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李名
臺北市長柯文哲去年出席“雙城論壇”時大談“兩岸一家親”,引起蔡英文當局的猜忌,其后坐力迄今仍未退散。
據臺灣《工商時報》15日報道,今年滬臺“雙城論壇”研議以“副市長”層級舉辦,柯文哲視情況出席開幕式。至于時間點,考慮到大陸對臺工作會議及兩會政府換屆,預計在4月至6月間舉行。陸委會副主委邱垂正稱,有關今年“雙城論壇”舉辦事宜,臺北市政府已對外說明仍由滬臺雙方幕僚溝通中,陸委會將持續關注相關情形。他說,當局對于合規范的兩岸各項交流均持正面態度;在當前兩岸情勢下,我們認為城市交流不應觸及政治基礎與前提,否則得按“兩岸人民關系條例”處理。
知情人士透露,關鍵還是在于柯文哲的發言,去年他到上海出席論壇,一席兩岸就像夫妻一樣“床頭吵,床尾和”,導致綠營基層相當不滿。《中國時報》15日稱,去年“雙城論壇”柯文哲的致辭某種程度上沖擊了他與綠營之間的互信,蔡當局的表態無疑正告柯文哲“一切按規矩來”,壁壘分明的做法更意味著“蔡政府無意借柯向陸方傳遞任何信息”。
今年“雙城論壇”的另外一大變數就是“九合一選舉”。《中國時報》稱,柯文哲的支持者與民進黨高度重疊;柯綠一旦撕破臉,對柯而言,這條連任之路只會走得更艱辛。《旺報》稱,年底選戰雖不影響蔡英文的執政地位,卻是北京對其政治實力消長的觀察指標。面對國民黨聲勢欲振乏力,柯文哲很可能成為北京在對臺工作上,除國民黨等泛藍勢力外,新的重要戰略支點。文章批評說,臺灣社會已陷入嚴重程度的“政治神經質”,不少政客低估臺灣民眾智慧,“逢中必反”的神經反射動作更是屢見不鮮。而從柯文哲近來無論在大陸廣告播映,還是評論蔣經國“功大于過”,都可看出他無懼綠營基層反彈,有意走出一條有別于藍綠的道路,為兩岸僵局創造轉圜機會。▲
環球時報2018-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