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琪
摘 要:黨中央把全面從嚴治黨寫入了黨章,再次表明了黨凈化自身無比堅定的決心,全面從嚴治黨成為一種新常態。在這種態勢下,高校紀檢監察工作的開展無疑有了更為有利的環境和堅強的倚靠。分析當前高校紀檢監察工作的困難和突出問題,應盡快調整的工作思路,創新紀檢監察工作方式方法,為高校的良性發展和造就風清氣正教書育人環境保駕護航。
關鍵詞:全面從嚴治黨;新常態;高校紀檢監察工作
一、全面從嚴治黨新常態為高校紀檢監察工作的開展創造了更有利的監督環境并提出了更嚴格的執紀要求
2014年,中國共產黨比較明確地提出了四個全面“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戰略布局,并將其作為當前黨和國家各項工作的關鍵環節、重點領域和主攻方向。2017年,全面從嚴治黨首次寫入了黨章,預示著我們黨已經將敏銳的危機意識化為了凈化自身的堅定決心。它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治國理政戰略思想的重要內容,閃耀著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際相結合的思想光輝。回顧歷史發展的長河,歷代封建王朝興浡亡忽的教訓不可謂不深刻,但囿于時代的局限和人類發展特定層次的桎梏,封建王朝無力跳出歷史怪圈。全面從嚴治黨的戰略思想以豐富的內涵和重大的實踐意義,確保進一步加強黨的領導、管好黨、治好黨;確保黨能夠領導中華民族實現偉大中國夢,走向偉大復興。
全面從嚴治黨從根本上保證了高校紀檢監察工作的執行能效,同時也對高校紀檢監察工作提出了挑戰,對高校的廉潔自律、反腐防控機制做出更為嚴格的要求。高校紀委作為紀檢監察工作的執行主體,在高校工作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職能作用。隨著中央反腐決心愈加堅定,高校紀委作為管黨治黨的重要力量不斷在高校各項事務中發聲有力,從軟寬松的幕后走向硬緊嚴的前臺。作為黨內監督的專責機構,紀委也承擔著巨大的工作壓力,必須要不斷創新工作方式方法,一方面要擦亮火眼金睛,監督監管到位,適應各種“斗爭”形式;一方面要配合學校工作的全局,將工作做實、做細,用好手中紀律和規矩的尺子,將廉政政策宣傳、違紀預警提醒、違紀輕處分、逾越腐敗紅線重追責等各種形態靈活運用,切實營造高校教育工作者不敢腐、不能腐、不愿腐的風清氣正的育人環境。
二、現階段高校紀檢監察工作存在的問題
(一)高校系統反腐倡廉工作任重道遠
從各種統計數據和新聞媒體的曝光以及巡視結果來看,高等學校并沒有因為是純潔的象牙塔而與腐敗問題絕緣,并沒有因為擁有大批高層次知識分子而能用清廉正氣戰勝個人私欲。黨的治理工作在高校依然面臨嚴峻的形勢。有客觀的原因也有主觀上對黨的領導的懈怠。近年來,高校一直處于轉型發展,整合擴張、擴大招生等教育改革的探索發展過程中,一部分同志以此為借口,對黨的建設極不重視、黨紀渙散。誠然,自黨中央拍蠅打虎以來,各個領域包括教育系統反腐敗斗爭的壓倒性態勢逐漸形成,但全面從嚴治黨依然任重道遠。不斷加強紀檢監察工作在高校各項工作中輻射力,造就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政治生態,是高校加強黨的領導的首要任務。
(二)部分高校領導黨性不強,導致黨的領導在高校一盤散沙,淡化弱化
十八大以來,教育部和各省教育廳對高校的巡視過程中,黨的領導弱化幾乎成為了高校的普遍問題。就目前高校的領導機制“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來說,黨的領導弱化,高校黨委、校領導的責任是不可推脫的。只有在吃透領會中央“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八項規定精神、“四風”問題準繩、執紀問責四種形態的內涵意義,才能承擔好主體責任。有的高校在追求硬件設施的升級和空間校舍的擴大的時候,忽視了黨的建設和教書育人的質量,存在諸如“黨的建設應由黨務部門來做、黨委領導就是黨委書記領導”等認識誤區。領導干部消極應付上級巡視、本級巡查,甚至以身試法都時有發生。中紀委網站“紀律審查”欄目在十八大以后的2013年3月至2015年12月,共通報101名被查處的高校領導干部;2016年,總計通報27名高校領導干部,其中,執紀審查15人次、黨紀處分17人次;2017年的前8個月,又有23名高校領導干部被通報。這一組組觸目驚心的數字,無疑對高校黨的領導產生了極為惡劣的影響,對高校加強黨的領導工作敲響了警鐘。
