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雪松
(阜新縣畜牧獸醫局務歡池動物衛生監督所,遼寧 阜新 123107)
博卡病毒為細小病毒亞科的博卡病毒屬,細小病毒分為濃病毒亞科和細小病毒科亞科,濃病毒亞科主要感染昆蟲,細小病毒科亞科主要感染脊椎動物。細小病毒亞科又分為貂阿留申病毒屬、細小病毒屬、紅病毒屬、博卡病毒屬和依賴病毒屬等。博卡病毒是無囊膜單股線狀DNA病毒,全基因5.2kb,病毒直徑為25~30納米。博卡病毒包括牛細小病毒、大猩猩博卡病毒、犬極細小病毒、豬博卡病毒和人博卡病毒1~4型等。目前,已成功分離的豬博卡病毒有5個基因型——豬博卡病毒1~5型,都含有2個主要的開放式閱讀框,編碼非結構蛋白和衣殼蛋白。博卡病毒最早在2009年在患斷奶仔豬多系統衰竭綜合征病豬的淋巴結中檢出,同年豬博卡病毒在我國養殖場被檢出。博卡病毒在豬的不同組織中檢出率不同,即使在無臨床癥狀的豬組織中也可檢出,博卡病毒與圓環病毒常混合感染。豬博卡病毒的致病機理及致病性尚不清楚,病理變化也不明確,關于感染后的癥狀表現等臨床報道較少,檢出豬博卡病毒的病豬有明顯的呼吸癥狀及肺損傷。
華中農業大學動物醫學院收集2013~2015年間,來自河南、湖北、河北、廣東和福建的屠宰場或養殖場的樣本,用P C R檢測博卡病毒的帶毒情況且分析流行特點。結果表明,博卡病毒在我國養殖場和屠宰場廣泛分布,總流行率37.92%;在不同樣本類型中,糞便檢出率最髙(59.62%)、血清36.59%、腸系膜淋巴結36%、淋巴結最低僅為2.94%。中國動物衛生與流行病學中心等單位從屠宰場采集豬扁桃體、淋巴結和脾臟等組織,采用套式PCR分別檢測博卡病毒1型和2型,28份樣品中有2份樣品為陽性,且均為豬博卡病毒2型感染。上海市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利用實時熒光定量P C R檢測,采集于上海規模養殖場的1800份豬血清、豬糞便、豬鼻棉拭及高熱病死豬內臟,陽性率分別為24%、30%、0%和67%。6份博卡病毒陽性病料進行與豬繁殖呼吸綜合征病毒、豬圓環病毒2型、豬偽狂犬病毒、豬細小病毒檢測,陽性率分別為83%、100%、0%和0%,表明博卡病毒感染在上海普遍存在,豬內臟中檢出率較高,春秋高發,并與豬繁殖呼吸綜合征病毒、豬圓環病毒2型混合感染。
目前,豬博卡病毒的檢測方法主要有病毒細胞培養、酶聯免疫吸附試驗、間接免疫熒光技術、聚合酶鏈反應和反轉錄-聚合酶鏈反應。四川農業大學動物生物技術中心根據GenBank發布的博卡病毒的不同基因型序列,分別設計豬博卡病毒1~5型的PCR引物,在分別建立單一PCR基礎上,通過對兩組引物的比例、退火溫度等條件的優化,建立同時檢測豬博卡病毒1型/2型和豬博卡病毒3型/4型/5型的雙重PCR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