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丹
(夏邑縣林業局 河南 夏邑 476400)
播種造林是將種子直接播種在造林地上的造林方法。其優點是:操作簡便易行,節省資金、人工,造林成本相對較低。另外,直播的苗木種子不必經過育苗、移栽,不需進行苗木栽植,避免根系受到損傷,有利于保持苗木根系的完整性;播種造林的幼樹對造林地的氣候、土壤條件適應性較強,可提高林分質量。種子來源豐富,播種后發芽快,生長迅速,根系發達,較耐干旱的樹種宜采用播種造林,如:櫟類、松類、油桐等。
播前對種子進行適當的消毒、拌種、浸種、催芽等處理,可加快種子發芽速度,縮短留土時間,使種子發芽迅速整齊,預防病蟲危害。具體的處理措施應視樹種特性、立地條件和播種季節不同而異。為了加速種子發芽,減輕鳥獸危害,播種前一般要經過浸種催芽,特別是一些種子休眠期長,種殼堅硬的種子,更需要浸種催芽。經過催芽的種子,早發芽、早出土,增強苗木抗旱能力。在病蟲害和鳥獸危害嚴重地區,可用福爾馬林拌種以防治立枯病,或用藥劑拌種以防鳥獸為害。如果造林地干旱或受晚霜、低濕危害嚴重,則不宜浸種;若造林地比較濕潤,浸種催芽后播種,效果更好。秋季播種一般不需要進行催芽處理,春季播種一般應進行催芽處理。
2.1 撒播。在造林地上均勻撒播種子。主要適用于交通不便的大面積荒地、沙荒以及采伐跡地、火燒跡地,利用飛機播種或人工播種,可加快荒地綠化進度,擴大森林資源,控制水土流失,效果較好。
2.2 穴播。在經過塊狀整地的造林地上,按一定株行距挖穴播種。穴播施工簡便,是當前造林最常用的方法。大粒種子可穴狀點播,中小粒種子可均勻撒播穴內,播種后覆土,并適當踩實。
2.3 條播。在經過全面整地或帶狀整地的造林地上,按一定的行距進行條播,也可采用斷續的帶狀點播。
2.4 塊播。在面積較大的塊狀地上,密集或分散地播種大量種子。主要應用于次生林改造、老采伐跡地更新及沙地造林。
播種造林應根據樹種特性、當地氣候和土壤條件確定最適合的播種季節,既要有利于種子發芽迅速、整齊,又要避免種子受到霜凍、日灼、病蟲等的危害。種子若不易貯藏的宜隨采隨播,能夠長時期保存的種子,應在濕潤季節播種。春天氣候溫和,地溫上升,因此我國大部分地區都適宜在春季播種,播種的時期最好為土壤解凍的初期。早春干旱地區播種效果較差,應利用雨季播種。雨季播種的具體時間一般根據當地氣候特點確定,原則上是在滿足種子發芽的基本條件下,要保證苗木有一段較長的生長期,以使其能充分木質化,并安全越冬。一般在雨季始期(7~8月)進行播種造林,適于雨季播種造林的樹種有限,主要是松類樹種。秋季許多樹木的種子成熟,是播種的良好季節,特別是采種后立即播種,種子在土內越冬實際上具有催芽作用,可使翌春發芽早、生長快;但種子留土時間長,易遭鳥獸害,需注意預防。一些大粒種子(如櫟類、核桃、山杏等)宜于秋播。
播種造林使用的種子,要選擇品質優良、純度高、發芽率高、經過嚴格檢驗的新鮮種子,同時,播種量主要取決于種子品質和單位面積預定的幼苗株數,其次也與樹種、播種方法和立地條件有一定關系。一般來說,播種造林比植苗造林密度大些,以保證郁閉成林。播種覆土厚度是否適宜,對種子發芽、幼苗出土、蓄水保墑等都有很大的影響。覆土要用疏松濕潤的細土,覆土厚薄應根據土壤質地、水分、樹種特性和播種季節而定,一般為種子大小的3倍左右。如大粒種子覆土3~8cm,小粒種子以不見種子為宜,約1cm厚;秋播或土壤干燥的,覆土宜稍深;春播(雨季)或土壤粘重、濕潤時覆土宜薄。覆土過薄不能保墑,種子不易發芽;覆土過厚,種子不易出土或發芽不整齊,有時會引起種子腐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