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琳
赤峰學院附屬醫院呼吸科,內蒙古赤峰 024000
慢阻肺(COPD)可以預防并加以治療,具有明顯的氣流受限特征,呈進行性發展,和氣道有害氣體、顆粒異常炎癥反應相關[1]。康復治療主要針對的是COPD患者、家庭的鍛煉教育項目,可以改善患者癥狀并提高生活質量、控制疾病加重頻率[2]。因此,于2015年3月—2017年3月該文就院外肺康復訓練對COPD患者的影響價值進行分析,現報道如下。
實驗對象均為穩定期COPD患者,均符合COPD診斷標準,排除合并惡性腫瘤以及嚴重臟器病變患者,病例選擇時間為2015年3月—2017年3月,總計60例。其中,男性患者42例,女性患者18例;患者年齡最大76歲、年齡最小42歲,年齡均值(60.50±6.50)歲。患者及家屬知曉此次實驗研究方案,且簽署同意書自愿配合。
①疾病健康教育與管理。護理人員向患者及家屬進行COPD基本知識普及,告知戒煙以及合理肺康復鍛煉實施的積極意義,指導患者預防并治療COPD以及吸入平喘藥物的方法,另外就藥物可能造成的不良反應加以說明,幫患者做好心理準備工作。同時,做好房間衛生清潔以及通風、維持相對溫度濕度,達到預防感染的目的。②針對患者具體情況指導肺康復操。安排經過專業培訓的護師以及呼吸治療師、技師組建康復鍛煉小組。綜合患者肺功能情況以及6 min步行距離、CAT(慢阻肺評估測試)等情況后制定符合患者病情需求的康復鍛煉方案,且做好初次康復鍛煉指導。上肢啞鈴運動—合理選擇啞鈴(0.5~1 kg左右),指導患者完成啞鈴手舉以及聳肩等伸展、屈曲運動,每個動作進行25次左右。下肢彈力繃帶運動—彈力繃帶纏繞雙腿并選擇患者合適的彈力,根據光盤指導患者運動,每個動作進行25次左右。同時,根據患者喜好、身體情況安排并指導其完成游泳、太極拳等全身鍛煉。另外,安排患者完成腹式呼吸、縮唇式呼吸。康復訓練每周控制在2~3次為宜,時間控制在25 min左右,為了保證患者康復鍛煉的效果,將肺康復鍛煉光盤發放給每一位患者便于其家中鍛煉,并以周為單位對患者鍛煉情況進行電話回訪,回訪中告知患者相關注意事項,并對患者進行鼓勵。③家庭氧療宣教。長期氧療可以強化患者組織供氧能力、改善呼吸障礙,提高患者生活質量。護理人員指導患者選擇濕化液、吸氧方法,調節吸氧流量、時間,以 1~2 L/min、>15 h為宜。另外,叮囑家屬氧療期間要觀察患者的精神狀態,一旦發生面色潮紅、汗多等呼吸抑制、二氧化碳潴留表現及時送醫治療。④飲食指導。COPD患者需遵循少食多餐的原則,飲食上以低糖、高蛋白以及纖維素類食物為主,確保日均飲水量。另外,指導患者正確的咳嗽、排痰方法。⑤心理護理。護理人員和患者溝通期間告知其積極情緒對疾病治療的積極意義,在了解患者心理需求的基礎上做好患者心理疏導,維持患者康復鍛煉期間的心理狀態。
對60例穩定期COPD患者進行為期6個月的院外肺康復訓練,記錄COPD患者6 min步行距離、肺功能(FEV1/FVC、FEV1值)情況、CAT問卷評分以及生活質量評分(參考 SF-36)[3]。
使用SPSS 18.0統計學軟件完成COPD患者實驗結果統計學處理。計量資料以(s)形式展開,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60例COPD患者院外康復鍛煉前后生活質量評分結果見表1。經統計學計算,鍛煉后各項生活質量指標評分明顯高于鍛煉前(P<0.05)。
表1 COPD患者院外康復鍛煉前后生活質量評分對比[(s),分]

表1 COPD患者院外康復鍛煉前后生活質量評分對比[(s),分]
觀察項目 鍛煉前 鍛煉后t P軀體功能軀體角色機體疼痛一般健康狀況生命力社會功能情感角色心理健康42.5±2.5 41.6±3.0 55.8±5.6 45.8±5.0 43.3±5.5 56.5±6.0 58.5±5.6 62.5±5.0 79.0±2.5 71.8±4.0 84.3±5.6 52.5±5.3 53.5±5.6 67.5±5.5 64.3±5.5 69.0±5.3 79.967 4 46.785 6 27.875 1 7.122 6 10.065 8 10.468 2 5.723 7 6.910 0 0.000 0 0.000 0 0.000 0 0.000 0 0.000 0 0.000 0 0.000 0 0.000 0
康復鍛煉前后COPD患者肺功能等相關指標對比結果見表2。經統計學計算,鍛煉后均優于鍛煉前(P<0.05)。
表2 COPD患者院外康復鍛煉前后相關指標對比(s)

表2 COPD患者院外康復鍛煉前后相關指標對比(s)
觀察項目 鍛煉前 鍛煉后t P FEV1/FVC(%)FEV1(%)CAT分值(分)6 min步行距離(m)52.5±5.3 45.5±6.5 21.5±3.0 309.5±95.0 68.0±5.0 52.0±7.0 15.5±3.5 360.0±96.0 16.477 8 5.270 7 10.082 0 2.896 2 0.000 0 0.000 0 0.000 0 0.004 5
COPD屬于慢性氣道疾病,有病情漸進性發展特點,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關于肺康復鍛煉的實施價值多有報道,但是受到醫護工作人員水平、工作安排的影響以及患者自身參與積極性的影響,導致康復鍛煉僅以宣教為主[4]。院外肺康復鍛煉是在組間專業團隊、分析患者綜合情況的基礎上所進行的專業性康復鍛煉,并注重電話隨訪調查和指導,改善了COPD患者的肺功能、6 min步行距離、CAT評分以及生活質量[5]。
綜上所述,院外肺康復鍛煉利于提高COPD患者整體生活質量、改善癥狀,具有實施價值。
[1]王匯,何靜,唐淑慧,等.院外肺康復鍛煉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影響[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6,13(10):155-156.
[2]方平,林梅.社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穩定期的家庭肺康復鍛煉指導[J].中外醫療,2010,29(15):154.
[3]朱迎偉,毛毅敏,孫瑜霞,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院外康復治療的依從性及其療效[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2,32(24):5403-5404.
[4]田銀君,劉前桂,趙黎黎,等.呼吸康復鍛煉對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運動心肺功能的影響[J].國際呼吸雜志,2015,35(13):978-983.
[5]陳靜.呼吸康復鍛煉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飲食保健,2017,4(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