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志瑩,李曉清
(江蘇省宏觀經濟研究院,江蘇 南京 210013)
“十三五”時期,拉薩市將以實現經濟跨越式發展、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目標,充分發揮區位優勢和資源優勢,將高原特色農牧業、藏毯、藏醫藥、水資源產品、民族手工業等具有西藏特色的產業作為培育重點,積極發展凈土健康產業、旅游文化產業等新興重點產業,加快推進超常規跨越式發展。同時,推進對外開放是拉薩市經濟社會發展全面提升的重要途徑。但由于特殊的地理區位和自然條件,以及落后的基礎設施、較高的綜合成本等因素,制約著拉薩對外開放的發展。而且,產業發展受環保、物流因素制約發展相對落后,產品品種比較單一,存在產品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低、抗市場風險能力弱的問題,對外開放對拉薩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能力不強[1]。
“十三五”期間,國家一系列發展方略為經濟轉型升級、擴大對外開放帶來了發展機遇,拉薩作為西藏自治區的首府城市,對南亞區位優勢明顯,戰略地位突出,是國家重要的安全和生態屏障,應該積極利用自身比較優勢,大力推動拉薩對外開放發展。
相對于我國沿海地區對外開放,拉薩屬于內陸地區,推進對外開放應包括對國外市場開放與對內地市場開放。本節我們引入“開放度”評價指標體系,通過數據和實證來分析拉薩目前對外開放的發展程度。
通過對相關文獻的梳理和總結,陳樸(2015)提出分析開放度是考察要素流動的活躍程度,同時給出的相關指標符合本文的要求[2]。因此,通過對數據可得性和可比較性綜合考量的基礎上,本文選取了國外開放、國內開放及旅游開放三個反映要素流動的指標,來比較分析拉薩與其他地區的開放度。這些指標的具體內容和計算方法如表1所示。
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對拉薩對外開放發展程度進行測算。主成分分析是一種實用的多元統計分析方法,研究如何通過少數幾個主成分來揭示多個變量間的內部關系,該方法適合于上述指標體系的測算。

表1 開放度評價指標
為便于測度和比較,我們選取了黑龍江哈爾濱、新疆烏魯木齊、云南昆明、廣西南寧、寧夏銀川等延邊和民族省份的省會(首府)與拉薩進行對比分析。根據各市公布的《統計年鑒》(2016),我們整理并計算出相應的指標數據(見表2)。

表2 六個省會市的開放度數據指標值
我們采用SPSS軟件對以上數據進行主成分分析法處理,得到以下分析結果。
1.特征值和方差解釋比例。從表3可以看出,前三個主成分的累計方差貢獻比例為97.04%,超過了通常認定的閥值85%,說明前三個主成分基本包含了5個指標的信息,可以用這三個主成分進行效益評價。其中第一主成分(P1)的方差貢獻比例達到45.43%,其在3個主成分中居主導作用,第二主成分(P2)的方差貢獻比例為29.12%,第三主成分(P3)的方差貢獻比例為22.49%。

表3 開放度指標體系主成分分析特征值及解釋方差比
2.主成分載荷矩陣。從表4可以看出,第一主成分P1在外貿依存度、外資投資比重、內資投資比重上有較大的載荷系數,這3個指標對開放度的綜合評價得分有較大影響;第二主成分P2在內貿依存度、旅游開放度上有較大載荷系數,這2個指標對開放度的影響略小于上述3個指標。

表4 開放度指標體系主成分分析三個因子載荷系數
3.主成分得分。根據SPSS得出的因子得分,計算主成分得分,可以得到開放度指標體系三個主成分的得分,再把三個主成分的得分按照各自的方差貢獻比例加權加總,即可得到六個省會市的開放度指標體系綜合評價的得分。得分情況如表5所示。

