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鐵信
(汝州市林業局 河南 汝州 467500)
近幾年來黨中央做出一系列推動農村經濟發展的戰略部署,同時對農經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使得農經體系承擔著更重要的作用與更加艱巨的任務。本文在農經工作新形勢與新任務的背景下,總結了農經體系建設的做法與經驗,就如何加強農經體系建設工作進行了深入探討。
1.1 農經體系不夠完善。2011年我國鄉鎮黨政機構和事業單位普遍實行綜合設置,據數據統計得出,我國還有將近4200個鄉鎮既無農經機構又沒專業農經人員參加相關建設工作,33%的鄉鎮雖設置有農經站但是還有1153個鄉鎮沒有農經人員從事相關工作,58%的鄉鎮能夠兼顧這兩方面。農經機構運營過程中存在職責劃分不清晰、工作人員水平不能滿足工作需求等問題。因為長期對農經工作的弱化導致許多有經驗、對業務較熟悉的工作人員流失,這對農經事業的發展產生了消極影響。
1.2 對農經工作重視程度低。有些鄉鎮領導不夠重視農經工作,農經工作得不到進一步的開展。而且沒有將基層農經工作經費列在財政預算中,導致工作人員的工資不能夠按時結算,辦公環境相對較差,所需機械設備稀缺、配置陳舊,甚至還沒有為農經機構配置執勤執法工作用車,這種惡劣的工作環境導致農經人員減少。
1.3 缺乏政策扶持。由于農經工作的涉及面比較廣,服務對象較為多樣,管理技術要求逐漸提高,把握這些新的變化,對農經體系的建設至關重要。為了保障農經事業持續穩定的發展,需要政府部門制定相關政策來加強對農經工作的支持力度,要與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緊密結合,積極爭取外部支持,在增強自身能力的基礎上強化農經體系建設。
2.1 提高農經體系基層管理人員對農經體系的認知。現階段有許多基層管理人員對農經體系認知不夠全面,對農經體系建設不夠重視,所以導致許多農村的經濟不能夠快速的發展起來。但是由于基層人員的不重視導致許多政策無法有效落實。這就需要黨和政府要加大對農經體系的宣傳和認知教育。
2.2 加強農經體系基層管理隊伍建設,保證經費,充實人員。在社會上廣納人才,加大政策的扶持力度,增加農村對人才的吸引力,只有加大基礎管理隊伍建設才能保證農經體系政策的貫徹落實,才能推動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鄉(鎮)政府要加大對農經體系建設的宣傳,適當提出優惠政策,確保農經體系建設工作有人干,干得了,能干好,干出特色。
2.3 健全農經體系制度,強化管理,改善基層部門的管理手段和條件。管理部門必須有嚴肅的工作紀律,明確自己的任務職責,要建立崗位目標責任制度,嚴格按照管理規范進行管理。重視市場調研工作的重要性,只有通過實地調研才能真正發現工作中存在的漏洞,才能共同探討解決問題的方案,進行更好的查漏補缺。提高基層管理人員利用現代化的手段處理各項業務的能力,增加工作效率。
2.4 明確各部門的工作職責,加強部門間的聯系,合理分配,提高工作效率。政府要加大對農經體系的扶持力度和宣傳力度,這樣才能激發農經體系隊伍對于農經工作的服務熱情和工作積極性,還能起到穩定人心的作用,增強農經工作者為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和社會穩定而努力工作的使命感和責任感。
積極探索農村土地使用機制,合理改革農村稅費政策,加強政府與新農經工作的聯系。互惠互利,在提高鄉鎮集體經濟的同時,健康發展城鄉合作工程,使得農民專業合作社能夠快速穩定的帶來可觀的利潤。農經體系的建設關乎著農村改革和發展的方向,各職能層面都要積極配合,共同努力,推進農經事業的健康發展,爭取為農村發展帶來巨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