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丹丹
【摘要】目的 研究和探討中藥內服聯合護理干預在治療老年膝關節骨性關節炎中的效果觀察。
方法 選取2017年03月~2018年02月在我院就診住院治療的老年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患者131例作為研究對象,按照數字表法將其分為對照組65例和觀察組66例,對照組給予常規對癥治療,觀察組則給予中藥內服聯合護理干預。采用Lysholm及ADL評分標準對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的膝關節功能及生活能力進行評分比較。結果 護理前Lysholm及ADL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觀察組與對照組的Lysholm及ADL評分比較顯示,前者明顯優于后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與常規對癥及護理相比較,給予老年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患者中藥內服聯合護理干預措施,有助于其提高患者的膝關節活動功能,從而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得到了患者及其家屬的一致認可,值得臨床上推廣并
應用。
【關鍵詞】膝關節骨性關節炎;老年;中藥內服;護理干預
【中圖分類號】R473.6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8.33..02
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是骨科臨床上較為常見的一種疾病,該病一般多見于中老年人群中。但隨著我國老齡化的加劇,患上該病的老年患者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1]。引起該病發生的原因較多,一些患者由于常年從事重體力勞動,長期處于勞作過程中身體勞累過度,較容易誘發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發生,在一些老年人群中,膝關節退化性病變也會導致該病的發生。典型的臨床表現為單雙側的膝關節腫脹、僵硬以及酸痛等,隨著疾病的發展疼痛感會逐年加重,甚至造成生活受限等,從而增加自身以及家庭的負擔,且多數患者還會因為肢體受限會出現焦慮及抑郁等不良情緒[2]。在臨床上治療該病時,前期會采用藥物對其控制治療,但后期隨著病情的加重,多會采用手術進行治療。但老年患者因為體弱的緣故,不適合進行手術,故此可采用中醫治療的方式來幫助患者治療,同時給予患者相應的護理,可使患者減輕痛苦,從而提高治療效果。本次研究中,對老年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患者采用中藥內服的方式對其進行治療,同時配合相應的護理干預,發現效果較好,不但改善患者的膝關節功能,同時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能力,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03月~2018年02月在我院就診住院治療的老年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患者131例作為研究對象,按照數字表法將其分為對照組65例和觀察組66例,對照組給予常規對癥治療,觀察組則給予中藥內服聯合護理干預。兩組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僵硬、疼痛以及功能障礙等,均符合相關風濕病學會制定的膝關節骨性關節炎診斷標準。其中,對照組男39例,女26例,病程1年3個月~8年,平均(3.25±1.34)年,在病情分級中Ⅰ級19例、Ⅱ級22例、
Ⅲ級24例;觀察組男41例,女25例,病程1年6個月~8年,平均(3.36±1.41)年,在病情分級中Ⅰ級20例、Ⅱ級25例、Ⅲ級21例。對于惡性腫瘤以及存在其他精神意識障礙而無法配合的患者予以排除,本研究所有操作和相關內容均經患者本人及家屬知情同意,簽署相關的文件,比較兩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干預措施
按照診療常規和醫囑內容給予對照組患者依托考昔進行治療,國藥準字:J20130133。觀察組給予中藥內服,藥方為:蜈蚣10~12 g、獨活13~15 g、白芍藥10~12 g、桑寄生8~10 g、制馬錢子0.2~0.3 g、甘草8~10 g等藥物,用水煎服,1劑/d,連續服用7~10 d。同時給予護理干預,具體為:根據患者的理解能力,對患者詳細講解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相關注意事項,多于患者進行了解,以此轉移患者的注意力,能緩解患者的痛苦,同時也可提醒患者家屬,對其多陪伴,可采取聊天及看電視等方式,來轉移其注意力。待病情有所好轉后,可制定相應的鍛煉計劃,如伸腿及屈膝等。多配合家屬對其進行鼓勵,幫助患者樹立治療的信心,以此提高患者的治療依
從性。
1.3 評估方法
采用Lysholm及ADL評分標準對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的膝關節功能及生活能力進行頻分比較。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數資料以百分數(%)表示,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研究時間段內所有患者經過相應治療措施后病情均有所好轉,無與質量相關的嚴重不良事件發生,但觀察組患者的臨床效果更佳。護理前Lysholm及ADL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觀察組與對照組的Lysholm及ADL評分比較顯示,前者的優勢更加明顯,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見表1。
3 討 論
膝關節是人類骨骼關節中較為重要的一個關節部位,目前針對該病準確的發病原因臨床上還無準確定論,有報道指出,隨著我國老齡化的發展趨勢,該病的發生日益增多,已成為一種骨科常見病[3]。隨著年齡的增加,人體機能會逐漸下降,纖維組織退化以及骨骼關節部位關節液作用的降低,骨骼關節所承受的壓力會逐漸增大,骨內動脈血液供應降低以及身體新陳代謝的減慢,使得人體關節部位的軟骨較出現損傷,繼而誘發患者出現關節疼痛以及腫脹等表現[4]。
膝關節骨性關節炎雖然可以選擇手術對其進行治療,但該類患者多數為老年人群,一方面身體機能及恢復均較差,另一方面,選擇關節置換術等手術治療,費用昂貴不適宜大多數人群,所以采用藥物治療安全性較高。本次研究中,采用中醫內服的方式對其進行治療,藥方中加入蜈蚣、制馬錢子等藥物,起到益腎壯督、通絡調痹的作用,加入獨活、沒藥等藥物,起到開通經絡、散結消腫、活血行氣及祛風止痛等功效。同時輔以相應的護理干預,可幫助患者更加確切的了解自身疾病,配合患者家屬對其進行鼓勵,樹立起戰勝疾病的信心。從上述結果中也可看出,給予老年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患者中藥內服聯合護理干預措施,有助于其提高患者的膝關節活動功能,從而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得到了患者及其家屬的一致認可,值得臨床上推廣并應用。
參考文獻
[1] 郭軍寶.關節腔內注射玻璃酸鈉配合肌力訓練對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患者關節功能的影響觀察[J].湖南師范大學學報:醫學版,2016,13(5):60-62
[2] 李 靖,吳成富,余四海.綜合保守治療膝關節骨性關節炎并半月板損傷臨床觀察[J].中國基層醫藥,2015,22(10):1530-1533.
[3] 何成奇.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物理治療[J].中國康復醫學雜志,2016,31(8):830-833.
[4] 王軍霞.康復護理干預對老年膝關節骨性關節炎術后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響[J].河南醫學研究,2017,26(21):4013-4014.
本文編輯:劉欣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