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玉蒙,韓甜,胡霜凝
鄭州大學附屬洛陽中心醫(yī)院,河南洛陽 471000
糖尿病患者是臨床中的一種常見病及多發(fā)病,有數據顯示我國糖尿病的發(fā)病率呈上升的趨勢,其中有30%的糖尿病患者因為并發(fā)嚴重的下肢動脈閉塞而截肢[1-2]。在臨床中治療糖尿病合并下肢動脈狹窄主要行介入治療,此次研究針對糖尿病合并下肢動脈狹窄閉塞患者行介入治療的護理價值展開討論,現報道如下。
選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該院收治的50例糖尿病合并下肢動脈狹窄閉塞患者作為此次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行介入治療,隨機分為常規(guī)護理組和優(yōu)質護理組。常規(guī)護理組患者25例,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者 11 例,年齡 52~74 歲,平均(63.0±7.2)歲,病程 2~10 年,平均(6.0±1.4)年;優(yōu)質護理組患者25例,男性 15例,女性 10例,年齡 50~74歲,平均(62.0±7.0)歲,病程 2~11 年,平均(6.5±1.6)歲,兩組患者的基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1 常規(guī)護理組 給予該組患者常規(guī)護理。
1.2.2 優(yōu)質護理組 在常規(guī)護理組患者的基礎上給予該組患者優(yōu)質護理。(1)術前護理:①心理護理:由于患者肢體長時間運動、感覺障礙,再加上肢體的疼痛及壞死使患者產生煩躁、抑郁等不良心理情緒。另外介入治療屬于新型的治療方法,費用比較貴,而且遠期的治療效果也是不可預料的,往往患者對治療有較高的期望,對預后也會有擔心的心理。護理人員應與患者做好心理溝通,詳細的向患者講解治療及護理的目的,盡量滿足患者的需求,消除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緒,可以安心的接受治療;②疼痛護理:因患者帶來的疼痛感會使患者干燥煩躁、郁悶等不良心理情緒,過度的不良心理情緒會加重患者的病情。針對疼痛度較輕的患者可以采取頭高腳低或臥位的體位,從而增加下肢血液的灌注;另外也要避免一個體位時間過程,這樣會影響患者的血液循環(huán)。針對疼痛感較強的患者來說應嚴格按醫(yī)囑給予止痛劑;③生活護理:護理人員指導患者食用低脂、低膽固醇、營養(yǎng)成分高的食物,戒煙酒,針對肥胖患者應指導患者減肥、控制體重;④患肢的護理:護理人員應指導患者保護患肢,避免對患肢造成損傷,在患者臨睡前可以使用溫水泡腳,當皮膚出現瘙癢感時不要抓撓患者,應穿著寬松的衣物。針對濕性壞疽患者來說應指導患者使用比例為1:5 000的高錳酸鉀溶液泡腳,使用無菌棉簽吸干后在趾間墊上無菌棉簽,避免趾間皮膚受到擠壓,按醫(yī)囑使用抗生素。(2)術后護理:①體位護理:在術后護理人員應指導患者采取仰臥位,腹股溝穿刺點以砂帶壓迫,時間為6~8 h,壓力以不影響遠端血運為主。穿刺側肢體制動為12 h,平臥時間為24 h,大約10 d左右可以下床進行適量的運動。患肢應自然的平放,避免造成人工血管扭曲;②病情觀察:護理人員應隨時觀察患者生命體征的變化,針對高熱患者使用溫水進行降溫,必要時給予藥物降溫。在術后患者早期常見的并發(fā)癥是出血,護理人員應隨時觀察患者穿刺點的情況,避免出現滲血、出血等情況。另外護理人員應觀察患者患肢遠端血運的情況,當皮溫降低、皮色蒼白、動脈搏動減弱或消失等情況時應考慮為重建血管發(fā)生痙攣或血栓、栓塞,這時應馬上告知醫(yī)生并做出相應的處理;③抗凝藥物及降血糖藥物護理:護理人員應做好患者抗凝溶栓藥物的護理,在用藥間隔時間應檢測患者的凝血功能,根據結果適當的調整患藥物的劑量,同時監(jiān)測患者皮下有沒有出血及內出血的現象。另外術后患者因臥床減少了運動量,從而進食較少,護理人員應加強對患者血糖的監(jiān)測,隨時注意患者有沒有低血糖的情況,根據監(jiān)測的結果調整胰島素的使用劑量,另外可以指導患者家屬備好糖果、甜點;④感染護理:術后感染是常見的并發(fā)癥,具有較高的死亡率,在術前應給予患者輸入抗生素直至術后3 d,避免人工血管和穿刺點發(fā)生感染。為了避免肺部發(fā)生感染在術后可以實施霧化吸入,針對出現肺部感染的患者應嚴格按照醫(yī)囑給予抗生素。
以調查問卷的形式對兩組患者展開護理滿意度的調查,調查的內容包括護理人員的技術、態(tài)度等。共20題,每題 1分,非常滿意:18分以上;滿意:14~17分;不滿意:13分以下。
采用SPSS 19.0統(tǒng)計學軟件對上述數據加以處理,χ2檢驗計數資料[n(%)],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經過護理后,優(yōu)質護理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92.0%明顯高于常規(guī)護理組患者64.0%,數據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的比較[n(%)]
在此次研究中,對糖尿病合并下肢動脈狹窄閉塞患者實施常規(guī)護理及優(yōu)質護理,經過護理后發(fā)現,實施優(yōu)質護理患者的護理滿意度要明顯由于實施常規(guī)護理組。介入治療具有創(chuàng)傷小、安全性高、療效確切等優(yōu)點,雖然具有很好的治療效果,但是也需要患者積極的進行配合,因此有效的護理措施顯得至關重要[3-4]。通過對術前及術后對患者實施優(yōu)質護理有效的消除了患者的心理情緒,使患者保持穩(wěn)定的心態(tài)去接受治療,樹立患者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另外也保證了患者的舒適度,避免患者術后發(fā)生感染,提高了患者的治療效果。
綜上所述,對糖尿病合并下肢動脈狹窄閉塞患者行介入治療實施優(yōu)質護理有著重要的應用價值,在保證患者治療效果的同時也特高了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值得推廣。
[1]韓蓮蓬,吳靜.高齡糖尿病合并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1例臨床護理[J].齊魯護理雜志,2017,23(3):102-103.
[2]惠華.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的臨床護理[J].醫(yī)學信息,2014,12(34):238-238.
[3]常翠,耿霞.糖尿病足患者介入治療圍手術期護理干預[J].河北醫(yī)藥,2012,34(24):3824-3825.
[4]楊曉培.38例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介入治療的護理體會[J].中國保健營養(yǎng),2013,11(12中旬刊):3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