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桂英
資中資州醫院功能科,四川資中 641200
足部軟組織腫塊是臨床上較為常見的病癥,其發病率高,而且足部軟組織腫塊疾病的病癥類型較多,在臨床上的診斷較為困難,通常很容易出現有誤診和漏診的情況。隨著如今臨床上高頻超聲應用的逐漸廣泛,被使用到大多數難以診斷的病癥中,高頻超聲能夠觀察到患者病癥部位的供血情況,其分辨率較高,在足部軟組織腫塊的診斷中能夠觀察到患者足部軟組織腫塊的形態、大小以及腫塊內部的血流情況,還能夠提供清晰的聲像圖[1-2],為臨床治療提供了依據,該次擇取該院60例足部軟組織腫塊患者進行研究,現報道如下。
該次樣本選自該院60例足部軟組織腫塊患者中,樣本選取的時間為2015年1月—2017年6月,全部患者經過病理檢查后都被確診為足部軟組織腫塊患者,患者中排除有類風濕關節炎、糖尿病等等疾病,患者均伴隨著有足部不同癥狀疼痛的情況。全部患者中男性39例,女性21例,年齡 21~76歲,平均年齡(48.5±6.2)歲,病程 1 d~10.6 年,平均病程(4.9±3.24)年。
全部患者均使用彩色多普勒高頻超聲進行診斷,醫師指導患者進行俯臥,將高頻超聲的探頭頻率設置在7.5~12.0 MHz,在患者足部包塊處利用超聲對包塊進行多方面的掃描查看,醫師仔細的觀察患者腫塊的形態,觀察腫塊的位置,邊界特征以及其內部回聲情況等等,查看包塊與其周圍組織之間的情況。應用彩色多普勒血流顯像儀器觀察患者腫塊中以及腫塊附近的血流情況,進行分級,若患者腫塊內血流量較大,同時有5個以上的血管,則血流信號為Ⅲ級;若患者腫塊內血流量適中,且可以觀察到3~4個較長的血管,則血流信號為Ⅱ級;若患者腫塊內只有少量的血流量,腫塊內有1~2個點狀血管,則血流信號為Ⅰ級;若患者腫塊內無血流量,且沒有觀察到有點狀血管和較長的血管,則血流信號為0級。還有另外一種情況,若患者的腫塊的部位與跖趾骨比較接近,醫師還需要同時觀察患者跖趾骨的形態,可以將跖趾骨與患者的腱側跖趾骨進行比較。
全部患者的利用高頻超聲和病理檢查的結果顯示,高頻超聲診斷的準確率為90.00%。高頻超聲診斷血管瘤8例,有2例漏診的情況,原因是由于患者腫瘤體積較小,超聲無顯示,準確率為80.00%;高頻超聲診斷腱鞘囊腫22例,全部檢出,準確率為100.00%;高頻超聲診斷神經纖維瘤5例,有2例誤診原因是由于其超聲圖像顯示與神經鞘瘤相似,診斷的準確率為60.00%;高頻超聲診斷腱鞘巨細胞瘤15例,因為其超聲圖像表現一致在偏低的回聲區,因而有1例誤診,診斷的準確率為93.33%;高頻超聲診斷血管球瘤2例,超聲圖像表現在一致的低回聲區,診斷的準確率為100.00%;神經鞘瘤由高頻超聲診斷出3例,超聲圖像回聲均勻,患者病變的部位有血流信號,診斷的準確率為100.00%;足底筋膜纖維瘤病由高頻超聲診斷出3例,有豐富的血流信號,超聲圖像在中等偏低的回聲區,診斷的準確率為100.00%。

表1 高頻超聲超聲診斷結果與病理結果分析對比
足部軟組織腫塊在臨床無論是由病理檢查還是超聲診斷出的良性腫瘤偏多,惡性腫瘤相對來說較少,在臨床上腱鞘囊腫、血管瘤、腱鞘巨細胞瘤這幾類較為常見[3-4],由于患者足部有大量的神經末梢,在足部軟組織中產生腫塊后會對足部神經末梢進行壓迫,從而根據病癥的類型,患者會產生不同程度的疼痛感,導致了患者無法進行正常的行走,對患者的生活產生了巨大的影響。高頻超聲應用在足部軟組織腫塊的診斷中具有多種優點,可以用于觀察腫塊的大小和形態以及周圍組織和腫塊部位的血流特點,還能夠清晰的反應出腫塊與周圍組織之間存在的聯系[5-6],在該次研究中高頻超聲的診斷準確率達到90.00%,對足部軟組織腫塊具有良好的檢出效果。該研究結果顯示,血管瘤的超聲診斷為8例,準確率80.00%,其超聲圖像顯示中呈蜂窩樣結構的有3例,呈管狀低回聲區的有5例,血流信號中Ⅲ級占4例,Ⅱ級占2例,Ⅰ級占2例;腱鞘囊腫由超聲診斷出22例,準確率為100.00%,超聲圖像均顯示為低區無回聲,血流分級均為0級;神經纖維瘤診斷出3例,準確率為60.00%,超聲圖像顯示均為實性低回聲,但是神經纖維瘤的腫塊不和神經進行排列,在腫塊內部有少量的血流信號,血流信號分級中Ⅰ級占2例,0級占1例;腱鞘巨細胞瘤診斷出14例,診斷準確率為93.33%,其超聲圖像均為中等偏低的回聲區,血流信號中Ⅱ級占3例,Ⅰ級占4例,0級占7例;血管球瘤診斷出2例,準確率為100.00%,超聲圖像均為低回聲區,血流信號均為Ⅲ級;神經鞘瘤診斷出3例,準確率為100.00%,超聲圖像顯示與神經纖維瘤一致,腫塊內有少量的血流信號,血流信號中級Ⅰ級占1例,0級占2例;足底筋膜纖維瘤病診斷出3例,準確率為100.00%,病癥部位均發生在患者的足底筋膜部位,其超聲圖像中有2例表現為均勻的中等偏低的回聲區,剩下的1例表現出混合型的回聲區,腫塊部位均有豐富的血流信號,其中Ⅱ級2例,Ⅰ級1例。
綜上所述,高頻超聲應用于足部軟組織腫塊的診斷中作用效果明顯,診斷率較高,能夠確定腫塊的基本性質,還能夠觀察到腫塊與周圍組織之間的關系,觀察到血流情況,為患者在臨床上的治療提供重要的參考依據,值得在臨床上進一步推廣。
[1]許昌鳳,張瑞,盛桂梅,等.高頻超聲對手及足部淺表良性腫塊的診斷價值與誤診分析[J].中國醫療設備,2016,31(12):56-59.
[2]陳海燕,謝景來,高興,等.高頻超聲對20例手足部腱鞘腫塊的診斷分析[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5(28):4262-4263.
[3]許瑩.高頻彩超在淺表軟組織腫塊診斷中的應用價值[J].中國現代醫藥雜志,2015,17(3):39-41.
[4]朱曉娥.高頻超聲對手足部腱鞘腫塊的診斷探討[J].醫藥前沿,2016,6(35):20-21.
[5]金蘭,古旸,張科勛,等.高頻超聲在足部軟組織腫塊中的診斷價值[J].醫學臨床研究,2016,33(2):376-378.
[6]汪姝.探討高頻超聲用于診斷足部軟組織腫塊中的臨床價值[J].雙足與保健,2017,26(9):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