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賈廣葆
大連是一個美麗的沿海國際化城市,又是我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由于建城年代較久 ,口岸開埠較早,城市開放度較高,歷史上形成了大量歐式、俄式、日式、韓式以及中式等風格各異、中西合璧、形形色色、各具特色的歷史建筑。這些老、舊建筑既有全國意義上的普遍性特點、類型和存在的問題,也有其獨特的地緣性特點、多樣化類型和保護管理中存在的一些特殊問題。
一是建筑年代跨度較大,既有建于二十世紀的俄式、日式老式建筑,也有建于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的中式建筑,還有建于二十世紀后期以及本世紀初、中期的公有住房。
二是建筑種類多樣,有住房、辦公樓、廠房、飯店、教堂、商店、倉庫等。
三是公有房屋居多,由于歷史原因,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前房屋基本是國家建造的直管公房、單位建造的自管公房,實行的是福利化的住房供應體系,而現存的歷史建筑老、舊房屋中公有房屋占絕大多數。
一是具有典型的、體現歷史年代特點的歐式、俄式、日式和中式風格風貌的近、現代老、舊單體、連體、連片的歷史建筑公有房屋。
二是具有豐富的、得天獨厚的優秀傳統文化資源和豐富的、尚未參加房改出售產權的直管公房、自管公房和私人產權房以及獨立、單體、連片的老、舊歷史建筑。
三是由于歷史建筑老、舊房屋破損嚴重、部分殘損,早期按原有老、舊房屋的結構、外貌、高度和寬度進行一般性翻建、修復和改造的歷史建筑老、舊公房。

一是老、舊公房私自隨意轉租、轉借、轉讓、交換,部分屋主甚至更換了多套住房。這不僅嚴重影響公房的日常管理養護,而且導致擾民、環境污染、群租、治安隱患、消防隱患、衛生隱患、鄰里糾紛等諸多問題發生。
二是老、舊公有住房房租低廉,開展商業經營活動或出租,有較大的利潤空間。部分房屋出租收入比公房租金高出幾十倍甚至近百倍,導致大量老、舊公房通過改變用途,改變內部結構和外部風貌,深挖地下空間,加大加寬加高房屋,砸毀房屋承重墻、隔離墻,加蓋違章建筑等方式擴大房屋經營使用面積。這不僅導致國有、單位公房資產嚴重流失,而且嚴重損毀、破壞歷史建筑。
三是由于歷史建筑老、舊房屋建造年代久,水、電、氣、暖氣以及上、下水等住房必備的日常生活設施較差。一些老房屋不獨立成套,廚房、衛生間、進出走廊、大門多家共用,造成隨意侵占多占共用部位、擅自改建搭建等問題。一些老房屋住戶借口配套設施不全,管道堵、泡、滴、漏,而拒付房租,致使歷史建筑老、舊房屋管理維修養護困難重重。
日常的歷史建筑老、舊房屋保護管理機制還未完全形成,絕大部分優秀的歷史建筑老、舊房屋幾十年未曾進行過系統性維修,破損情況較為嚴重。
部分歷史建筑老、舊房屋實用功能改變,特別是不宜參加房改的沿街、沿馬路底層、不成套房屋,普遍改變居住功能,擅自出租成為經營性用房,導致這些歷史建筑被過度改造、裝修,任意占用公用部位、通道等,房屋使用嚴重不當,損壞現象嚴重。
歷史建筑老、舊房屋保護管理資金嚴重缺乏。目前,大連市歷史建筑老、舊房屋同其他房屋一樣,一般依靠政策性租金進行最低水平的保養維修,一些公有房屋住房出租經營時常拖欠租金,部分則將住房出租他人經營,按居住的政策性租金繳納,致使歷史建筑老、舊房屋保護維修資金來源單一,無力解決歷史建筑老、舊房屋的保護修繕經費問題,保護維修資金嚴重不足。
