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春霞



【摘要】本文論述幼兒園大班美術活動《指繪小鳥》的核心教學理念是引導幼兒主動學習、自主探究,提出在基本學情基礎上分三個步驟:幼兒的自主探究、集體探究、驗證探究,激發幼兒大膽表現不同造型的小鳥,讓幼兒在觀察與比較中感受指繪的新奇與有趣,進一步激發藝術創作的興趣。
【關鍵詞】指繪小鳥 大班 美術活動 設計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8)10A-0139-02
一、學情分析
《指繪小鳥》大班美術活動靈感來源于土耳其系列繪本《神奇的指繪小鳥》,一個手指印加上寥寥幾筆,就能讓生動的小鳥形象躍然紙上,讓人愛不釋手。這種獨特的畫法和有趣的形象能夠引發幼兒極大的興趣。為此,筆者設計了《指繪小鳥》美術教學活動。教學過程的核心理念是“主動學習、自主探究”,教學流程的設計組織由易到難、環環相扣,主要分三步:第一步是幼兒的自主探究,通過模仿學習掌握指繪小鳥的基本方法;第二步是集體探究,通過觀察、比較與思維發散,發現指繪小鳥“變”的方法和“變”的幾個元素——“動作”“飾品”“發型”“大小”和“表情”,是建立在對幼兒已有經驗的基礎之上,符合普遍幼兒的認知經驗,通過教師與幼兒的互動,幫助幼兒進一步梳理與提升相關經驗;第三步是驗證探究,通過驗證“變”的方法,引導幼兒創造多種形態的指繪小鳥,再出示其他指繪形象,進一步為幼兒探究激趣,鼓勵幼兒后續創造其他指繪形象。
二、活動目標
1.在自主探索中掌握指繪小鳥的畫法,感受指繪的新奇與有趣。
2.在觀察比較中發現“變”的方法,大膽表現不同造型的指繪小鳥。
三、活動準備
指繪小鳥圖片人手一張、“動作”“飾品”“大小”“表情”“發型”文字卡片、印泥、勾線筆、濕毛巾、紙、《百鳥朝鳳》音樂、其他指繪形象PPT。
四、活動過程
(一)觀察圖片,討論小鳥的畫法
教師出示圖例:
師:孩子們,今天我給你們帶來了一些有趣的小鳥圖片,請你們每人選一張,看看小鳥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和小朋友討論一下,這些小鳥可能是用什么方法畫出來的。
師(小結):用手指印變身體,用筆添畫眼睛、嘴巴、翅膀等。
【設計意圖】此環節為導入活動,引發幼兒的興趣,通過觀察猜測指繪小鳥的方法,讓幼兒關注小鳥在什么地方干什么,為最后的創作做鋪墊。
(二)第一次印畫,學習指繪小鳥的基本方法
1.介紹材料
師:我為你們準備了一些特別的材料:印泥、毛巾、筆、小紙片。
2.活動要求
師:請在你的圖片里找一只最特別、最有趣的小鳥,照它的樣子試著畫下來,只畫一只就好。
3.活動指導
(1)幼兒印畫,教師關注印畫的方法(手指印身體,其他用筆添畫),適時提醒速度慢的孩子。
(2)幼兒將印畫完成的作品貼到展板上(如果條件允許,將作品排列在投影儀上效果更佳)。
幼兒作品示例:
【設計意圖】此環節幼兒通過模仿學習,初步掌握指繪小鳥的基本方法。需注意的是,原則上僅畫一只,更有利于接下來幼兒的觀察與分析。
(三)觀察、比較小鳥的不同,發現“變”的方法
師:剛才你們畫的是一只最有趣、最特別的小鳥,現在我們就來看看你們的小鳥特別在哪里,有趣在什么地方。誰先來介紹?
根據幼兒的回答適時出示“動作”“飾品”“大小”“表情”“發型”文字卡片,引導幼兒在這五個要素觀察、比較,總結“變”的方法。
1.動作:你說的是小鳥的動作,它在干……還有誰畫的小鳥的動作也是很有趣、很特別?
2.飾品:……我們可以叫飾品。你還知道哪些飾品?
3.大小:怎樣才能印出大小不同的小鳥?(用不同的手指)
4.表情:小鳥還會有什么表情呢?
5.發型:這個發型像什么?小鳥還可以有什么樣的發型?
師(小結):我們只要在手指印上變一變動作、飾品、大小、表情、發型,小鳥就會變得不一樣。
【設計意圖】此環節通過引導幼兒交流自己印畫的小鳥,拓展思維、聯系生活,幫助幼兒提煉出“動作、飾品、大小、表情、發型”這幾個“變”的要素。在此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幫助幼兒梳理歸納經驗。
(四)第二次印畫,大膽表現不同造型的小鳥
1.活動要求
師:還想再印一次嗎?先想一想,你的小鳥在什么地方?可能是在樹枝上或是在別的地方,先畫出來,要讓別人也能看明白,然后開始印小鳥,最少印三只,而且每一只都必須是不一樣的,如果有故事情節那就更棒了。我會放音樂,音樂不停大家可以一直印;音樂停止,你們就要帶著作品回到老師身邊。
2.活動指導
幼兒印畫,師播放音樂。教師指導的重點是鼓勵幼兒大膽表現不同造型的小鳥。
【設計意圖】要求幼兒指繪小鳥不少于三只,每一只都必須不一樣,是為激發幼兒的“變”。教師播放《百鳥朝鳳》的背景音樂,不僅為幼兒的創作營造情境,還作為信號來調控幼兒的繪畫時間。
(五)交流展示作品,進行活動延伸
(學生先與同伴交流,再個別交流。師引導幼兒從數量、情節、造型等方面欣賞同伴的作品)
師:這種用手指畫小鳥的方法叫“指繪”,指繪除了畫小鳥,還可以變出很多東西(出示PPT),你發現了什么?課后,將指繪小鳥的本領教給其他小朋友,再試試用指繪的方法“變”出其他東西來。
延伸指繪形象示例:
幼兒作品示例: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對學前兒童學習品質的重要性給予了高度肯定和重視,提出學前教育應“以為幼兒后繼學習和終身發展奠定良好素質基礎為目標”,在批評“忽視幼兒學習品質培養,單純追求知識技能學習的做法是短視而有害的”的同時,倡導要“重視幼兒的學習品質”,“充分尊重和保護幼兒的好奇心和學習興趣,幫助幼兒逐步養成積極主動、認真專注、不怕困難、敢于探究和嘗試、樂于想象和創造等良好學習品質”。在本次大班美術活動中,筆者從關注“學什么”向關注“怎么學”,讓教學活動成為一個動態的不斷實現意義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