(三)轉職能、轉方式、轉作風的執行力度不夠,落實不到位
作為紀檢工作的執行主體,紀檢監察部門必須不斷加強自身的內涵建設和能力建設,才能擦亮眼睛正確甄別各種形式的違紀問題,強化紀委執紀監督問責的能力。十八屆三中全會上,中央對加強反腐敗體制機制創新和制度保障進行了重大部署,明確提出推進紀檢監察部門“轉職能、轉方式、轉作風”的三轉要求,強化各級紀委的履職能力。已經有大批黨建研究人員意識到,紀檢監察機構能職能分散,監督合力不能形成,追責機制不到位嚴重影響了反腐敗的成效。所以,對于紀委轉出去的監督業務有那個部門來負責接手,監督是否到位等問題,關系到能否真正落實好“三轉”工作,更需要學校統籌安排劃分好監督執紀問責的各項職責。
三、高校紀檢監察工作在新形勢下的策略與措施
(一)深刻領會全面從嚴治黨的內涵和要求,切實提升高校全面從嚴治黨的能力
2016年12月,習近平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我們的高校是黨領導下的高校,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高校。辦好我國高等教育,必須堅持黨的領導。高校黨委對學校工作實行全面領導,承擔管黨治黨、辦學治校主體責任。”明確了高校從嚴治黨的引領和監督者是高校黨委,因此,高校黨委要負責對紀檢監察工作把方向、管大局、作決策、保落實,把紀檢監查工作作為學校日常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把紀律建設、廉政建設擺在保障學校健康發展的首位。另一方面,營造小氣候形成大氣候。從黨員領導干部個人做起,讓清廉之劍常常懸掛于頂,不敢逾越絲毫。不但對中央八項規定、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等大紀律、大條例銘記于心,而且對學校細化各種政治規矩和政治紀律的具體措施和辦法嚴格執行,讓規矩意識徹底內化于行。用每位黨員領導干部清正廉潔的小氣候影響學校廉政建設的大氣候,真正實現高校政治氣候一團清明,政治風氣氣象更新,形成客觀要求到主觀能動的從嚴治黨工作的良性循環。
(二)采取多種措施強化監督、明確職能、嚴格執紀問責
面對目前高校紀檢監察工作普遍存在工作面鋪得過寬、大包大攬的情況,要采取多種措施,由點到面,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分別對特。一方面,全面從嚴治黨新常態下,中央不斷提出更高的要求和制定出相應的政策措施,另一方面,高校由于自身的業務屬性,內部機構和部門眾多,由此,高校紀檢察部門需要監管的領域越來越寬,承擔的任務也越來越多。而作為一個與高校內其他部門同一級別的部門,且不論話語權充分展現與被認可的程度,就履職監督職責的范圍而言,紀檢部門必須要四面出擊,人力首先是問題,必然也就只能泛泛而抓。而高校許多需要重點監督的領域和關鍵業務工作,如基礎設施建設、后勤保障、研究生免試推薦、招生就業、大宗采購、推優評先、獎助學金和貸款等,原則上都要有紀檢監察人員參與,但執行上的困難往往會導致這種監督流于形式,效果不理想,執行無力。征對些情況,要集思廣益采取措施解決矛盾,例如可以通過在學院和部門配齊紀檢員的形式,由熟悉本專業業務的黨員老師承擔,在有需要時配合紀檢監察部門,監督好每一個敏感環節,確保監察能效的充分發揮。
(三)以黨風廉政建設促進紀檢監察工作的效能
黨風廉政建設從簽訂責任書開始,就要層層落實到位。改變只簽訂不落實的形式主義。紀檢部門不但要監管好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的開展情況,更要跟進整個執行過程,直至整改落實到位。改變“虎頭蛇尾”的疲軟工作態勢。對落實不到位的整改事項要一追到底,該追責的要追責到人,通過追責機制來促進整改落實,杜絕走過場的現象。
參考文獻:
[1]劉江平.全面從嚴治黨新常態下高校紀檢監察工作研究.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7年第3期,p178-183.
[2]李香楓.高校紀檢監察部門落實“三轉”提高監督執紀問責能力研究.甘肅理論學刊,2015.7期,p4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