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連山,金 暉,司占軍
(遼寧省動物衛生監督所,遼寧 沈陽 110015)
規模飼養場(養殖小區)的監管是動物衛生監督工作的重中之重,規模飼養場分布相對分散,飼養人員素質參差不齊,給監管工作增加了難度。現從以下幾方面分析如何做好規模飼養場的監管。
建立畜規模飼養場(養殖小區)數據庫,對防疫、出欄、無害化處理等信息實行動態管理,定期調查和更新。按照數據庫的明細,對已建的規模飼養場(養殖小區)逐場重新審核動物防疫條件,約束規范動物飼養行為。對符合動物防疫條件的規模飼養場(養殖小區),頒發《動物防疫條件合格證》,準予從事養殖業;對不符合要求的,下達整改通知書限期整改;對不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給予一定的經濟處罰,并監督整改,直到達到標準為止。對于申請新建的,請專家進行布局設計,并派駐監督員現場監督,確保布局合理規范。
制定規模飼養場(養殖小區)5項制度。一是強制免疫、疫情上報制度;二是動物防疫消毒制度;三是外引動物報批、報驗、隔離制度;四是無害化處理制度;五是出欄動物檢疫申報和產地檢疫制度。規模飼養場(養殖小區)要規范填寫5種記錄,一是畜禽養殖記錄;二是防疫記錄;三是消毒記錄;四是無害化處理記錄;五是出欄動物產地檢疫申報記錄。
建立規模飼養場(養殖小區)監管責任制。一是規模飼養場(養殖小區)必須符合動物防疫條件,依法領取《動物防疫合格證》,并接受監督和監測;二是建立健全免疫、消毒、無害化處理、疫情上報、出欄動物產地檢疫等各項制度,并建立完善的養殖檔案、免疫檔案、消毒記錄、無害化處理記錄、產地檢疫檔案;三是增強動物免疫意識,飼養者依法履行動物強制免疫義務,并做到強制免疫項目執行率為100%,免疫標識佩帶率為100%;四是依法配合做好動物免疫抗體監測工作,及時掌握疫情動態;五是依法執行外引動物報批、報驗規定,引入動物落地后,及時向我所報告,到指定的隔離場隔離飼養合格后方可入圈混群飼養;六是依法上報畜禽病死情況,并在動物衛生監督機構監督下對病死畜禽進行無害化處理,不得將病死畜禽尸體亂扔亂拋和出售;七是依法履行出欄動物申請報檢的義務,動物飼養場出欄動物時,要提前3天向當地動物衛生監督所申報產地檢疫,依法取得動物產地檢疫合格證明后方可出售和運輸。
鄉鎮動物衛生監督所的監督員、轄區的防疫員,層層建立規模飼養場(養殖小區)監管責任制,對管理相對人的經營活動盡量做到了如指掌,做到正向監管和逆向監督雙管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