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峰
(廣西合浦縣水果生產開發辦公室,廣西 合浦 536100)
“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荔枝是常見的水果,營養成分極高,若想實現荔枝的有效栽培管理就必須掌握核心栽培管理技術,并對常見病蟲害進行有效防治。
在荔枝栽培管理過程中,擴穴建園指對幼齡荔枝樹進行科學管理。通過深翻擴穴,可使土壤熟化,進而為荔枝樹生長過程中的根系發育構建起更加有利的生態環境。通常情況,土壤的深翻作業應在每年10~12月進行,實施深翻擴穴的過程中,應用壕溝式和井字式兩種方法,在具體作業中應根據之前所利用的種植形式來確定。
利用大穴種植的荔枝樹,可利用井字式方法實現擴穴。在擴穴過程中,應從株間出發,在荔枝樹的樹冠兩側,沿著種植穴的最外緣開設兩條溝,溝深應控制在50~60厘米,溝寬應控制在40~50厘米,長度應控制在1米左右。對于第二次擴穴,應從荔枝樹樹冠的另外兩側開溝,溝的寬度、深度、長度應和第一次開溝的尺寸保持一致。在栽培管理過程中的每一次擴穴,其尺寸都應與第一次開溝的尺寸保持一致,但是長度可以適當增加,一直到果園改土完成。
利用壕溝種植的荔枝樹可利用壕溝式進行擴穴,首次擴穴的時候要在溝的一側進行,之后再對另一側擴穴,通過這樣的交替作業,直到整個果園改土完成。進行擴穴時,溝深應控制在50~60厘米,溝寬應控制在40~50厘米。
荔枝樹的幼苗在定植完成后,第一次發出的新梢保留,在整形修剪過程中,可將過于稠密的部位重生的嫩梢在2~3片紅葉展開的時候進行修剪,修剪時只保留其中的1~2條就可。在新梢由展葉轉變為紅褐色的時候,可開展第二次修剪工作,這一次修剪作業中需保留3~5條比較強壯的新梢作為荔枝樹的1級主枝,并同時在已經選定的枝條之上保留新梢。等到新梢的長度生長到20厘米左右的時候對其進行摘心處理。
處于幼齡期的荔枝樹,在其新梢抽芽的時候可進行第一次施肥,對于1枝梢可進行第二次施肥。也就是說,在荔枝樹的枝梢頂芽開始萌動的時候要進行首次施肥管理,在荔枝樹的枝梢上的葉子由紅色變為綠色的時候開始第二次施肥。對于一年生的幼齡荔枝樹進行施肥管理時,每一株荔枝樹的施肥量應是20~25克尿素,也可25~30克復合肥,如果利用農家肥,用量應控制在2~3公斤。兩年生荔枝樹幼苗進行施肥管理的時候,肥量應適當增加,一般情況要比第一年提高50%~100%,需要注意的是,每次施肥后都應對荔枝樹進行澆水管理,從而有效提高肥料的使用效率。
在栽培荔枝的過程中,若想進一步提高荔枝產量,必須要在適當的時候對秋梢結果母枝進行培養,這是栽培管理的關鍵步驟之一。具體措施是土壤施肥、土壤灌溉、修剪等。第一,結果母枝在抽生期對其進行施肥,在施肥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各元素的平衡。通常情況下,第一次施肥應在果實采摘前的15~20天內完成,第二次施肥在果實采摘之后的10天之內進行;第二次新梢和第三次新梢,需要各施肥1次,施肥應在前一次新梢變綠的時候進行。施肥過程中,一定要對時間進行嚴格控制,如果施肥時間過晚,就會影響結果母枝的快速抽生,進而會對荔枝樹的產量帶來一定影響。第二,灌溉。土壤中充足的水分是保證新梢抽芽早,轉綠老熟快,新梢的生長周期就會較短。第三,修剪。對于當年不掛果的荔枝樹需要進行兩次短截修剪,第一次修剪在每年3~4月,修剪時可重度回縮;第二次修剪在每年6~7月,采取輕度回縮修剪方式。對于當年掛果比較多的荔枝樹,只需對其進行1次輕度短截修剪,修剪活動應在果實采摘后的10~20天之內完成。
在栽培荔枝過程中,對冬梢的有效控制是非常重要的,一般情況控制冬梢主要有三種方法,其一是噴灑植物生長調節劑,其二是通過環割的方式進行控制,其三是通過環剝或斷根的方法進行控制。具體做法為:在噴灑調節劑時,可利用多效唑、烯效唑等調節劑對冬梢進行有效控制或直接殺死冬梢;在進行環割或者環剝的時候,主要對荔枝樹的主干以及主枝實施環割或環剝;斷根時,在荔枝樹花芽處于生理分化時,將多數吸收根鏟斷,并且在樹冠的滴水線之內吸收較多的地方挖一些環狀溝,溝寬及深度尺寸通常為30~40厘米。
荔枝樹促花保果主要措施是施肥,在施肥過程中,50公斤鮮果一年的總施肥量,應包含鉀元素0.8~1.1公斤、磷元素0.35公斤、氮元素0.75~1.00公斤。其中在果期總體施肥量中,壯花肥應占總體肥量的30%~40%。果期葉面肥可多次噴灑,最佳的噴灑周期是15天進行一次,可使果實發育過程中有大量養分支持。對于果實過于稠密的荔枝樹應進行疏花疏果處理,主要是疏去已遭受病蟲害侵襲的果實和畸形果實。在促花保果時還要結合荔枝的生長需要,按時噴灑一定的調節劑,在噴灑調節劑時需注意:噴撒時間一定要適當,濃度必須要嚴格控制,噴灑方法也需有效把握。
荔枝在生長過程中經常會受到病蟲害的影響,所以在栽培管理中一定要注意對病蟲害進行有效的防治,從而提高荔枝的產量。利用化學方式去防治荔枝病蟲害是在荔枝雌花凋謝后,對荔枝樹噴灑一些石硫合劑的化學藥物,從而有效預防病蟲害。如果發現荔枝樹已經感染了荔枝蝽或荔枝蒂蛀蟲,需對感染部位進行摘除處理,也可噴施0.5%等量式波爾多液進行綜合性的預防。荔枝樹結果少通常都是荔枝花穗在成長時受到荔枝霜疫霉病的侵襲,所以對于這種病害應引起高度重視,可選擇石硫合劑、波爾多液以及64殺毒礬粉劑、5%高效滅百可對荔枝感染部位進行噴灑,每7天噴灑1次,達到最佳的防治效果。
除了利用化學方式防治病蟲害,在栽培荔枝的時候還可利用物理方法以及生物方法對病蟲害進行防治。第一,需要進一步強化栽培管理力度,秋梢抽發整齊,進而提高荔枝樹自身“免疫力”,同時,需要注意對冬梢進行合理控制,進而消除越冬蟲源以及菌源,從而實現對常見病蟲害的源頭預防。第二,在果園管理過程中,需要有效保護和利用常見害蟲的天敵,強化自然控制作用,不僅需要保護天敵,也可有計劃的在果園中培育或釋放一定數量的平腹小蜂等,從而實現對椿象等蟲害的控制。第三,在果實采摘結束后,要及時做好秋冬季的修剪、清園工作,從而有效預防病蟲害的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