表5 六個省會市的開放度指標體系綜合得分
根據上述計算結果,可以看出,綜合得分為正數的只有云南昆明,其外貿和外資水平顯著高于其他省會市,較大程度上決定了其開放度指數的排名。其他5市得分均為負數,說明他們的開放度水平都在平均線以下。拉薩市雖然外資統計數據為零,且外貿依存度不高,但得益于內資投資比重和旅游開放度兩項指標領先其他市,所以綜合得分雖然為負數,但仍排在第2位。進一步分析可以發現,由于拉薩地區生產總值和固定資產投資總額絕對值都不高,而且國家扶持資金支持的力度大,所以幾個衡量開放度的比重指標值均不遜于其他省會市,如果單純比較外貿、外資和國際旅游的絕對值,拉薩并無優勢。而新疆烏魯木齊、廣西南寧兩市雖然開放度得分比拉薩低,但差距并不大,可以說三個市的開放度在同一水平線上。
2015年3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務部聯合發布《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其中“推進西藏與尼泊爾等國家邊境貿易和旅游文化合作”的發展要求被明確提出[3]。因而,西藏將必須以更加開放的理念,推動與邊境國家開展西藏特色產業的經貿洽談與合作,不斷拓展對內與對外的開放合作和文化交流。拉薩市也要緊緊抓住國家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重大戰略機遇,以擴大與深化對內對外開放合作推動拉薩經濟社會發展,充分發揮拉薩作為面向南亞“中心城市”的作用,并以此為橋梁推進國內市場與尼泊爾等南亞國家經濟體系深度融合,從而發揮拉薩市在我國對外開放新格局中的戰略作用。
2015年8月,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談會明確提出“把西藏打造成為我國面向南亞開放的重要通道”[4]。建設南亞大通道,打造面向南亞、連接內地的公路、鐵路、航空等綜合通道,通過西藏聯通印度、尼泊爾、不丹、緬甸等國,尤其依托陸路通道直接連接南亞最大經濟體印度,進一步延伸至南亞次大陸區域,對接孟中印緬經濟走廊和中巴經濟走廊,實現對南亞的多通道開放,是西藏以及內地市場與南亞國家開展更廣泛合作的重要基礎。西藏面向南亞開放進程中將要重點圍繞拉薩這一中心城市,打造具有區域帶動作用、產業組織作用和要素吸引能力的中心功能,通過引導通道經濟資源要素在中心城市的集聚,是拉薩發展樞紐經濟、推進經濟和產業跨越式發展的重要機遇。
圍繞拉薩對內對外開放和南亞大通道建設,要將拉薩打造成為對南亞開發開放的綜合樞紐、總部經濟、金融服務、科技創新中心。建設自治區級外貿示范基地,整合農牧區西藏特色商品資源,以西藏國家地理標志產品、西藏非物質文化遺產為基礎,培育龍頭企業和品牌產品,將特色產業優勢轉化為品牌優勢和市場優勢。建設航空保稅物流園區,形成輻射南亞的貨物集散地,帶動西藏自治區航空貨運的發展。建設南亞商品商貿中心,面向游客和本地居民銷售南亞特色商品,擴大民族手工藝品、生活用品、特色食品、特色裝飾品等南亞產品的進口,促進進出口貿易同步發展。以南亞商品商貿城為載體,以南亞進口特色商品為客體,擴大旅游收入來源,增強城市旅游吸引力。
拉薩要緊扣“一帶一路”建設重要機遇,加快推動健康凈土產業提檔升級。重點發展藏藥材產業,進一步優化資源配置,提升藏藥材原料產業化、規模化生產水平。利用拉薩中心城市的科技研發能力,建立產業鏈追溯體系,推動藏藥產品的標準化生產和國際市場認可。發掘藥品流通企業的市場開拓能力,利用廣泛的南亞合作交流平臺,推動與南亞國家藏藥產品的生產、推廣合作。培育一批生產規模大、技術裝備先進、資源綜合開發利用水平高的外貿龍頭企業,以民族特色產品如藏毯、手工藝品等為依托,推動外貿特色產業向特色化、規模化、鏈條化方向發展,推動資源優勢向產業優勢轉變。
拉薩推進對外開放,要以“一帶一路”戰略為契機,加強互聯互通項目建設,著重解決交通、能源、信息等制約開放發展的基礎設施建設,不斷擴大推進對外開放與合作的基礎支撐。構建航空、鐵路、公路相互協調互補,以拉薩市為中心樞紐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構建拉薩在對南亞和我國西部地區開放發展中的重要戰略地位。推進交通物流快速發展,提高運輸裝備能力和信息化水平,建立交通運輸監測平臺、交通基礎信息聯網與服務體系、交通調度與應急指揮中心,提高交通運輸綜合效率。圍繞推進對外開放發展進程,以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信息技術為載體,打造服務于對外開放與合作的新一代信息系統。推進農牧業信息化和智能化,在農牧生產、管理、經營的全周期運轉環節運用信息技術與智能技術,特別是推行農牧業種養的智能化管理。推進工業和服務業信息化,建立網站、微網站、自媒體等服務平臺,促進特色產業對外合作與發展。積極發展以信息采集、處理和創新為主的信息挖潛、商業分析等大數據服務,促進信息化消費與貿易。
