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科鋒
(河北洰豐種業有限公司 河北 無極 052400)
洰豐1518是河北洰豐種業有限公司培育的玉米新品種,2016年通過河北省審定,審定編號:冀審玉2016021號。該品種的選育得到了石家莊市科技局科技支撐計劃項目(項目編號:161490122A)支持。
以美國堅稈雜交種與PH6WC后代經多代自交選育而成。第1年在石家莊以美國堅稈雜交種與PH6WC雜交,獲得F1作為基礎材料。同年冬在海南種植自交,然后經石家莊、海南連續多代選優自交,3年后在海南種植收獲純系命名J118。
第1年石家莊 D1798Z×PHB1M 雜交
↓
第1年冬海南 S1×D1798Z 雜交
↓
第2年石家莊 S2 基礎材料
↓
第2年冬海南 S3 單株自交
↓
第3年石家莊 S4 優株自交
↓
…… 連續多代自交
↓
第4年 S7 命名:F68
第1年石家莊 美國雜交種×PH6WC 雜交
↓
第1年冬海南 S1 基礎材料自交
↓
第2年石家莊 S2 單株自交
↓
第2年冬海南 S3 選株自交
↓
第3年石家莊 S4 優株自交
↓
…… 連續多代自交↓
第3年冬 S7 命名:J118
母本J118春播生育期122d左右,夏播95d左右。葉片上沖,株形緊湊,株高178cm,穗位70cm,全株葉片18~20片葉。雄穗分枝5~7個,花藥淺紫色,雌穗花絲紅色,果穗筒形,穗長15cm,穗行數14~16行,穗軸白色。籽粒黃色,籽粒硬粒型,千粒重286g左右,出籽率87%左右。抗大小斑病、青枯病、莖腐病、矮花葉病、黑粉病,栽培密度4000~4500株/畝。
D1798Z與PHB1M雜交后同D1798Z進行回交后連續多代自交經系譜法選育而成。第1年在石家莊用D1798Z與PHB1M雜交得F1代,同年冬在海南又以F1的花粉為供體,以D1798Z為受體進行回交得F1代,后從第2~4年連續在石家莊、海南多環境選擇優株自交進代到S7代成為穩定系定名為F68。
父本F68春播生育期125d左右,夏播生育期98d。葉片上沖,株高161cm,穗位83cm,葉片數18片左右。花絲綠色,雄穗分枝數6個左右,花藥黃色。果穗筒形,穗長16cm,穗行數14行,穗軸紅色,籽粒黃色,粒型為半馬齒型,百粒重338g,出籽率88%。高抗小斑病、矮花葉病、莖腐病,抗大斑病、黑粉病。
利用母本J118和父本F68組配而成。洰豐1518幼苗葉鞘淺紫色。成株株形緊湊,株高266cm,穗位118cm。生育期105d左右。雄穗分枝8~12個,花藥紫色,花絲紅色。果穗筒形,穗軸紅色,穗長18.7cm,穗行數16行左右,禿尖0.6cm。籽粒黃色,半馬齒型,千粒重355.7g,出籽率85.6%。2015年農業部谷物品質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測定,粗蛋白質(干基)8.84%,粗脂肪(干基)4.14%,粗淀粉(干基)75.50%,賴氨酸(干基)0.27%。抗病蟲性:河北省農林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鑒定,2012年,中抗小斑病,抗大斑病、矮花葉病,感莖腐病;2013年,中抗大斑病、莖腐病、矮花葉病,抗小斑病。2012年河北省夏播低密組區域試驗,平均畝產742.3kg;2013年同組區域試驗,平均畝產637.6kg。2015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648.2kg。適宜密度為4000株/畝左右。6月10~15日播種。畝施復合肥30~40kg,拔節期畝追施尿素10~15kg,大喇叭口期畝追施尿素30kg,追肥后結合天氣狀況及時灌水。苗期注意防治病蟲害。適時收獲。適宜在河北唐山、廊坊及其以南的夏播玉米區夏播種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