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永杰,武鵬
武安市第一人民醫院藥劑科,河北邯鄲 056300
該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分析注射用血塞通聯合天麻素注射液對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患者的臨床療效,選取了2016年7月—2017年7月于該院就診的60例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患者,觀察組給予血塞通聯合天麻素注射液治療,效果顯著,現報道如下。
選擇該院于2016年7月—2017年7月收治的60例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患者為研究對象,男39例、女21例。現根據入院編號將全部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兩組,每組各有患者30例,觀察組年齡44~75歲,平均年齡(59.6±6.7)歲;對照組年齡 45~75 歲,平均年齡(59.9±6.8)歲。全部患者的臨床資料之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①納入標準:患者的疾病類型主要有高血壓、高血脂、腦動脈硬化以及冠心病;②排除標準:將患有嚴重肝腎功能不全和顱內器質變化的患者排除。
全部患者入院以后立即安排進行常規檢查與治療,對照組給予2~4 mL的舒血寧注射液(批準文號:國藥準字Z13020796),加入250 mL 5%葡萄糖注射液進行稀釋,采用靜脈滴注的方式,1次/d,1個療程15 d。觀察組靜脈注射0.4 g的注射血塞通(批準文號:國藥準字Z20026438)和250 mL 5.0%的葡萄糖注射液[1],1次/d;同時在500 mg的天麻素(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59025)中加入250 mL 5.0%的葡萄糖注射液,靜脈滴注,1次/d,1個療程共15 d。兩組患者在治療期間切記不要使用嚴重影響血流動力學得藥物,在此基礎上針對出現的各種并發癥分別采取有效措施進行對癥處理[2]。
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和血液流變學的變化情況。 療效判定依據:以《中醫病癥診斷療效標準》為依據:顯效:患者很順利的實現痊愈,各項癥狀和指標全部恢復正常;有效:臨床癥狀、特征和指標有所好轉;無效:經過治療患者的病情并未好轉,甚至有惡化的跡象[3]。總有效=顯效+有效。
采用SPSS 22.0統計學軟件分析數據,計數資料取[n(%)]表示,行 χ2檢驗,計量資料取平均值±標準差(s)表示,行 t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總有效率93.33%,對照組總有效率73.33%,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如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的比較[n(%)]
治療前,兩組患者的各項血液流變學指標的變化情況,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的各項指標均改善,且觀察組的改善情況更為明顯,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如下表2。
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在臨床上主要是在刺激作用下所造成的椎動脈痙攣,如動脈硬化、頸椎病致使椎-基底動脈受機械性壓迫等,進而會顯著降低椎-基底動脈管腔狹窄腦血流,該病在臨床上表現為不同程度的惡心、嘔吐、頭暈、眩暈等,且發作較為頻繁,嚴重情況下會誘發短暫性的腦缺血,甚至是腦梗死,臨床上關于該病的治療以腦血管擴張為主[4]。
表2 兩組患者血液流變學變化情況的比較[(s),mPa·s]

表2 兩組患者血液流變學變化情況的比較[(s),mPa·s]
組別 時間 全血粘度 血漿粘度 紅細胞粘度 紅細胞聚焦度觀察組(n=30)對照組(n=30)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前7.56±0.69 5.22±0.60 7.52±0.68 6.48±0.66 1.99±0.55 1.63±0.22 1.92±0.16 1.87±0.39 49.73±4.18 44.32±3.02 48.32±3.04 47.01±4.06 1.86±0.33 1.52±0.17 1.83±0.24 1.59±0.32
盡管,鹽酸倍他司汀注射液對于由內耳眩暈癥、腦動脈硬化、缺血性腦血管疾病及高血壓所造成的耳鳴和眩暈有很好的效果,但是不良不反應多,極易引發頭暈、頭脹、發熱、心悸以及尾部不適等;而注射用血塞通有助于腦血管的擴張,促進外周阻力的顯著下降和腦血容量的增加,有助于改善腦缺血癥狀,且對于血小板的形成具有明顯的抑制作用,能夠促進血液粘稠度的降低和抑制血栓的形成;另外,天麻素注射液有助于血供的增加,可以保護缺血再灌注和腦細胞損傷,促進動脈血管順應性的顯著增加,療效肯定,安全可靠[5]。在該次研究中,觀察組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93.33%vs 73.33%),且經過治療以后觀察組血液流變學的改善情況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在治療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的過程中,注射用血塞通聯合天麻素注射液有助于促進臨床治療效果的顯著增強和血流動力學指標的改善,值得臨床應用與推廣。
[1]甘業賢,陳海峰,胡躍強,等.半夏白術天麻湯加減治療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性眩暈療效Meta分析[J].遼寧中醫藥大學學報,2016,18(4):112-115.
[2]王亞麗,韓敬,曹穎.馬來酸桂哌齊特治療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患者的臨床療效及安全性[J].中國藥物經濟學,2016,11(3):90-91.
[3]汪建平,辛慶鋒.耳針聯合倍他司汀治療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臨床療效回顧性分析[J].中醫臨床研究,2016,8(8):25-27.
[4]孔宇玲.應用倍他司汀聯合銀杏達莫治療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的效果分析[J].當代醫藥論叢,2015,13(3):153-154.
[5]王玲.中西醫結合治療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性眩暈效果觀察[J].中外醫療,2013,32(12):141-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