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俊麗
一、高職院校學生教育管理工作存在的問題
1.學生素質參差不齊
與普通高等教育相比,高職院校在招生方面對學生素質的要求較低,不同年齡層次、不同知識層次的人都可以根據自己的教育需求,有選擇性地接受高職教育,導致高職院校學生素質的多元化。隨著現代網絡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學生接受信息的方式大大增加,其在思維觀點、行為習慣等方面都受到了非常大的影響。再加上高職院校的生源一般都是在高考過程中失利的學生,其自控力一般比較薄弱,受社會不良文化影響的概率非常大,這也就給高職院校的學生管理工作帶來了極大的困難。
2.管理團隊不穩定
與其他普通高校相比,高職院校在學生管理方面涉及比較復雜的工作內容。首先,高職院校的學生沖突現象非常頻繁,這就需要管理者能夠及時地發現學生之間的矛盾,及時進行處理[1]。其次,高職院校學生在思想觀念、行為習慣等方面存在突出的多元化特點,這也在極大程度上增加了管理人員的工作量。最后,高職院校的學生管理工作者往往要沖在學生矛盾的第一線,具有一定的危險性。這些原因,直接導致管理教師難以承受高強度的工作壓力,進而造成院校管理團隊的極大不穩定性,導致學生管理工作開展效率的低下。
3.管理觀念陳舊
現階段,社會教育形勢的變化,要求學生管理工作必須轉變傳統的管理觀念,發揮學生的自主管理作用。但是,現階段的一大批院校,依然在延續著傳統的學生管理模式,管理方法過于模板化、嚴肅化,不利于良好師生關系的構建。同時,學生的自主管理功能沒有得到切實的發揮,導致學生的自我約束力不強,影響了學生管理的效果。
二、高職院校教育管理模式的創新策略
1.推進信息化管理
現階段,隨著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方式以及生活觀念都發生了非常大的變化[2]。為了應對高職院校學生素質參差不齊的實際問題,管理人員可以將現代信息技術應用到學生管理工作之中,推進管理工作的信息化發展。如此,不但能夠實現對不同年齡層次、不同社會經歷學生的數字化管理,而且能夠促進學生管理的規范化以及便捷化。例如,教師可以在教室以及寢室設計簽到器,要求學生在進入班級以及寢室時必須刷卡簽到。如此,就實現了對學生學習以及生活行為的有效監控,為學生管理工作的開展提供了非常大的便利。
2.優化管理團隊建設
管理團隊的建設,應該作為高職院校學生管理模式創新的重點。管理人員是管理工作開展的主體,只有管理隊伍的素質得到了保障,學生管理工作的開展才能夠有效落實。對此,院校可以建立規范的培訓制度,對管理人員進行定期的培訓工作。培訓的內容應該包括現代化的管理觀念以科學的管理辦法,以此切實提高管理人員的管理素質。同時,應該制定管理人員的福利保障機制,對管理人員形成一定的吸引力,提高管理團隊的穩定性。
3.樹立現代化的管理觀念
管理觀念的滯后也是在現階段高職院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對此,院校應該加大宣傳教育,推進管理人員管理觀念的轉化,在明確管理責任的基礎上,發展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例如,可以制定輪流值日制度,組建學生自我管理小組,并定期更換小組成員。如此,不但能夠實現學生的自我管理,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自我約束力,而且有利于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對學生管理工作的開展具有很重要的積極意義。
三、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高職院校的不斷發展,學生教育管理問題已經表現得越來越嚴峻,對此,廣大高職院校學生管理工作者應該站在現代化教育的角度上,轉變管理觀念,實現更好的學生教育管理,推進高職院校的健康、穩定發展。
參考文獻:
[1]吳文輝.淺析教育管理觀念革新與高職院校學生管理[J].福建質量管理,2016(8).
[2]程立柯.新形勢下高職院校學生流動黨員教育管理模式創新[J].中國培訓,2015(18):6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