活中,更好的規避這些風險因素的惡化[3]。③足部護理:首先護理人員,指導患者每天使用溫水來泡腳,應用溫度計測量水溫一般在40℃以下,泡腳時間為10~15 min左右,護理人員需要每天觀察患者的腳背部、足底以及腳踝處是否有感染、潰瘍、壞疽等糖尿病足疾病的癥狀,并且對患者的腳部皮膚的溫度、顏色等情況,進行了解記錄。如果患者伴有著一定的疼痛,需要及時告知醫生,進行治療。護理人員需要提醒患者,洗腳后,盡快用軟毛巾擦干腳上的水漬,尤其是足趾之間,并且及時涂抹凡士林等潤滑油脂,以此來對足部皮膚進行保護。如果患者在擦拭水漬時候,毛巾上有血液出現,需要及時檢查患者的腳部是否有創口出現,如果有,停止洗腳處理。④指導患者服藥護理:罹患了糖尿病足的患者,護理人員每天需要嚴格的按照醫生的要求,指導其服藥,并且及時觀察患者服藥的反應,如果有低血壓、過敏、胃部不適等反應,需要報告醫生?;颊邞陲埱?0 min服用磺脲類藥物,飯后30 min服用雙胍類藥物,以此有效的對高血糖的指征進行改善。通過該項護理教育,使得患者對于該疾病有著充分的認知,并且在掌握大量疾病相關知識的情況下,逐漸的發揮出了主觀能動性,主動開始在生活中,進行了自我足部的護理,并且逐漸的改善了不健康的生活習慣,勤洗腳、勤換襪子,始終保持著足部的干凈與干燥,因此該種護理方法好。
該次研究中,有10例患者即就應用了上述的護理教育干預的方法,進行了糖尿病足疾病的護理,經過了半年時間,再次對患者的護理情況,進行相應的評分,可知該組所有患者的分數均較高,實現了疾病預防控制的價值,同時通過護理人員的有效護理,使得患者對于該種護理手段,極為滿意。因此在護理干預效果評分,以及護理滿意率的組間比較上,兩組之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針對糖尿病足疾病,需要及時給予患者護理教育干預,使得患者能夠對該疾病加強重視,并且在學習中,積極應用科學的護理方法,對自己的足部進行護理,因此該種護理方法,值得在疾病控制預防中,不斷地進行應用。
[1]陳新嬋,呂麗珍,何劍清,等.護理教育干預對糖尿病足預防的效果觀察[J].中國醫藥科學,2016,6(18):113-115.
[2]李柏云.護理教育干預對社區糖尿病足預防的效果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6,19(24):145-147.
[3]李慶玲.護理教育干預對糖尿病足預防的效果[J].中國醫藥指南,2014,12(14):338-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