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耿崇桑
紙質檔案作為原始憑證,具有不可再生性,在開展利用服務時,總是提供原件,容易破損,影響檔案的壽命。以編寫檔案史料的方式提供利用,可以避免檔案原件的重復使用,減少磨損,從而延長檔案的壽命,也能使這些資料長久保存,便于后人利用。
科學決策需要匯集各種真實的統計數字、文件匯編、資料等。在領導決策前,檔案部門根據領導意圖,查找有關的歷史數據和文件材料,并加工處理、編輯,可以為領導決策提供依據,促進領導決策民主化和科學化。
房地產檔案作為房產交易、房屋拆遷、舊區改造、公房管理、私房落政、保障性住房申請等各項業務活動的真實記錄,直接關系到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是民生檔案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房地產檔案行政部門,要著眼于人民群眾關心、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開展檔案編研工作,化被動公開為主動公開,充分發揮房地產檔案在維護群眾利益、解決民生問題中的重要作用。
房地產建設、經營管理第一線的企業對房地產檔案信息有著更為迫切的需要。單一的某一份房地產檔案可能提供的信息是有限的,但是某個時期的全部房地產檔案,其所呈現的信息量是巨大的。一個時期的房地產檔案能夠直接反映當時當地房地產業發展甚至是該地區經濟發展的具體情況,能夠為政府、企業的經濟決策,提供參考和憑證。
房地產檔案具有濃厚的地域局限性。一個地區的房地產檔案直接反應的是本地的經濟發展和房地產業的發展情況。房地產檔案是在歷史長河中遺留下來的珍寶,能夠真實地反映不同歷史時期生產力發展的程度,折射出這個歷史時期的社會、經濟、政治、文化的發展狀況。“盛世修志”,存史、資政、教化。編史修志是檔案編研的重要工作內容,屬于深度編研的層次,通過編史修志,可以最大限度地挖掘檔案的歷史價值。

近年來,在國家明確要求加大檔案開發力度,把“死檔案”變成“活信息”、把“檔案庫”變成“思想庫”的背景下,越來越多的房地產檔案管理部門開始重視檔案編研工作,并取得了一些編研成果。如,江蘇省無錫市房屋產權監理處、無錫市房地產檔案館以館藏檔案為基礎、以名人故居歷史演變為主線,于2009年10月開始編寫,歷時一年半,完成《無錫市名人故居》一書。又如,上海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檔案管理中心積極發揮館藏檔案豐富的優勢,把志書編修工作與檔案編研工作相結合,利用豐富的檔案資源以及編研《上海道契》、《歷史保護建筑》等的經驗,開展《房地產志》編纂工作。
盡管一些地區的房地產檔案館在檔案編研工作上的表現可圈可點,但就全國范圍而言,房地產檔案編研工作呈現出顯著的地域差異,還存在著各種問題,其主要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1.編研工作理念陳舊,甚至編研職能虛設。例如一些單位編研觀念陳舊,在檔案利用上重被動利用,輕主動利用。即使進行了一些編研工作,也多是簡單的資料匯編,缺乏深度編研成果。有些城市或地區的房地產檔案管理部門是房地產交易中心的下屬單位,或者承擔著大量的房地產登記檔案的查詢和利用工作,缺乏人手,大量的房地產登記檔案查詢使工作人員沒有多余的精力開展檔案編研,造成編研職能虛設。
2.創新意識不足,編研選題和研究方法沒有與時俱進。檔案編研是一項工作量大且系統的工作,需要經歷前期調研,確立編研工作選題,收集素材,辨別材料真偽,對材料進行加工提煉,編撰成文、校對勘誤、形成定稿等諸多步驟。在這一系列步驟中,前期調研和確立選題非常重要,它們決定了檔案編研的方向。時代在發展,檔案編研選題需要不斷創新,研究方法也需要不斷與時俱進。
3.缺乏部門間的溝通交流與合作,影響了編研成果的質量。房地產檔案編研工作往往被作為一個部門或科室的工作,與單位的其他部門缺乏合作,大大降低了檔案編研部門的價值。同時,在編研過程中,部分檔案編研所需要的材料本單位沒有,而檔案編研工作人員沒有前往外單位借閱相關檔案資料,沒有根據實際情況去作記錄,導致編研成果真實性降低。
