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亮,沈宏江
伊犁州友誼醫院骨一科,新疆伊犁 835000
在臨床上,對后踝骨折較為常用的治療和固定方式主要有空心螺釘與支撐鋼板,對恢復踝關節生理功能均有一定作用。該次為了對比在治療后踝骨折時,應用空心螺釘與支撐鋼板治療的臨床療效差異,選取60例后踝骨折的患者進行分組研究,現報道如下。
研究開展于2015年6月—2016年6月,將在該期間入院治療后踝骨折的60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治療方法分為A組與B組,每組30例。患者經X線或CT檢查,符合WHO制定的關于踝骨折的相關標準,排除合并其他重要臟器病變患者[1]。A組中,男性17 例,女性 13 例;年齡 28~70 歲,平均年齡(45.5±2.5)歲;受傷至手術時間 2~9 h,平均(5.5±0.5)h。B 組中,男性19例,女性11例;年齡 29~69歲,平均年齡(45.5±2.5)歲;受傷至手術時間 2~8 h,平均(5.0±0.5)h。 研究經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執行。基礎臨床資料相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患者在入院后,均進行支具外固定,采取硬膜外麻醉,在護理人員的幫助下,取仰臥位,選擇踝關節后外側入路(內踝延伸型后踝骨折取后內側入路),于外踝緣和跟腱外緣之間作一長約10 cm縱向切口,然后進行骨折遠端解剖型接骨板固定外踝,注意根據外踝骨折線的高低適當近端延長,同時保護腓腸神經和小隱靜脈,進行踝關節解剖復位,復位成功后2枚克氏針固定。A組采用空心螺釘治療,由手術護士軸向牽引并擠壓跟骨兩側,患者跖屈患足遠端,采用斯氏針進行撬撥復位,在C型臂X線機透視作用下,沿導針位置方向,擰入2枚合適長度的空心拉力螺釘。B組采用支撐鋼板治療,沿軸線方向應用3.0 mm斯氏針臨時固定,選擇T型支撐鋼板固定,對合并內踝骨折患者需要另作弧形切口,置入合適的跟骨解剖型鎖定鋼板,在C型臂X線機透視下,確認骨折復位滿意[2]。術后處理:術后常規應用抗生素24~48 d。A組患者在手術結束后第1天,指導患者踝關節主動活動,隨后逐漸轉為被動活動,到術后10周時,可指導患者進行短時間負重下地活動,直到術后12周,經復查X線片顯示骨折愈合良好后,可進行負重行走。B組患者在第2天,可進行足趾、踝關節不負重主動活動,6周后可扶拐部分負重行走,8周后可完全負重行走[3]。
記錄兩組患者各自的手術時間和術后骨折愈合時間,對患者進行為期1年隨訪,觀察在手術后并發癥,采用Baird-Jackson評分評估患者的踝關節功能,96~100 分為優,91~95 分為良,81~90 分為可,80 分以下為差[4]。
應用SPSS 22.0統計學軟件來完成該次研究的數據分析。兩組患者等級資料采用t檢驗,并用(s)表示,年齡、性別、例數以及其他基礎臨床計數資料以[n(%)]表示,研究結果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進行統計分析,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①B組患者的手術時間、骨折愈合時間分別為(149.4±22.3)min、(11.5±0.5) 周,A 組患者的手術時間、骨折愈合時間分別為(154.6±15.6)min、(12.5±1.5)周。B組患者的手術時間、骨折愈合時間均短于A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②隨訪1年,B組患者的Baird-Jackson評分也優于A組,兩組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見表1。

表1 對比PFNA組與DHS組患者的各項手術指標
③對比B組與A組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B組患者出現皮膚壞死1例,切口感染2例。A組患者出現皮膚壞死1例。切口感染3例,骨折上移位1例。兩組患者的術后并發癥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踝關節是人體最重要的負重關節之一。后踝骨折是踝關節骨折中較為常見的類型,踝關節特殊的解剖結構,當發生后踝骨折時,在治療中為了盡可能的降低創傷性踝關節炎等系列并發癥,需要為患者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法,并在術后進行早期功能鍛煉,以達到盡快恢復患者的踝關節功能[5]。對內固定材料的選擇,臨床上多選擇鋼板或者空心螺釘內固定,有臨床研究認為,空心螺釘手術操作難度較大,如果后踝骨折是粉碎性骨折,固定后極容易出現螺釘松動,而鋼板固定不會[6]。也有研究認為,對后踝骨折應用支撐鋼板固定,接觸面積大,無法很好的控制骨折塊的旋轉,而應用3枚螺釘呈“品”字型結構,固定效果明顯較好。經過該次研究對比,鋼板支撐固定的手術時間、骨折愈合時間均短于空心螺釘固定,在對患者進行隨訪時,應用鋼板支撐固定患者的Baird-Jackson評分也優于空心螺釘固定,兩種手術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在治療后踝骨折時,相較于空心螺釘,支撐鋼板對后踝骨折治療效果更優,可明顯改善患者的踝關節功能,提高治療有效率,有臨床推廣價值。
[1]李曉江,文坤樹,蔡勇平,等.支撐鋼板與空心螺釘內固定治療后踝骨折的臨床療效對比[J].中國醫療器械信息,2017,23(8):23-24,126.
[2]王會會,寧仁德,周業金.支撐鋼板與空心螺釘治療后踝骨折療效對比分析[J].安徽醫藥,2016,20(3):543-545.
[3]曹貞國,周星娟,魏東,等.肱骨近端解剖接骨板治療骨質疏松型后踝骨折[J].骨科,2015,6(3):122-126.
[4]宋健,李宗煥,喻愛喜,等.經皮空心螺釘與鋼板內固定治療踝關節骨折療效的Meta分析[J].中國循證醫學雜志,2015,15(3):335-341.
[5]孫鳳歧,李盛華,周明旺,等.不同方法治療股骨粗隆間骨折療效對比分析[J].甘肅中醫學院學報,2014,31(5):43-46.
[6]雷磊,楊鐵毅,王治,等.空心釘與鋼板治療后踝骨折臨床療效對比分析[J].寧夏醫科大學學報,2015,34(8):783-785,789,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