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建玲,林海玲
青島市市北區人民醫院內科,山東青島 266011
腦卒中作為急性腦血管疾病的一種,又稱 “中風”,臨床上的致殘率、發病率和病死率都非常高,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程度的加重與人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該病的發病率越來越高,進而給患者、家屬和社會都造成嚴重的威脅。隨著臨床醫學水平的顯著提高,規范化康復治療應運而生,且在應用過程中深受歡迎,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患者殘障的有效減輕,促進生活質量的顯著提高[1]。該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觀察規范化康復治療腦卒中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選取了2014年6月—2017年6月于該院就診的90例腦卒中患者,以其作為分析對象,其中觀察組進行規范化康復治療,在臨床上取得較為理想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選擇該院收治的90例腦卒中患者,作為該次的研究對象,現根據入院編號將全部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兩組,每組患者45例,患者臨床上的病癥主要有腦梗死、腦出血。觀察組男26例、女19例,年齡年齡49~69歲,平均年齡(58.2±9.1)歲;對照組男 28例、女 17例,年齡50~70歲,平均年齡(60.1±9.6)歲。全部患者的一般資料經過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
對照組給予常規藥物治療,即20%甘露醇針、奧拉西坦注射液、0.5 mg甲鈷胺注射液;針對腦梗塞需要給于活血化淤的藥物靜滴。上述藥物中甘露醇的具體用量需要以患者的實際病情為依據進行恰當的調整,其他藥物的使用需要嚴格的按照說明書。觀察組在此基礎上給予規范化康復治療,具體治療措施如下:①規范化康復訓練:患者在應用藥物治療的基礎上若病情沒有出現很大的進展,待其各項生命體征漸趨平穩以后便可以進行康復訓練。在完成評定以后,康復訓練需要借助治療師的Bobat療法與運動再學習方法,具體操作需要嚴格按照擺放肢體,床上、站位和坐位的平衡訓練,上下樓梯、步行和日常生活活動的訓練等。早期康復訓練可以在床邊完成,每次控制在半個小時,每天1次,患者家屬本著循序漸進的原則指導并幫助患者完成訓練;期間為防止患者過度勞累,不可以過長的訓練且用力要適中,針對不能耐受訓練的則需要及時暫停[2]。②針劑和中頻電治療:針對腦卒中癥狀特點的不同來選取相應的穴位進行針灸,如風市、合谷和曲池等;中頻電治療主要將在患側肌肉的起止點處分別峰值電極,電流強度的標準以患者的耐受力和引起肌肉收縮為主;2種方法,每次治療時間均控制在20 min,1次/d,1個療程共計10 d。
采用臨床神經功能缺損程度評分對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進行客觀評價[3]。評價標準:基本痊愈:功能缺損評分降低91%~100%;顯效,降低46%~90%;有效,降低18%~45%;無效:降低17%及其以下,或惡化(增加18%以上)。
采用SPSS 22.0統計學軟件分析數據,計數資料取[n(%)]表示,采用 χ2檢驗,計量資料取平均值±標準差(s),組間對比取 t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5.56%,對照組總有效率為62.22%,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如下表1。

表1 觀察組和對照組患者臨床療效的比較[n(%)]
觀察組治療前后的神經功能評分分別為 (23.12±0.10)分和(9.25±6.57)分,對照組治療前后分別為(22.35±8.60)分和(17.50±8.51)分。 治療前,兩組患者的神經功能評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盡管兩組患者的神經功能均有所改善,但是觀察組的改善幅度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P<0.05)。
臨床上關于腦卒中的藥物治療以減輕腦水腫、改善腦供血、抗氧自由基和保護腦細胞,綜合康復訓練治療作為一種新型的治療方法,利用Bobath技術和運動再學習方法為主的運動療法,借助正確且有效的康復訓練,將有助于形成新的神經通路病灶,以此可以將中樞神經本身所具備的代償作用充分且有效的發揮出來,重組大腦皮質功能[4];針灸有助于腦血流量的增加、腦氧代謝的極大改善和腦神經元凋亡的抑制等,利于修復和再生神經;中頻電治療基于本身的鎮靜作用 ,刺激小、疼痛少,有助于局部血液循環的改善,并且還可以促進活性生物膜通透性的顯著提高,由于植物神經功能的調整,避免肌肉出現萎縮[5]。在該次研究中,觀察組和對照組的總有效率分別為95.56%和62.22%,且經過治療以后觀察組神經功能的改善情況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在治療腦卒中患者的過程中,通過規范化康復治療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進臨床治療效果的顯著增強,促進患者神經功能的顯著改善,值得臨床應用與推廣。
[1]劉詩丹,陳啟波,李榮祝,等.綜合康復訓練治療腦卒中吞咽障礙患者的臨床療效觀察[J].中國康復醫學雜志,2013,28(6):569-573.
[2]周敏.綜合康復訓練治療腦卒中吞咽障礙患者的臨床療效觀察[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7,10(8):95-96.
[3]李鴻娟.胞磷膽堿注射液治療早期腦卒中偏癱患者的臨床療效觀察[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6,10(10):119-120.
[4]劉須峰.丹參酮ⅡA治療67例缺血性腦卒中患者的臨床療效觀察[J].社區醫學雜志,2014,12(6):50-51.
[5]張延彪.自制中風湯劑治療腦卒中患者恢復期的臨床療效觀察[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5,15(17):124-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