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評論員

“時代是思想之母,實踐是理論之源”,黨的十九大報告中這一飽含哲理的論述,不僅深刻反映了馬克思主義認識論的本質,對于全面領會習近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提供了一把寶貴的鑰匙,而且集中體現了馬克思主義方法論的精髓,對于正確把握新時代上海住房發展的顯著特征與豐富內涵提供了科學指引。
經過長期努力,上海的住房發展事業取得了歷史性的成就。在住房領域始終保持改革創新的銳氣,勇于探索符合超大城市實際的住房體系,在常住人口快速增長與資源緊約束的背景下不斷提高全市居民的居住水平,各項制度建設穩步推進,居住品質顯著提升。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發展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上海多年來不平凡的發展歷程為新時代推進住房發展事業奠定了堅實基礎,為破解發展中的瓶頸和難題提供了支撐。這些瓶頸和難題是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在住房領域的具體表現,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在經濟社會發展經歷深刻變革的新時代,必須牢牢把握上海住房發展的階段性特征,牢牢把握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要把過去已經取得的成績作為奮發進取的起點,付出更多心血和汗水,要著力破解發展中的瓶頸和難題,創造出新的不平凡業績。
應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要學懂、弄通、做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貫徹落實“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加快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并舉的住房制度,讓全體人民住有所居”。按照中央強調的“加快住房制度改革和長效機制建設”要求,發展住房租賃市場特別是長期租賃,保護租賃利益相關方合法權益,支持專業化、機構化住房租賃企業發展,完善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長效機制,保持房地產市場調控政策連續性和穩定性,實行差別化調控。
應扎實推進住房發展調研。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和要求,堅持問題導向、需求導向、效果導向,務實有效地推進住房發展調研,發現上海住房發展面臨的關鍵問題,認識超大城市住房發展的規律,總結上海推進住房改革與發展的經驗,探索破解發展瓶頸的可行之策。充分發揮上海房地產研究智庫較集中的優勢,調動學會、研究機構和企事業單位的積極性,將務實的調查研究作風貫串于決策和執行的各個環節,提高決策的科學化和民主化程度。
應強化住房領域的改革創新。在住房發展的新時代,一些傳統的老思路、老方法已經難以為繼,必須堅持用改革創新的思路、辦法破解發展中的矛盾問題。要始終緊盯國際最高標準、最好水平,虛心學習兄弟省市的好做法、好經驗。按照高質量發展的要求確定住房發展思路和工作重點,突出制度供給,依靠制度創新,增強服務功能,創造品質生活。
新時代提出了新課題,新課題要有新思路,新思路呼喚新作為,新作為指引新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