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崢嶸
荊州市荊州區中醫醫院內科,湖北荊州434020
糖尿病下肢神經病變為臨床常見類型的疾病,近些年發病率呈持續增高的趨勢,而且治療不及時或治療效果不佳容易導致循環障礙、代謝紊亂、被迫截肢等[1]。該次擇取112例糖尿病下肢神經病變患者展開研究,探討馬來酸桂哌齊特聯合腺苷鈷胺治療對其總有效率與臨床指標的影響,希望能夠為臨床患者的治療方案提供參考依據,現報道如下。
將該院112例糖尿病下肢神經病變患者(收治于2015年4月—2017年8月)的病例資料集中統計,根據隨機數字法將全部資料分成2份。其中,56例試驗組男患者34例,女患者22例;年齡分布在34~73歲,平均(53.48±2.16)歲。56例試驗組患者中男33例,女23例;年齡在33~74歲,平均為(52.96±2.14)歲。兩組糖尿病下肢神經病變患者基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比性較高。
兩組均接受降糖藥物降糖治療。在此基礎上,對照組糖尿病下肢神經病變患者采取常規治療,服用1~2片腺苷鈷胺(國藥準字:H20003080,3次/d)。試驗組糖尿病下肢神經病變患者采取馬來酸桂哌齊特聯合腺苷鈷胺治療,口服1~2片/次(3次/d)腺苷鈷胺,靜脈滴注10%生理鹽水+200 mg馬來酸桂哌齊特(國藥準字號:H20020125,1次/d)。
觀察兩組糖尿病下肢神經病變患者如下指標:①總有效率:經治療后膝、跟腱反射與下肢癥狀顯著改善為顯效,有所改善為有效,未見改善為無效,總有效率=(顯效+有效)例數/總例數×100.00%[2]。②臨床指標:指MNCV(運動神經傳導速度)與SNCV(感覺神經傳導速度)正中神經、腓總神經等指標的測量值。
應用SPSS 22.0版本統計學軟件做統計分析。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配對設計的計量資料采用配對t檢驗。計數資料通過[n(%)]描述,計量資料以(±s)描述。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與對照組糖尿病下肢神經病變患者相比,試驗組56例患者總有效率更高,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2 兩組糖尿病下肢神經病變患者臨床指標分析[(±s),m/s]

表2 兩組糖尿病下肢神經病變患者臨床指標分析[(±s),m/s]
試驗組(n=56)對照組(n=56)tP組別40.23±3.44 40.29±3.47 0.091 9 0.927 0 44.59±4.18 42.63±3.81 2.593 3 0.010 8 42.84±4.95 42.86±4.92 0.021 4 0.982 9 50.33±4.16 48.06±3.56 3.102 5 0.002 4 40.32±3.41 40.29±3.42 0.046 5 0.963 0 44.85±3.94 42.38±3.96 3.308 9 0.001 3 41.26±2.94 41.42±3.06 0.282 2 0.778 4 46.93±3.88 44.26±3.05 4.048 5 0.000 1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MNCV腓總神經正中神經SNCV腓總神經正中神經

表1 兩組糖尿病下肢神經病變患者總有效率分析[n(%)]
與對照組56例患者相比,試驗組糖尿病下肢神經病變患者MNCV與SNCV測量值明顯增加,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糖尿病是很常見的臨床病癥。若機體長期高血糖,則很容易引起糖尿病下肢神經病變等常見并發癥[3]。目前臨床尚不能完全闡明糖尿病下肢神經病變的病理機制,但主要認為血管或代謝異常與其關系密切。在出現糖尿病下肢神經病變時,若不及時長期積極有效的治療,則會顯著增加截肢風險,因此臨床非常重視患者的早期治療。藥物療法中多采用腺苷鈷胺、馬來酸桂哌齊特等藥物治療糖尿病下肢神經病變,并取得了良好的療效。腺苷鈷胺主要是維生素B12同類物,可參與核苷的形成過程,同時促進神經髓鞘的脂蛋白形成,對紅細胞發育很有幫助[4]。糖尿病下肢神經病變患者的下肢軸突萎縮,出現髓鞘彌漫性或節段性皺縮與脫髓鞘,應用腺苷鈷胺治療效果較好。馬來酸桂哌齊特為臨床常用的鈣離子阻滯劑,能夠舒張血管的平滑肌,也能夠舒張冠狀血管與腦血管,還能夠預防血管痙攣。將馬來酸桂哌齊特與腺苷鈷胺聯合應用可阻止細胞重吸收腺苷與c AMP,能夠增強磷酸二酯酶與脫氨酶活性[5]。此外,聯合用藥可增加c AMP數量,同時增加病灶病位腺苷濃度,可預防血栓形成、改善局部血液循環與降低血液粘稠度。該研究顯示,采取馬來酸桂哌齊特聯合腺苷鈷胺治療的試驗組總有效率、MNCV與SNCV測量值高于采取常規護理的對照組,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由此表明,針對糖尿病下肢神經病變患者進行馬來酸桂哌齊特聯合腺苷鈷胺治療能夠幫助其提高MNCV與SNCV的測量值,同時顯著提高總有效率,具有較高的臨床推廣價值。
[1]邱文娟,徐春,楊雪梅,等.馬來酸桂哌齊特聯合腺苷鈷胺治療糖尿病下肢神經病變的臨床研究[J].臨床軍醫雜志,2014,42(2):143-145.
[2]尹進波,湯智越,方衛,等.馬來酸桂哌齊特聯合腺苷鈷胺治療糖尿病下肢神經病變的臨床效果評價[J].中國社區醫師,2016,3(2):24,26.
[3]李宏偉.馬來酸桂哌齊特聯合腺苷鈷胺治療糖尿病下肢周圍神經病變的臨床療效[J].糖尿病新世界,2016,1(5):12-13.
[4]周鵬.腺苷鈷胺聯合馬來酸桂哌齊特治療糖尿病下肢神經病變效果[J].中國鄉村醫藥,2015,19(3):112-113.
[5]趙世田.不同藥物治療糖尿病下肢神經病變的臨床療效對比[J].吉林醫學,2013,34(145):6713-6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