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楊
一、加快稅收信息化建設的必要性
(1)加快稅收信息化建設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客觀要求。稅收直接影響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我國人口眾多、土地廣袤、企業眾多,這就需要一個高效的稅收管理體制和征管機制與之相適應。因此,積極運用現代科技手段,加快稅收管理信息化步伐,是社會經濟發展的迫切要求。
(2)加快稅收信息化建設是提高稅收征管質量和效率的主要途徑。充分利用計算機網絡,加強信息技術在稅收征管中的廣泛應用,可提高稅務機關的信息分析與利用能力,強化稅收監控水平,從而適應“營改增”實施以來納稅人日益增加、經濟活動日趨復雜、納稅收入逐漸多樣化的新形勢。
(3)加快稅收信息化建設是打造營商環境的必然要求。沈陽市提出的打造國際化營商環境,其根本目的是為沈陽營造一個公平、誠信的市場環境,從而促進沈陽經濟的飛速發展。加快稅收信息化建設不但使納稅人能夠更便捷地辦理各項稅務事項,而且便于稅務機關對企業經營狀況的掌握與監管。
二、稅收信息化建設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1.傳統的思維觀念制約影響稅收信息化建設進程
傳統的價值觀念、工作管理方式仍在支配著稅務干部的行為,盡管有了現代化的高科技手段,但他們大多還沿用以往的工作套路,對新事物、新科技或有一定抵觸情緒,不愿學習和掌握新的知識,只憑老辦法、老經驗處理業務或解決問題,相關配套管理不到位,使得許多本可以解決的問題不能得到及時解決,影響了稅收信息化建設。
2.系統林立、標準不一,數據共享程度不高
雖然金稅三期系統正式運行后,各級稅務機關使用了統一的征管應用系統,技術層面數據口徑的統一得以實現,但是就全國稅務系統運行的軟件而言,系統依舊眾多,各類系統或功能單一或與其他系統存在重復功能。各類系統的重復使用不但浪費了寶貴的人力、物力,而且由于標準不一、版本不同,給以后的統一規范和兼容造成了很大阻礙。
3.信息收集和數據采集準確性欠佳,缺乏對數據的分析和深加工
無論是操作層的應用還是管理層的應用,應用質量是最重要的。當前,由于數據質量差而帶來的應用質量不高仍然是很突出的問題。稅收信息化建設必須確保在信息傳遞過程中信息的準確性。就目前而言,基層信息數據的采集隨意性、各基層稅務機關針對同一數據的采集方法與采集流程不一致,以至于數據失真。
三、對沈陽市的稅收信息化建設提出的建議
1.數據采集
建立數據共享平臺,統一數據口徑。涉稅大數據的采集是分析、利用的基礎,數據采集的質量也決定了涉稅大數據分析利用階段的效率。要完成涉稅大數據的采集,要搭建統一的數據共享平臺,統一數據采集口徑,規范數據采集流程。在國家政策的支持下的前提下,加強與其他部門間的數據共享,豐富涉稅大數據,同時通過不同部門間信息的校驗確保數據真實。
2.數據分析
提高稅務機關數據挖掘能力。提高征管水平,通過涉稅大數據進行數據比對分析,更加深入地了解稅源狀況。數據分析階段,稅務機關應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不斷探索,創建科學有效的數據挖掘和分析體系。
3.數據利用
通過對各項稅收數據的分析發現存在風險的區域、行業,提高稅收風險預警能力;通過數據分析找到稅收管理的薄弱環節,對有疑點的企業、存在問題多的行業從微觀上進行納稅評估、稅務稽查,采取切實措施強化管理,堵塞漏洞;定量與定性相結合,形成完整的科學的稅收分析方法體系。
參考文獻:
[1]盛 瑩.大數據背景下江西地稅稅收信息化建設研究[D].南昌:江西財經大學,2016.
[2]蔣麗斌.我國稅務信息化建設分析[J].上海經濟研究,2007(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