4.缺乏高水平的編研人員。房地產檔案編研是一項專業性較強的工作,檔案工作人員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著編研成果的優劣和檔案潛在價值的發揮。一般而言,區縣級的房地產檔案館由于缺乏專業人才,編寫水平有限,無法很好地開展編研工作。
《上海市檔案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指出,要將“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要求貫串上海檔案工作的全過程和各方面。更新檔案編研觀念以適應現代社會對檔案編研的需求,是檔案編研實踐發展的要求。房地產檔案管理部門要轉變檔案編研理念,走開放式社會化的編研之路。在開展房地產檔案編研工作的過程中,要做到謀定而后動,提前做好本部門房地產檔案編研的總體規劃,提高檔案編研的自覺性,主動挖掘房地產檔案的利用價值。在實際工作中,要做好檔案編研的工作規劃,房地產檔案部門必須熟悉館藏檔案資源,對其作出科學評估,綜合各類因素后合理作出編研工作的總體規劃,確定大致的編研方向、編研類型等,并作好短期和長期的規劃,為后續的工作打好基礎。
房地產檔案編研要根據館藏檔案的實際情況,結合時代背景、行業特點、地域特點,開展編研工作,使研究成果具有時代性、專業性以及地方特色。在檔案編研選題上既要有所創意,又要注重實用,既要不囿于習慣性的模式,在選題的創新上作一些探索,又要堅持“注重實際,貼近現實,立足實用,講求實效”的選題原則,堅持以編為主、研究為輔的方針,盡量避免選題過大、過深的做法。同時,要注重與時俱進,注重研究方法和手段的更新,不斷提高檔案編研的信息化、科學化水平。傳統檔案編研有許多缺陷,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計算機應用的普及,網絡信息資源的共享,檔案編研信息化水平在不斷提高。此外,創新房地產檔案編研模式,還要不斷探索檔案編研的新路徑,拓展房地產檔案編研成果展示途徑。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聲像檔案在滿足社會需求方面發揮了直觀優勢,“讀圖時代”大眾傳媒的需要使檔案編研的新形式不斷出現,史志類、畫冊類、匯編類檔案的編研手段能夠較好地貼近社會需求。
在房地產檔案編研工作開展中,加強與其他部門、其他檔案館的交流與合作,可以更好地整合檔案資源,充分利用各方優勢,彌補一些專題編研資料不足的缺陷,實現科學合理的課題組合。任何信息資源都有它的不完整性、不系統性和不準確性。檔案編研涉及內容和領域廣泛,在現有館藏資源可能難以滿足編研課題需要的情況下,需館外資料及時補充,即需要按照“檔案不足資料補,館內不足館外補”的編研工作方針進行編研。同時,在編研過程中,要采取“內部發掘與社會調查相結合”的方法,不局限于館藏,在依托和立足館藏檔案的同時,適度吸納社會文化資料作為補充,走開放式社會化的編研之路,以求編出更完整更系統的文化產品。例如,可以通過與高校、科研院所、專家學者一起交流探討合作,開展課題研究,挖掘房地產檔案的歷史文化價值,傳播檔案文化。
檔案編研工作人員不僅要具備基本的檔案編研工作知識、房地產專業知識,還要具備一定的研究能力、分析能力以及決策能力。在人才隊伍建設中,一方面要加大人才引進力度和培養力度,加強對工作人員的培訓以提高其工作覺悟,引導其不斷關注本行業的最新動態,完善知識體系,適應新時期房地產檔案編研工作的發展,另一方面,可以借助外力提高編研質量,即根據擬定的編研主題,邀請相關的專家參與到編研工作中,巧妙地利用外力,提高編研成果的質量和層次。例如,有些單位在房地產檔案編研工作中,采取“內舉外聘”的做法:“內舉”即充分發揮館內人員的專業特長,讓其擔任編研課題的負責人,參與編研的謀劃工作;“外聘”即聘請有深厚文字功底和地方歷史文化知識的退休專家、老同志來擔任編研的具體工作,同時,外聘老專家還可以指導本單位的檔案編研人員,使其盡快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