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海洋
西充縣人民醫院骨科,四川南充637200
踝關節是人體承重和活動的重要關節,一旦出現骨折情況會給患者的正常工作、生活造成極大影響。踝關節骨折主要因間接暴力所致,屬于骨科常見骨折類型[1]。隨著我國交通事業的不斷發展,因交通事故導致的踝關節骨折患者數量也在急劇增加,如何對踝關節骨折患者進行及時有效治療也成為臨床研究的熱點。切開復位內固定和手法復位外固定是臨床治療踝關節骨折的重要手段,為了解這2種方法治療的臨床效果,該文對68例該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踝關節骨折骨折患者展開了研究,現報道如下。
納入病例68例,該院收治的踝關節骨折患者,均符合踝關節骨折診斷標準,根據治療方法不同分為兩組,研究組(切開復位內固定)34例,其中男性18例,女性16例;年齡為20~73歲,平均年齡(44.5±3.9)歲。Weber-Denis分型為A型15例,B型14例,C型5例。對照組(手法復位外固定)34例患者中男、女各17例,年齡在21~74歲之間,平均(44.6±3.7)歲。分型為A型16例,B型與C型分別為14例和4例。研究組與對照組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差符合臨床對比要求。
該研究中,研究組給予切開復位內固定手術治療,常規給予患者硬膜外麻醉,根據患者受傷類型及程度給予相應治療,先進行外踝固定,然后固定內踝和后踝。對于內踝骨折應行內踝弧形切口,充分暴露骨折處后實施骨折復位,并使用可吸收釘對其進行固定。對于外踝骨折應以外踝尖為中心行弧形切口,將骨折處暴露后行解剖復位,并使用鋼板進行固定。對于后踝骨折首先牽開跟腱,將其準確復位后使用可吸收釘進行固定。對照組給予手法復位外固定保守治療,充分了解患者的骨折類型后,由經驗豐富的醫師對患者實施手法復位,并在復位成功后使用石膏進行外固定,同時給予患者消腫、止痛等藥物治療。注意調節石膏松緊度,石膏外固定4~6周。兩組均常規給予營養支持和抗感染治療,指導患者及早進行功能康復訓練。
隨訪6個月,觀察和比較兩組治療前后的Mazur評分變化情況,并對其骨折愈合時間進行比較。療效評定:若患者治療后踝關節腫脹、疼痛等癥狀消失,骨折愈合,踝關節功能恢復正常,無骨性關節炎、畸形等并發癥發生,則評定為優;患者骨折愈合,踝關節偶爾疼痛,伴有輕微腫脹,踝關節功能基本恢復,則評定為良;踝關節有輕微畸形和明顯疼痛,功能部分受限,踝關節活動度為正常狀態的50%左右,評定為可;患關節疼痛劇烈,步態跛行,關節功能受限嚴重,則評定為差,比較兩組治療優良率。
將該研究所收集數據錄入SPSS 19.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用t檢驗。百分率(%)表示計數資料,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研究組與對照組治療前的Mazur評分為(61.5±4.3)分和(61.7±4.5)分,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t=0.187,P>0.05)。研究組治療后的Mazur評分為(92.8±3.6)分,對照組為(79.6±4.8)分,經統計學比較,t=12.828,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骨折愈合時間為(8.9±1.3)周,對照組愈合時間為(11.6±1.9)周,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6.839,P<0.05)。
經治療后,研究組總優良率達到了94.12%,對照組優良率僅為73.53%,顯著低于研究組,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見表1。

表1 研究組與對照組優良率比較[n(%)]
踝關節是人體內的重要關節,承擔著承重和活動功能,正常人的踝關節具有較強的靈活性、協調性與穩定性[2],在各種外力作用下,踝關節很容易出現關節骨折或不穩定的情況,造成患者踝關節功能受損,從而影響患者的正常工作和生活。因此,踝關節骨折復位治療的主要目的在于糾正踝關節畸形狀態,恢復其正常生理結構[3]。
切開復位內固定和手法復位外固定是臨床治療踝關節骨折的常用方法,均具有各自的優劣勢[4]。手法復位外固定保守治療雖具有一定療效,給患者造成的創傷小,但是對操作醫師要求較高,骨折愈合速度較慢,容易出現愈合不佳或骨折復位不佳的情況,臨床優良率不甚理想[5]。切開復位內固定治療能夠在可視條件下對患者的骨折部位進行解剖復位,而且能夠對斷裂的韌帶等組織進行修復或縫合,其復位效果相對較好,更有助于患者關節功能恢復[6]。
該研究中,通過對研究組應用切開復位內固定治療,結果顯示,研究組治療后的Mazur評分為(92.8±3.6)分,與手法復位外固定保守治療對照組的(79.6±4.8)分相比顯著較高,且研究組骨折愈合時間短于對照組,說明切開復位內固定治療更有助于改善患者的Mazur評分,加速患者骨折愈合。從兩組治療優良率來看,研究組優良率為94.12%,顯著高于對照組的73.53%,證實了切開復位內固定治療踝關節骨折的有效性,具有較高應用價值。
綜上所述,切開復位內固定治療應用于踝關節骨折治療的效果顯著,能夠有效緩解患者癥狀,加速患者骨折愈合,促進患者踝關節功能恢復,可在臨床加強應用。
[1]金琪.用手法整復外固定術和切開復位內固定術治療踝關節骨折的效果對比[J].當代醫藥論叢,2015(17):197-198.
[2]包呼和.手法復位與切開復位固定在足踝關節骨折患者中的療效對比觀察[J].中國保健營養,2016,26(25):241.
[3]魏武.探討踝關節骨折切開復位內固定術治療踝關節骨折患者臨床效果觀察[J].中國保健營養,2016,26(31):126.
[4]董愛軍.切開復位內固定治療踝關節骨折脫位的效果觀察[J].中國處方藥,2015(4):14-15.
[5]張少峰,方祥仔,黎家妹,等.切開復位內固定術治療踝關節骨折的效果觀察[J].中國當代醫藥,2017,24(10):84-86.
[6]蔡春岳,薛錦標,邵加龍,等.用切開復位內固定術治療踝關節骨折的效果評析[J].當代醫藥論叢,2016,14(19):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