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虎堆
(山西省長治職業技術學院,山西 長治 046000)
三農問題是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點、難點,也是中央提出鄉村建設的初衷,因地制宜的發展鄉村經濟是鄉村建設的核心,堅持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環境優美是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中國人口絕大多數為農民,農村的安居樂業和繁榮是整個社會穩定的根基,盡管在現代社會現代化發展的過程中,農村人口城鎮化是個不可逆轉的趨勢,但讓多數人進城,估計也不現實,盲目照搬國外模式是不可取的,大量農民到城市,教育、醫療、住房等本來就不堪重負,而最大的就是就業問題。建設美麗鄉村,核心在經濟和環境。
山西省陽城縣望川村是個典型的小山村,全村有開明寺、大羅溝、望川3個自然村組成。全村有1100人,耕地1300畝,屬于陽城沁水交界地帶。但在國家對煤炭資源整合的大背景下,煤礦被關閉,被炸毀,鐵廠、鑄造廠因環保督查被停產,其他企業因銷路也停產。一時,發展遇到拉瓶頸,由于在本地找不到就業崗位,就出現了外出打工的熱潮。望川村有可耕地1300畝,以種植玉米和小麥為主,小麥主要是滿足自家人食用,玉米是用來出售。由于多數人住樓房,糧食無法貯藏,所以都是搶收搶賣。但由于糧價偏低,扣除種子、化肥、耕地等費用,效益不好,農民種地積極性不高,撂荒現象嚴重。養殖場多數是私人的,規模不大,存在的問題也多。最好建設養殖園區,統一污染治理,統一技術服務,組建合作社,增加抗風險能力。望川村原來的村辦企業全部停止運轉,廠房出租,現在變成了外村人辦的企業。
建設美麗鄉村,就必須增加鄉村的魅力,貫徹《鄉村振興規劃》,讓鄉民富起來,安居樂業,走可持續發展道路。(1)調整產業結構,大力發展各類經濟組織,圍繞產業轉型做文章。農村就是圍繞種、養、加做文章,提供產前、產中、產后服務,在種植上,鼓勵訂單農業。由單純的玉米種植向多重經濟作物轉化,在養殖上,改變分散經營規模小、衛生差的局面,鼓勵同行同業組建合作社,完成產業的升級換代,提高效率和規模效益。(2)鼓勵創業,鼓勵招商引資。由于多重原因,過去的村辦企業垮了,但中國社會的現狀,單靠農業只能解決溫飽,只有工商企業才是解決財政和就業的根本出路,綠水青山、藍天白云是全體人民的期盼。所以,發展要與環境、資源相適應,不能以破環環境、浪費資源為代價,片面追求G D P,但也不能一刀切的限制農民養豬、養羊、養牛、養雞。即使創業,也必然產生一些污染,這是工業發展的后遺癥——所有國家都經歷過,而我國處于工業化的初期,更是如此。望川作為山村,更要發展工業,擴大招商引資,讓更多企業——特別是高科技企業入駐望川,為入駐企業提供最大的便利。(3)將本村優勢產業做大做強。潤城鎮自古就是人杰地靈之處,陽城豬肝、豬臟、八八宴、麥芽棗糕皆出自潤城。由于受歷史熏陶,形成了獨特的地方特色,是山西省的名優特產。在望川村,就有一家初具規模的曹饃饃麥芽棗糕廠,產品暢銷華夏大地,是具有保健功能的饋贈佳品。而本村的八八宴已經將業務擴展到晉城市區和高平市區。(4)發展旅游產業。望川村有著名的開明寺,屬于千年古剎,濃郁的佛教圣地。由于年久失修,幾近荒廢,而陽城縣大力發展旅游產業與此吻合,應抓住契機,爭取重建開明寺。有自然風景和佛家圣地的開明寺,肯定會受到中外游客的光臨。望川村緊臨沁河,開發水上水下產業也屬正常,發展旅游休閑度假觀光產業也有基礎,交通便利,離城鎮距離較近,也符合沁河整治開發的總體思路。(5)提高教育、醫療服務設施,完善村民社會保證體系。現有的小學和衛生所,難以滿足村民對質量和水平的要求,要提高教育投入和醫療設施的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