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迎春
【摘要】本文基于幼兒園談話活動評比,論述教師在談話活動中應遵循“尊重幼兒,孩子優先”的原則,轉變教育理念、空間觀念、角色手段,拉近幼兒之間的距離,讓每個幼兒獲得富有個性的發展。
【關鍵詞】尊重 優先 談話 轉變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8)10A-0152-02
當前,“尊重幼兒,兒童利益優先原則”不再是一種理念或一句空話,它對教師的專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談話,是幫助幼兒學習在一定范圍內運用語言與他人進行交流的活動。那么,如何從一個現場命題生發出一節以“尊重幼兒,孩子優先”為原則的優秀談話活動?筆者認為,一方面應依賴于執教教師的專業素質和業務能力,另一方面與專家命題、選手審題的能力也有密切關系。在2017年連云港市幼兒園優秀教育活動第三輪(談話活動)評比過程中,筆者深切體會到要上好一節優秀談話活動課的不易,也感悟到了選手教師轉變的過程。以下,筆者結合幼兒園談話活動談談教師的轉變。
一、教育理念的轉變——由給定課題變自擬談話話題
此次談話活動評比的現場命題是:請你根據所到班級小朋友的發展狀況和班級環境及游戲水平,自擬談話話題。看似簡單的命題,卻蘊藏著命題人的用心。如何遵循兒童身心成長規律,堅持兒童優先的原則,讓每個兒童獲得富有個性的發展,這就需要選手教師學會審題。在比賽過程中,有個別選手并沒有學會審題,而是把賽前準備好的談話內容直接套用到比賽中,看似一節完整的談話活動卻沒有做到尊重幼兒,從問題的提出到談話過程的追問,一直到最后的歸納總結,幼兒的思維圍繞著教師的設計,孩子們完全受控于教師,這樣的談話活動不是我們追求的。教育理念的轉變讓我們看到了亮點,如B1教師的談話話題就與眾不同。B1教師在熟悉幼兒時,讓每一位幼兒在教室里或區域游戲區選擇一件自己最喜歡的玩具,玩一玩、聊一聊:你喜歡什么,為什么喜歡,這個玩具怎么玩……從溝通和師幼互動中了解孩子的想法和興趣。在了解幼兒的基礎上,從興趣點生成談話主題:我最喜歡的游戲。“可樂”教師的談話導入更是拉近了孩子和教師的距離,讓尊重孩子不是一句空話。在這樣的改變中,幼兒真正成為談話活動的主人,教師轉變為追隨孩子,慢慢將環境、材料、意料之外的事件和原有課程、幼兒生活、游戲與談話內容緊密結合,更好地促進了幼兒的語言發展。
二、空間理念的轉變——由集體教學現場變幼兒日常游戲現場
學前教育教研工作應珍視兒童生活和游戲的獨特價值,以不影響兒童日常生活和游戲為原則,最大程度地融入兒童一日生活之中。不得將兒童從生活與游戲環境中抽離出來。在過去的比賽中,教師怕錯過比賽時間,往往帶著參賽幼兒早早地在賽場外等待,長時間的等待讓幼兒失去了學習的興趣,有的教師怕幼兒回答不上來,更是早早地將活動內容透露給孩子。在學習《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精神、實踐新理念之后,本次比賽改變了以往的比賽場地和規則,教師從集體教學現場轉變到幼兒日常游戲現場中。比賽場地的轉變,讓教師改變了兒童觀和教育觀,從內心認同“尊重幼兒,孩子優先”。在熟悉孩子、談話的過程中,教師在自己熟悉的環境中能在游戲、談話中更加專注過程、享受過程。B5教師做到觀察幼兒,放手讓幼兒自由自主游戲,從幼兒的角度去思考和記錄,發現幼兒的談話興趣點。教師開始關注過程、關注幼兒游戲活動,并尊重幼兒的興趣和經驗。例如:“國慶節去哪兒玩的?”“有哪些好玩的,你想選擇在哪個區域玩?”“你選擇的區域需要準備哪些材料?”“我們要做一份計劃,做好記錄……”教師的提問源于幼兒的生活游戲精彩瞬間,幼兒們暢所欲言,讓我們看到了一群生動成長、語言豐富、敢說敢想的孩子,看到了教師們的積極探索和轉變。
三、角色手段的轉變——由高控單一變自主多元
“科學觀察——正確解讀——有效支持”是教師應有的專業素養。“尊重幼兒,兒童利益優先原則”應從研究教學內容轉變為幼兒游戲中發生的學習,從研究教學策略轉變到研究如何為幼兒游戲提供適宜的空間、環境和材料。在本次比賽中,部分教師的高控還存在,有的教師甚至在談話過程中說:“我喜歡聽話舉手的孩子。”從中可以看出,大部分聽話的幼兒為了討教師喜歡,會照著教師的話去說和做,這樣潛規則的影響讓幼兒在談話活動中的自由、自主、創造、愉悅的空間被成人營造的規則所扼殺。有的教師教學策略單一,還停留在“我問—你答—我總結”的這樣一個過程。這些現象都疏忽了幼兒的真正需要,沒有遵循兒童身心成長規律,沒能堅持兒童優先、兒童平等發展的原則,讓每個兒童獲得富有個性的發展。
轉變原有教育觀念,真正需要轉變些什么,教師在實踐和反思中不斷進步和成長,自身角色定位、教學策略都有了不同的轉變,改變了注重教師主導、在談話活動中高控幼兒的現象。如B3教師在熟悉幼兒的環節,利用班主任手機拍攝幼兒游戲情況,根據中班孩子的年齡特點,產生談話內容:“我們一起來聊一聊,我們剛剛玩了什么游戲?你是怎么玩的?你還有什么好的玩法?老師拍了一個視頻,我們一起來看看。”有個別語言發展較弱的孩子,依據視頻說出了他想說敢說的內容,還說出了自己的猜想,真正體現了讓每個兒童獲得富有個性的發展。B9教師利用班級的區域活動記錄表產生談話內容,教師從幼兒記錄出發,聽幼兒怎么說、看幼兒怎么選,通過幼兒的一筆一畫、一句話、一個點去發現和了解他們的興趣和需要,并以此及時調整教師的談話內容。教師從幼兒的記錄出發努力去傾聽、理解幼兒,打破了陳舊刻板的談話活動,讓談話活動因幼兒的需要靈動起來。
總之,教師的轉變讓幼兒在談話活動中有了機會、有了勇氣、有了創造,變得更自主。教師的觀念在轉變,看幼兒的眼光也在改變,而教師的談話活動、教學手段也從原來的比較單一轉變為多元生動,更符合幼兒的年齡,體現“尊重幼兒,孩子優先”原則,教師的教育行為在“尊重幼兒,孩子優先”的影響下,凸顯了教育教學專業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