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龍珠
[摘要]本文從可能影響模特舞臺表現力的因素出發,研究了提升模特舞臺表現力的方法。在經過分析后,為模特舞臺表現力的提升提供了有效的理論依據,同時促進舞蹈模特學生舞臺表現力的提升,增加舞蹈模特專業學生藝術感染力。
[關鍵詞]模特;教學;表現力
一、加強身體訓練
(一)加強基本形態的訓練
在舞蹈模特教學中,“站墻”是最基本、最有效的塑造基本形態的方法,“站墻”就是模特著軟底鞋半踮腳尖靠墻站立,后腦勺、肩、臀、小腿、后腳跟靠在墻上,同時抬頭、挺胸、收腹、夾臀、沉肩、提氣,眼睛平視前方,表情放松,雙手自然下垂,中指置于褲縫線的位置。通過墻的輔助,讓學生感受模特的基本形態,并形成一種“感覺”,離開墻行走時,基本的形態還是要有靠墻站立的感覺。
(二)加強擺臂的訓練
要想讓模特在舞臺表演中看起來協調、優雅,擺臂是關鍵。擺臂的發力點、方向、頻率、位置,都是模特提升舞臺表現力的關鍵因素。在練習中,基本的擺臂方法是肩膀不動,大臂發力,帶動小臂,手肘微微彎曲,手腕保持垂直。方向為虎口朝前,手臂貼著身體,前后擺動。提升舞臺表現力的難點是怎樣根據音樂的變化調整擺臂幅度以及方向。一般快、中速音樂,手臂前擺動時,手臂和身體的夾角為30度,后擺動時,夾角為20度。慢速音樂,隨著音樂節奏的變化,角度變小。伴隨節奏感強的音樂時,擺臂方向可以向斜前帶動,來增強表演的表現力。這就需要多聽音樂,感受節奏的變化,不斷進行擺臂練習。
(三)加強胯部的訓練
胯部的上下擺動是模特區別于普通人走路的特有標志。在舞蹈模特的教學中,要求學生在行走時必須邁腿先提胯,使胯達到上下擺動的效果,來增強步伐的韻律感,以達到提升舞臺表現力的目的。根據服裝風格的不同,進行上下幅度的調整。偏女性化的服裝,動胯的幅度要大,偏中性的服裝,動胯幅度可以相應變小。
(四)加強舞臺演出中姿態造型的訓練
模特在舞臺演出過程中要具有較強的表現能力和表演技巧,清晰自己的位置、路線,還要有區別于平面拍攝的鏡頭感。在舞臺演出中的姿態造型要自然、連貫。在所有的亮相點,都需要模特有意識的姿態造型,手或叉腰、或插口袋、或撫門襟;腿或丁字步站立、或側點地、或交叉腿站……在訓練的過程中,要強調姿態造型的重要性,然后根據不同風格、不同款式的服裝進行合理運用。
二、加強心理訓練
舞臺表現力歸根結底要建立在正常發揮的基礎上,有很多學生,在練習的時候表現力很好,一到舞臺上就緊張、手足無措、發揮失常,這些都是心理素質不高,對自己不自信的表現。在教學中,要加強學生的心理素質,通過對眼神、臉部表情、氣息的訓練,增強學生的自信。
(一)加強眼神的訓練
一個人內心是否強大,是否自信,通過眼神就能看出來。在教學中,很多不自信的同學眼睛都不敢看鏡頭;還有些同學眼睛無神或者有眨眼的毛病。通過鏡前的訓練,可以提高學生的眼神力度。如學生站在鏡子前直視自己的眼睛,要有穿透力、堅定。訓練學生練習不同的表情時,還應該配合相應的眼神,例如表現喜悅時,要多想開心的事,眼部周圍肌肉放松,眼角上翹;表現迷茫時,眼神要有“飄”的感覺,不被任何物品吸引,眼神飄忽、游離。我們在課堂上要延伸更多的情感主題,讓學生用心去體會,這樣眼神才不會生硬,表達情感就更自然。
(二)加強臉部表情訓練
提升學生舞臺表現力,臉部表情訓練也很重要。在教學中,有些學生表情控制不到位,在需要笑時,笑不出來,或者笑得僵硬。在需要扮酷時,表情麻木,眼神空洞。還有些同學在演出過程中控制不了自己的微表情,眨眼睛、吸鼻子、抿嘴巴等小動作時有出現。除了對著鏡子訓練控制各種表情外,還需要學生充分理解演出風格,抓住其精髓。表演運動風格時,要面帶笑容,要有青春活力;表演酷炫風格時,表隋要高冷,冷酷有氣場;表演禮服風格時,表J隋要柔美,顯得優雅高貴。
(三)加強氣息訓練
氣息的訓練是舞蹈教學的核心,舞蹈除用肢體完成作品外,其重點是合理運用氣息來控制身體,用氣息和意念去引導動作,酣暢淋漓地展現作品情感,使得自身由內而外得到提高。在舞蹈模特的專業教學中,氣息的運用同樣重要,特別是臺前定位造型的時候。擁有優秀舞臺表現力的模特會更吸引觀眾的目光,人們在相對靜止的畫面里,肯定會更加關注運動的個體,在臺前的靜態造型中,氣息的運用就可以使人不停在運動,以此吸引人們的目光,達到完美詮釋服裝作品的目的。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