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當前我國青少年沉迷移動互聯網成為“低頭族”的現象日益嚴重,給其身心健康帶來很大的危害,基于此,各方面當事人有必要使用各種手段來減少青少年使用移動互聯網的時間,避免其成為“低頭族”。本文從青少年成為“低頭族”的危害角度出發來引出解決問題的相關途徑,并逐一進行了具體的闡釋和說明。
關鍵詞:青少年;手機;移動互聯網
中國是世界第一網絡大國,截止2015年網民總數達到6.88億,其中手機網民就有6.2億,占了百分之九十以上。而手機網民中很多都是未成年人,其數量已經超過了1.7億,占了網民總數的四分之一以上。現在無論是在馬路邊、交通工具上、學校里還是在公共場所中隨處都可以見到青少年低頭玩手機的現象,這種“低頭族”生活已經給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健康帶來了嚴重的危害,想要消除這些危害必須要讓學生減少對手機的依賴,讓他們從“低頭族”變成“抬頭族”,只有這樣才能使他們的身心得到健康的發展。
一、青少年“低頭族”的危害
1.身體健康危害
青少年長時間做“低頭族”會給身體健康帶來以下危害:
(1)長時間做“低頭族”會給視力健康帶來嚴重影響,長期盯著手機屏幕看會導致眼睛腫脹、視力下降、沙眼甚至失明等嚴重后果,還會出現晚上睡眠不足、失眠多夢、記憶力下降等問題。我國高中生近視率已經超過了四分之三,大學生近視率更是接近百分之九十,這固然有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學習壓力過大和學習用眼過度導致的,但過度用眼上網也是其中的一個重要原因;
(2)長時間做“低頭族”會給頸肩關節的健康帶來嚴重危害,長時間保持一個姿勢看手機,非常容易患上頸椎病和肩周炎,頭部中心的前傾很容易導致大腦供血不足,還會降低身體反應速度,引發脊柱彎曲,造成駝背。同時,長時間保持一個姿勢看手機還可能會使青少年患上腕關節綜合征、腱鞘炎等其它關節疾病;
(3)長時間做“低頭族”還會引發青少年的肥胖問題,長時間上網會讓青少年缺乏運動,久而久之形成肥胖。有統計數據顯示,“低頭族”有近三分之一的人幾乎不參加體育鍛煉,而我國青少年“低頭族”中已經有超過百分之三十的人身體偏胖,將近百分之五的人身體過度肥胖,這對身體素質發育正在關鍵期的青少年來說是十分不利的[1]。
2.心理健康危害
不僅是身體上的危害,青少年做“低頭族”還會給心理健康上帶來危害,而且比身體上的危害還要嚴重。
如今的網絡上充斥著暴力、色情、謾罵、低俗、偽科學、人身攻擊,聳人聽聞的虛假信息隨處可見,網絡輿論環境極端惡化,青少年心智發育還不成熟,不能對這些信息做出正確判斷,很容易受到這些不良信息的誘導而造成道德意識與思想價值觀的崩塌和扭曲,甚至誘發青少年在現實中出現犯罪行為;
青少年對手機過度依賴還會對其人際交往造成障礙,很多青少年沉迷于虛擬世界中不能自拔,幾乎放棄了現實社會中的一切活動,這讓他們失去了對現實生活的感受力和參與意識,變得孤僻、冷漠、情緒暴躁、低沉、過分內向、不愛說話和不合群,甚至讓他們患上了憂郁癥和焦慮癥,做出傷害自己和他人的極端行為,付出了極為慘痛的代價;
降低青少年的學習能力,青少年時期是學習能力發育的關鍵期,在這一時期大腦受到的外界刺激越多越有利于學習能力的提高,而“低頭族”長時間沉迷于網絡中,很少接觸外界,會讓自己的信息接受能力變得遲鈍,導致大腦得不到外界信息的充分刺激,這會造成青少年的智力發育和學習能力受到直接的影響。
二、解決危害的相應對策
1.提升青少年自制力
青少年已經過了懵懂時期,自我意識已經發展到了一定水平,有足夠的能力來規范自身行為,青少年“低頭族”現象的根本原因并不是智能手機,而是由于青少年自制能力差,因此有必要采取以下幾種方式來提升青少年的自制能力:
(1)青少年要充分調動自身的主觀能動性,正視手機在學習和生活中的正確位置,要針對自身手機制定好使用時間管理計劃表,以避免因沉迷網絡導致學業荒廢;
(2)青少年可以利用注意力轉移法,離開手機去尋找其他自己感興趣而又覺得有意義的事情,例如踢足球、打籃球等體育鍛煉活動是互聯網興起前青少年男孩最喜歡的課下娛樂方式,女孩也有踢毽子、跳皮筋等體育鍛煉活動。而現在如果青少年將注意力轉移到體育運動上的話也會大大減少他們“低頭”的時間,有利于他們從“低頭族”成為“抬頭族”。
2.做好對青少年使用網絡的教育
青少年還處于未成年世界,三觀還沒有真正形成,這就需要學校和家庭對其做好與網絡相關的教育工作,引導其形成正確的網絡觀,具體來講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1)發揮家庭示范作用,俗話說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會對孩子產生巨大而深遠的影響。故此,要想有效減少青少年“低頭族”現象,那么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是必不可少的。父母在家中如果總是低頭刷手機就很容易讓孩子也成為“低頭族”。因此父母需要保持警醒,注意言行舉止,有意識地杜絕低頭現象,從自身做起不做“低頭族”。父母要多與孩子溝通交流,要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愛與關心,構筑起防止青少年成為“低頭族”的第一條防線,父母還要從自身做起,樹立起終身學習的理念,把讀書學習作為日常生活方式,這可以讓孩子養成良好學習習慣。必要時,家長還可以在孩子手機中安裝監控軟件來控制孩子使用手機的時間和頻率;
(2)學校要做好對學生的教育工作,加強對學生的使用手機的管理,可以通過技術手段來讓課堂無法使用手機,還要多開展專題講座和社團活動,豐富學校的文體生活,使學生的課余生活充實起來。
3.社會要注重思想引領
社會上重視青少年沉迷手機問題的關注程度,尤其是政府要完善相關的法律制度,規范好手機運營商和網民的行為,對容易導致青少年沉迷的游戲要加強審查力度,對于影響青少年身心健康的網絡內容要進行及時刪除并追究相關人員的法律責任,從而為青少年提供健康綠色的上網環境[2]。
三、總結
綜上所述,本文集中探討了青少年成為“低頭族”的危害和解決問題的相關途徑,只有通過學生提升自制能力、家庭和學校做好對青少年使用網絡的教育和社會注重思想引領的方式才能讓青少年“低頭族”成為“抬頭族”,避免沉迷移動互聯網所造成的危害,希望本文的研究可以讓更多的青少年從沉迷互聯網的困境中走出來,迎接更加美好燦爛的人生。
參考文獻:
[1]何迪.移動互聯網對我國青少年的健康影響及對策分析[J].中華少年,2016,(36):1.
[2]丁烜紅,張弓婷,李剛,邱敏蕾.青少年“低頭族”身心健康現狀調查[J].青年學報,2015,(02):36-40.
作者簡介:
胡僉祺,男,漢族,湖北武漢人,研究方向:移動互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