歷史建筑老、舊房屋保護法律體系不健全。部分優秀歷史建筑的保護利用改造,需對居民和單位進行動遷置換。然而,目前尚缺乏統一的拆遷、置換、調劑等安置辦法的政策標準,如果完全采用協議置換辦法實施,動遷置換難度大、成本高,而且難以控制置換、調劑時間。
雜亂無章地搭建、蓋小房,使歷史建筑老、舊房屋周邊區域環境和景觀受到較大破壞。歷史建筑老、舊房屋大多伴隨違章搭建等建筑,這不僅侵占空間,影響歷史建筑街區內的綠化、交通和人流進出,還破壞了歷史建筑的內、外環境。
大連市歷史建筑老、舊房屋產權復雜、類型多樣:既有國家所有的直管公房,也有單位所有的自管公房;既有房改售出的老、舊房屋,也有尚未出售的老、舊公房;既有規定不宜出售的底層、不成套公房,也有私人產權的老、舊房屋。針對這些歷史建筑老、舊房屋的實際狀況,應采取不同的處置方式。
對此類歷史建筑老、舊房屋應本著“以人為本、服務大局、尊重歷史、保護傳統”的原則,充分尊重售后公房安置對象的意愿,采用貨幣化置換或實物產權置換兩種方式。
第一種:貨幣化置換。應合理評估房屋價格,確定房屋產權置換費用,在扣除一定比例的土地收益金后,一次性支付給老、舊房屋安置對象。
第二種:房屋實物置換。按房屋產權置換的形式,在扣除一定比例的土地收益金后,在同類區域可參照原住房面積、戶型、樓層、朝向等予以房屋實物置換。在不同區域可參照不同的土地類別,并參照原住房的各項系數,給以面積等補差。
目前,大連市城區仍有相當部分的公有房屋尚未售出。
第一種:在其他區域沒有住房,目前仍然居住在歷史建筑老、舊公有住房的使用權承租人。此類人群居住合規,按時繳納住房租金,可采取相應的公有住房使用權置換的方式,由政府提供政策性租賃住房或公租房予以置換安置。對不同區域的住房使用權承租權置換,可給以一定的優惠補償。
第二種:對其他區域有住房,目前仍居住在歷史建筑老、舊公有住房的使用權承租人或雖沒有居住于此,但仍按規定按時繳納住房租金的人群,可采取一次性貨幣化置換方式。
歷史建筑老、舊房屋使用權承租人擅自轉租、轉借、轉讓、交換公有住房承租權,且沒有正常繳納房屋租金或協議租金,經房管單位多次規勸無效,則可按照《大連市城市公有房屋管理規定》,收回公有住房承租權,還原歷史建筑老、舊房屋的本來功能。
目前,大連市規定,底層或不成套公有住房暫不出售,一些沿街、沿馬路的底層歷史建筑公有住房承租人沒有經房管單位審批,擅自改變公有住房居住使用用途,自行或出租進行商業經營活動,常年不繳納房屋協議租金。對此類房屋,可按照《大連市城市公有房屋管理規定》,在約談、教育、疏解、整治的基礎上,使其補辦改變房屋用途的手續,并一次性補交所欠房租或經營性協議租金;對拒不整改,無視法律法規的“問題戶”,可通過啟動司法程序尋求法律途徑解決,收回公有住房承租權,還原歷史建筑老房屋的本來面貌。
一些歷史建筑老、舊公房使用權承租人為擴大使用面積,改變房屋內外結構、外立面墻體,甚至深挖地下空間,公共走廊搭建小屋,在底層房屋加搭建筑物等。對此類現象,按照公房管理規定,應予以糾正,恢復老、舊房屋原貌。對堅持不予糾正的,可會同相關執法部門強化糾正。對于承租人另有住房而不在此居住的情況,可收回公有房屋使用權以恢復歷史建筑老、舊房屋的原有結構和風貌。
對一些產權由私人擁有的歷史建筑老房屋,應在充分征求房屋產權人意愿的基礎上,實行自愿置換,可采取兩種方式:
第一種:按照房屋市場價格統一實行貨幣化置換收回。
第二種:若房屋產權人不愿置換,可同房屋產權人簽訂協議,明確權、責、利,保留房屋和原有建筑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