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繼紅,姬珊珊,黃明輝
鄭州大學附屬洛陽中心醫院,河南洛陽 471000
椎動脈狹窄可以發生在顱內外任何位置,是一種常見狹窄性病變,治療不及時容易導致患者出現后循環缺血性卒中,危及患者生命。現階段,臨床上對于椎動脈狹窄的主要治療方法是采用血管內支架成形術,通過微創技術將患者狹窄的血管恢復原本的形狀,使血管運輸功能恢復正常,治療患者因缺血、缺氧導致的各種癥狀。該院對血管內支架成形術治療椎動脈狹窄的家庭護理進行相關研究,現報道如下。
將于該院 2014年 8月—2016年 11月收治的104例擇期行血管內支架成形術的椎動脈狹窄患者納為研究對象,其中男性患者72例,女性患者32例,年齡在 48~70 歲,平均年齡約為(52.78±12.23)歲,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頭暈、短暫性腦缺血發作情況,入院后均經檢查確診符合血管內支架成形術手術指正[1]。根據數字表法將104例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52例,經初步統計分析,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等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該組研究經倫理委員會批準,告知患者及其家屬研究的方法和目的以及預期結果,與患者簽署知情同意書。
1.2.1 手術方法 根據患者具體影像學檢測結果選擇適當的血管內支架成形術進行治療。
1.2.2 護理方法 對照組進行常規護理包括對患者術前進行常規檢查包括肝腎功能、超聲檢查等,在術前進行護腦、抗血栓等藥物治療,同時與患者做好溝通向患者詳細介紹治療方法及注意事項并進行相關訓練,告知患者術中術后可能出現癥狀及原因,讓患者了解屬于正常現象,消除患者術前不良情緒[2]。手術前按醫囑進行相關藥物注射為患者建立靜脈通路等,術后注意患者的飲食、體位包括傷口的護理,密切關注患者的各項體征變化以及不良反應并進行對應處理。患者出院前進行相關的出院指導;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進行家庭護理干預,由專業護理人員在患者出院后半個月進行一次家庭隨訪,以后每個月進行電話訪問和家庭隨訪,每隔3個月進行1次復查,患者及其家屬可隨時電話咨詢。訪問內容包括指導患者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項,包括睡眠、休息環境、飲食、日常清潔衛生、活動等,督促患者及時用藥并了解其不良反應并進行相關的護理指導和記錄,同時注意對患者的心理護理,了解患者的心態,幫助患者樹立康復信心,指導患者進行康復鍛煉,包括時間和頻率都進行指導,指導家屬注意觀察患者的病情變化做好記錄[3]。
①治療有效率:評價標準:極好:隨訪期未出現神經系統缺損和腦動脈缺血癥狀;好:未出現神經系統缺損,且3個月內短暫性腦缺血發作次數≤1;較好:神經系統有輕度損傷,每個月暫性腦缺血發作次數≤1;差:神經系統損傷無變化(暫性腦缺血發作頻繁);5分:任何原因導致死亡。治療有效率=(極好+好+較好)/總數×100.00%。②護理滿意度:由該院自制護理滿意度調查問卷,問卷中包括護理服務的及時性、有效性和護理人員護理技能水平、工作態度4個評價維度,每個每個維度均設1~4分4級評價,分值由高至低分別表示很好、較好、一般、差,問卷總分值為16分,滿意、較滿意、不滿意的評分范圍依次為>14分、8~14分、<8分。 護理滿意度=滿意(%)+較滿意(%)。
基于SPSS 19.0統計學軟件建立實驗數據,計數資料采用[n(%)]表示,通過χ2檢驗分析計數資料,計量資料通過均數±標準差(s)的形式表達,組間比較基于t檢驗進行分析,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6個月進行復查發現觀察組的治療有效率為96.15%(50例),2例出現支架內再狹窄,對照組治療有效率為84.62%(44例),8例發生支架內再狹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經比較發現,觀察組患者對于護理的滿意度較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對比[n(%)]
椎動脈狹窄導致患者血管運輸血液功能被削弱,導致患者出現頭暈、短暫性腦缺血、缺氧等癥狀,嚴重則導致患者出現缺血性腦卒中,使患者的生命受到嚴重威脅。經過大量的臨場研究證明血管內支架成形術是目前為止治療最動脈狹窄效果明確且對患者造成創傷最小的治療方法,因此在臨床上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合理的護理是對臨床治療效果的保障,同時也為患者的康復提供了有利條件。家庭護理是患者出院后進行的療養,能夠保障患者的治療效果的同時,保證患者在最有利的條件下恢復。有關人員[4]對血管內支架成形術治療椎動脈狹窄的護理進行研究,通過圍手術期護理后發現,患者在出院前并未出現新的缺血癥狀或病情加重,而且術后未發生嚴重并發癥,因此,對于椎管狹窄患者行血管內支架成形術后進行護理能夠有效的降低患者不良情緒,減少并發癥的發生,促進手術的成功達到滿意的治療效果。該院對入院進行血管內支架成形術治療的椎動脈狹窄患者進行了常規護理以及家庭護理的分組研究,結果發現,觀察組患者出現短暫性腦缺血的次數明顯較低,而且患者神經系統受損情況較輕,治療效果明顯優于對照組,同時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經過家庭護理后患者發生支架內再狹窄的情況明顯低于常規護理患者,與有關人員的研究相似,由此可見,家庭護理能夠有效的提高護理質量,同時提升血管內支架成形術的治療效果,促進患者的康復,降低支架內再狹窄的發生率。
[1]方蕓,顧巧華,呂朋華,等.血管內支架置入治療癥狀性椎動脈狹窄并發癥的預防及護理[J].護士進修雜志,2012,27(22):2054-2055.
[2]袁艷蓉,方紅薇,嚴永興,等.血管內支架成形術治療椎動脈狹窄的護理[J].心腦血管病防治,2012,12(3):258-259.
[3]邵輝.經皮穿刺椎動脈開口支架成形術護理體會[J].中國保健營養,2013(2中旬刊):392.
[4]葛一音.國內外家庭護理現狀及分析[J].護士進修雜志,2011,26(18):1704-1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