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軍
四川省巴中市中醫院內科,四川巴中 636000
皰疹病毒性面神經炎是臨床上常見的一種疾病,可引起一系列的并發癥,增加患者的治療難度。臨床上對于皰疹病毒性面神經炎的治療常使用的是西藥治療,但是治療效果并不明顯,為了提高對皰疹病毒性面神經炎患者的治療效果,臨床上醫生提出聯合中藥治療,提高對患者的治療效果[1]。近年來,中藥在臨床上的使用逐漸廣泛,這是因為中藥治療成本低、療效確切、不良反應少、操作簡便等,容易被患者所接受。該文中對該院2015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100例皰疹病毒性面神經炎患者采用地塞米松聯合解毒清肝湯治療,對患者的癥狀進行明顯的改善,以下是該次研究報告,現報道如下。
選取該院接收的患有皰疹病毒性面神經炎的100例患者進行研究,按照單雙號數字分為兩組,每組50例患者,對照組患者中男30例,女20例,年齡21~70歲,平均年齡(38.9±2.7)歲,病程 1~23 d,平均病程(5.9±2.1)d,觀察組患者中男 31 例,女 19 例,年齡 22~71 歲,平均年齡(38.2±2.9)歲,病程 1~24 d,平均病程(6.1±2.2)d,所有患者均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2組患者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進行分析比較。
2組患者均給予常規治療,給患者靜脈滴注0.5 g阿昔洛韋注射液與250 mL生理鹽水的混合溶液,8次/h,肌肉注射500 μg維生素B12以及100 mg維生素B11次/d,口服10 mg地巴唑,3次/d。然后對照組患者靜脈滴注地塞米松注射液10 mg與100 mL生理鹽水的混合溶液,1次/d,連續治療一周。觀察組患者在以上基礎上給予解毒清肝湯治療,藥物組成有紫花地丁 30 g,茵陳 25 g,豬苓 12 g,澤瀉 12 g,黃芩 20 g,柴胡 12 g,生甘草 10 g,全蝎 8 g,龍膽草 20 g,炒白術10 g,娛蚣2條,水煎煮,取藥汁300 mL,分早晚 2次服用,連續治療2周。
臨床療效評價標準,治愈:患者的癥狀全部消失,面神經功能為Ⅰ級;顯效:患者的癥狀明顯改善,面神經功能為Ⅰ~Ⅱ級;有效:患者的癥狀基本改善,面神經功能有所優化;無效:患者的癥狀沒有改變。總有效率為治愈率加顯效率加有效率。觀察患者治療后的止痛時間、止皰時間以及結痂時間。評價患者的面神經功能等級[2],分為Ⅰ、Ⅱ、Ⅲ、Ⅳ、Ⅴ、Ⅵ 6個等級,等級越高表示患者的病情越嚴重。
該次研究選取SPSS 19.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用(s)表示,展開 t檢驗;計數資料用[n(%)]表示,采用 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患者的總有效率為100.0%,對照組患者的總有效率為86.0%,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表1 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比較
觀察組患者的止痛時間為(3.1±1.4)d、止皰時間為(2.0±1.1)d、結痂時間為(4.2±1.5)d,對照組患者的止痛時間為(5.1±2.0)d、止皰時間為(3.1±1.8)d、結痂時間為(6.3±2.1)d,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觀察組患者面神經功能為Ⅰ級的19例,Ⅱ的14例,Ⅲ級的14例,Ⅳ級2例,Ⅴ級1例,對照組患者面神經功能為Ⅰ級的9例,Ⅱ的5例,Ⅲ級的23例,Ⅳ級5例,Ⅴ級8例,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皰疹病毒性面神經炎在臨床上較為常見,相關數據調查顯示,皰疹病毒性面神經炎的發病率近年來呈現不斷上升的趨勢,有關文獻報道該病的發生與神經微循環障礙、病毒性感染以及頸椎病等有關[3],嚴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質量,因此,需要各個部門加以重視,及時發現,及時診斷,及時治療,改善皰疹病毒性面神經炎的預后效果。臨床上對于皰疹病毒性面神經炎的治療常使用的是阿昔洛韋和地塞米松,但是效果不良,地塞米松是一種糖皮質激素[4],可以消除水腫,減輕組織的炎癥反應,降低神經壓迫,有利于神經的恢復。但是其不良反應發生率較高,患有高血壓、糖尿病以及潰瘍的患者均不能使用,因此,地塞米松的使用在臨床上限制性較大。中醫學認為本病多因肝膽濕熱,火毒熾盛,夾風邪上竄頭面而發。解毒清肝湯中紫花地丁清熱解毒,龍膽草清肝瀉火,柴胡疏肝利膽,全蝎,娛蚣搜風解毒,通絡止痛,茵陳,黃芩,豬苓,澤瀉清熱利濕,白術健脾利濕,生甘草清熱解毒,調和諸藥,諸藥合用共奏清肝利濕,解毒止痛之功。該文中對該院收治的100例皰疹病毒性面神經炎患者進行治療,結果表明,觀察組患者的總有效率為100.0%,對照組患者的總有效率為86.0%,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的止痛時間、止皰時間以及結痂時間顯著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的面神經功能顯著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對皰疹病毒性面神經炎患者采用地塞米松聯合解毒清肝湯治療可以縮短患者的疼痛時間、皰疹時間以及結痂時間,改善患者的面神經功能,提高對患者的治療效果。因此,臨床上在治療皰疹病毒性面神經炎可使用地塞米松聯合解毒清肝湯治療,緩解患者的臨床癥狀,改善患者的預后效果。
綜上所述,皰疹病毒性面神經炎采用地塞米松聯合解毒清肝湯治療的臨床效果較好,較大程度改善了患者的臨床癥狀,有利于面神經功能的恢復。
[1]劉玉梅.清肝利濕解毒法治療皰疹病毒性面神經炎30例[J].河南中醫,2017,34(2):277-278.
[2]黃富強.地塞米松、舒血寧聯合針灸治療急性面神經炎的療效觀察[J].廣西醫學,2015,9(11):1570-1571.
[3]易保軒.地塞米松、紅花注射液聯合針灸治療急性面神經炎的療效觀察[J].中醫臨床研究,2014,6(35):49-50.
[4]周冠興.β-七葉皂苷鈉與地塞米松治療面神經炎的臨床療效對比[J].醫學信息,2014,8(21):94-95.
[5]黃銳.地塞米松聯合舒血寧治療急性面神經炎的療效觀察[J].心理醫生,2017,23(9):2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