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濤
東營市河口區人民醫院婦產科,山東東營 257200
妊娠是導致女性盆底功能障礙的主要因素,這主要由于女性在妊娠期時因激素、松弛素的變化,也就使得產婦骨盆關節軟化、腹壁松軟、產道松弛,嚴重影響了產婦產后的生活質量。因此,產婦產后必需采用有效的措施來預防出現盆地功能障礙[1-2]。近年來,產后盆底康復的治療已經發展越來越成熟,對促進產婦盆底功能的恢復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該院2015年5月—2016年10月在130例產婦產后康復中進行電刺激生物反饋治療,現報道如下。
選取該院婦產科收治的130例產后盆地功能障礙的產婦為研究對象,依隨機原則分組并用不同療法展開治療,即觀察組(65例,電刺激+生物反饋治療)和對照組(65例,常規盆底肌功能訓練)。觀察組65例病例中年齡最小22歲,最大 36歲,均值(29.12±4.52)歲。對照組65例中年齡最小21歲,最大35歲,均值(29.15±5.74)歲,2組病例信息比對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所有產婦治療前均進行盆地肌功能測試。之后對照組產婦進行盆地肌訓練恢復盆地肌功能;觀察組產婦在盆地肌訓練的基礎上進行電刺激聯合生物反饋治療恢復盆地肌功能。
對照組:醫護人員根據產婦具體的身體狀況幫助產婦進行盆地肌功能的恢復訓練。產婦吸氣時要持續收縮盆地肌5~10 s做提肛運動,反復進行收縮15次,這樣的運動訓練每天要進行4~8次,持續進行12周。訓練時要注意把握好收縮、放松的節律,才能使盆底肌更加快速的增強[3]。
觀察組:使用醫院的生物反饋神經功能重建治療儀治療,進行治療前產婦要排空大小便。治療時醫護人員幫助產婦取仰臥位,先將陰道電極放置于產婦陰道內,通過產婦陰道內的電極收集生物反饋的電流,電流強度開始為0 mA,逐漸增強,直至產婦有刺激的感覺而又無痛感(20~40 mA)為準,持續這個電流強度20 min,每周進行2次。治療結束后醫護人員根據產婦生物反饋的信息,知道產婦進行收縮盆地訓練。訓練時也可將不同重量的盆地康復器放置于產婦陰道內,讓產婦夾緊進行陰道收縮的夾住訓練,增強產婦的陰道收縮力,每次進行20 min,每周進行2次。刺激與反饋治療要交替進行,持續進行12周[4-6]。
評定產婦盆地Ⅰ類纖維和Ⅱ類纖維肌力的變化[7]:Ⅰ級:肌力收縮的持續時間>1 s;Ⅱ級:肌力收縮的持續時間>2 s;Ⅲ級:肌力收縮的持續時間>3 s;Ⅳ級:肌力收縮的持續時間>4 s;Ⅴ級:肌力收縮的持續時間>5 s。
所有產婦的的數據用SPSS 22.0統計學軟件展開分析,并且分別以例數(n)、(x±s)表示與計量資料,展開對比分別采用t/χ2來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產婦治療前盆地的肌力狀況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P>0.05);治療后產婦盆地肌力由原來Ⅰ級22例、Ⅱ級14例、Ⅲ級12例、Ⅳ級10例、Ⅴ級7例增強至Ⅰ級3例、Ⅱ級9例、Ⅲ級9例、Ⅳ級18例、Ⅴ級26例,對比對照組產婦的盆地肌力由原來的Ⅰ級22例、Ⅱ級13例、Ⅲ級13例、Ⅳ級9例、Ⅴ級8例增強至Ⅰ級17例、Ⅱ級11例、Ⅲ級10例、Ⅳ級13例、Ⅴ級10例要明顯增強的多(P<0.05);兩組產婦治療后的盆地肌力狀況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表1 2組患者治療前后盆地肌力級別比較
盆底肌在維產婦陰持道的緊縮度、盆底結構、盆腔器官的位置,維護產婦尿道括約肌、直腸括約肌的正常功能有著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分娩時產婦的盆底肌很容易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傷,產婦盆底肌肉損傷后造成的盆底肌肉松弛很容易引起尿失禁,也會導致患者子宮后傾、脫垂、性生活不和諧等問題[8]。研究結果顯示,兩組產婦治療前盆地的肌力狀況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產婦盆地肌力由原來Ⅰ級22例、Ⅱ級14例、Ⅲ級12例、Ⅳ級10例、Ⅴ級7例增強至Ⅰ級3例、Ⅱ級9例、Ⅲ級9例、Ⅳ級18例、Ⅴ級26例,對比對照組產婦的盆地肌力由原來的Ⅰ級22例、Ⅱ級13例、Ⅲ級13例、Ⅳ級9例、Ⅴ級8例增強至Ⅰ級17例、Ⅱ級11例、Ⅲ級10例、Ⅳ級13例、Ⅴ級10例要明顯增強的多(P<0.05);兩組產婦治療后的盆地肌力狀況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電刺激生物反饋可有效提高產婦的盆地肌肉纖維的收縮力,增加收縮時間,改善了產婦的盆底肌力狀況,促進了產婦產后盆底康復,值得推廣運用。
[1]覃惠萍.產后存在盆底功能障礙的產婦進行盆底生物反饋電刺激康復治療的效果探討[J].當代醫藥論叢,2017,15(2):68-69.
[2]盧楚紅,謝健,黃秋麗,等.生物反饋電刺激以及盆底肌鍛煉應用于妊娠產婦產后盆底功能康復中的臨床效果[J].數理醫藥學雜志,2016,29(6):835-836.
[3]阿依米拉·艾山江,米熱古麗·阿克木江.生物反饋電刺激結合盆底肌訓練治療對初產婦產后盆底肌功能康復的效果及安全性評價[J].中國性科學,2015(12):82-84.
[4]梁曉麗,譚燕萍,譚健坤,等.電刺激生物反饋療法和家庭康復器訓練對產后女性盆底肌功能康復療效的對比觀察[J].醫學信息,2016,29(36):305-305.
[5]李博,胡少娜,邱彩霞.生物反饋聯合電刺激康復在增強盆底肌肉肌力及提高陰道緊縮度中的意義[J].實用中西醫結合臨床,2016,16(12):45-46.
[6]呂嵐,賴慧超,邱勝鳳,等.盆底生物反饋及電刺激療法聯合陰道啞鈴訓練在盆底康復治療中的應用[J].江西醫藥,2016,51(8):803-805.
[7]梁旭瓊.生物反饋、電刺激聯合盆底肌肉訓練在產后盆底康復中的應用[J].中國保健營養,2016,26(13):432-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