拉薩推進對外開放,要加快公共服務平臺建設,承載金融服務、商務服務、貿易促進、援助合作、信息網絡等公益性和公共服務功能,提供專業化的對外開放綜合服務,幫助企業搶抓“一帶一路”機遇,拓展和經營海外市場。鼓勵創業投資機構和產業投資基金投資基地產業項目,支持信用擔保機構的基地企業提供貸款擔保,支持知識產權質押貸款。打造多元化金融平臺,積極推動拉薩金融機構與國際金融合作。加快發展跨境電子商務,把拉薩建設成特色產品南亞商品商貿現代物流中心,全力打造面向南亞的重要流通節點城市。充分發揮“雪頓節”、“藏博會”品牌效應,搭建異域特色產品銷售平臺,著力把信譽好、實力強的國內外知名大企業、大集團引進來。加強援助戰略合作平臺建設,支持拉薩各園區在北京、江蘇發展飛地經濟,鼓勵北京、江蘇與拉薩共建產業合作示范園區,重點在京津冀、長三角區域培育拉薩產品市場。加快電子信息網絡平臺建設,利用信息網絡技術對周邊貿易信息進行搜集,幫助企業更快速地了解開放型經濟所涉及的國際國內相關情報,通過大數據與外貿平臺交易數據的有效對接,幫助企業整合開放型經濟信息流、資金流、物流,提升企業對大數據信息的獲取、加工和分析能力,更敏銳、迅捷地把握商機,充分利用平臺提供的信息和數據資源開發國際市場,做大出口外貿交易規模。
人才是發展對外開放的重要推動力,但由于拉薩居民以農村人口和藏族人口為主,大多缺少與對外開放相關的知識結構和教育背景,勞動力素質不高,這是拉薩市推進開放的一個重要瓶頸。因此,通過培養人才、引進人才、留住人才的能力建設,壯大對外開放人才隊伍。建立政、企、校三方聯動機制,大力發展職業教育,有針對性地培養具有開放意識、英語過硬的外貿型人才。建設面向開放的培訓學校,以國際化方式和經驗進行教育管理,為拉薩對外開放培養專業型的知識人才和技術人才。政府要制定各種優惠政策引進外貿型人才,要重視那些既精通產業知識,又熟悉國際貿易法規知識,具有對外談判能力和交涉能力的高端人才的引進。將開放型人才納入拉薩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布局,建立健全各種人才激勵機制,改善用人環境,重視人才的作用。建立人才服務體系,切實為各類人才提供高效、優質的人事公共服務,構建以人才大市場為核心的全方位功能開發的多元化服務系統。
拉薩推進對外開放,要匯聚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必須打造適合開放發展綜合環境,按照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的“軟環境”標準,營造良好的市場環境,建立內外協調溝通機制,同時不斷加強對外文化交流。健全和完善支撐對外開放發展的功能區,營造有利于開放發展的市場環境。加強服務外貿企業水平,在提高外貿發展硬環境的同時優化開放貿易軟環境,著力解決外貿企業面臨的融資困難、轉型升級瓶頸等實際問題,堅持在市場化調節下,進一步整合優勢資源,提高資源利用率,形成產業集聚。對外構建與南亞國家多領域、多形式的政府間協調推進機制,進一步增強相互信任,與南亞國家政府在產業和貿易發展方面進行政策對接,為推進合作共贏進行協商和溝通。打造“凈土拉薩、幸福拉薩、美麗拉薩”等文化產業知名品牌,開展與南亞國家文化交流,推動拉薩文化產品走向國際市場。主動搭建對外文化交流平臺,支持社會團體和民間組織開展民間交流。加強拉薩與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友好城市交往合作,積極開展宗教、文化、藝術交流,實施友好合作項目。
[1]周曉陽.“一帶一路”戰略背景下西藏沿邊開放政策調整研究[D].西藏大學,2016.
[2]陳樸,2015.西藏開放型經濟發展水平研究[J].西藏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86-97.
[3]趙書彬.擁抱“一帶一路”融入開放戰略大格局[N].西藏日報,2015-10-16.
[4]圖登克珠,2017.“一帶一路”背景下西藏建設面向南亞開放重要通道的戰略選擇[J].西藏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