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桂娟
(河南中醫藥大學圖書館 河南 鄭州 450046)
1948年,聯合國《世界人權宣言》第19條首次提出全人類都享有“觀點自由、表達自由和信息獲取自由”[1]的權利。作為回應,國際圖聯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于1994年聯合發布《公共圖書館宣言》,重申讀者信息獲取的自由和權利[2]。1999—2002年,國際圖聯在其先后發布的《圖書館與知識自由聲明》《格拉斯哥宣言》《國際圖聯因特網聲明》《圖書館可持續發展聲明》中對信息獲取自由做了進一步闡釋,指出信息獲取自由的權利包括獲取人類知識、觀念、創新思想和智力活動等,圖書館和信息服務機構應秉承平等、公正、多元、包容的科學態度,通過發展多元館藏,提供無障礙信息檢索服務,解決由于數字鴻溝、信息空白的加劇而造成的信息不平衡問題,保障社會成員自由選擇和充分利用信息的權利[3]。2003年,國際圖聯開始通過參與“信息社會世界峰會”向國際社會表明“信息獲取是支持發展基本要素”[4]的觀點立場,以此強調信息獲取在促進聯合國千年發展計劃中的核心作用。2012年后,隨著“后2015發展議程”的啟動和推進,國際圖聯于2013及2014年相繼發布《圖書館與社會發展宣言》《信息獲取與發展里昂宣言》,強調圖書館要在社會發展的參與中實現自身的價值,呼吁聯合國成員國認可信息獲取與有效利用信息的能力是可持續發展之必需[4-5]。2015年,在國際圖聯的不懈努力下,聯合國成員國在《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中將信息獲取列為可持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簡稱SDG)的子目標:“根據國家立法和國際協議,確保公眾獲得信息,并保護基本自由”(SDG的第16項,即SDG16)[6],同年,國際圖聯發布《圖書館和“聯合國2030年議程”的實施》工具包,倡導將信息獲取納入國家和地區發展計劃,推進《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的實施[7]。
《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包括宣言、可持續發展目標、實施途徑、跟進和評估4部分,在監督全球的后續落實和評估方面,起核心作用的是聯合國大會和聯合國經濟及社會理事會主辦的聯合國可持續發展高級別政治論壇,聯合國可持續發展高級別政治論壇通過每年1次的部長級會議及每4年1次的首腦峰會,定期審查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執行進展情況[8]。信息獲取被寫入可持續發展目標不僅意味著圖書館界在國際發展事務中的更高話語權,更意味著圖書館界將擔綱起更多社會責任,持續參與到《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的實施、跟進、評估中,對圖書館自身而言,落實SDGs也成為其推動信息獲取的重要參與方式。因此,圍繞發展與信息獲取(Development and Access to Information,簡稱DA2I)課題,國際圖聯做出周密部署。2016年,國際圖聯和美國華盛頓大學信息學技術與社會變革小組共同合作發起DA2I項目,計劃每年在聯合國可持續發展高級別政治論壇期間發布一份“發展與信息獲取”報告,集中匯報與信息獲取相關的SDGs的執行情況,衡量信息獲取對發展做出的貢獻。起草“發展與信息獲取”報告,評估SDGs和信息獲取方面取得的進展,提供長期可持續的信息環境這一核心任務,在國際圖聯的一些重要戰略文獻如《圖書館和“聯合國2030年議程”的實施》《國際圖聯戰略計劃2016-2021》中被反復提及[9]。2017年7月聯合國可持續發展高級別政治論壇部長級會議期間,國際圖聯在紐約面向聯合國成員國、政府間組織、捐資人、民間社會等發布了第一份“發展與信息獲取”報告[10],從實證角度驗證了圖書館在信息獲取方面的獨特貢獻,以及信息獲取在實現由聯合國可持續發展高級別政治論壇確立的重點可持續發展目標方面的至關重要性,并提供了信息獲取評價的概念性框架和指標。
《發展與信息獲取2017》報告聚焦“有意義信息獲取的維度:設定基準”“圖書館:可在各層面的發展中成為合作伙伴”“2017年信息獲取和重點可持續發展目標”等主題展開研究和論證。
有意義信息獲取的維度涵蓋4個關鍵要素,DA2I項目圍繞這4個要素分別衍生出系列性基本指標,用于追蹤評估領域內進展。具體內容為:(1)信息與通訊基礎設施。評估指標包括移動通訊指標(3G移動網絡覆蓋人口、活躍移動寬帶用戶百分比)與固定通訊指標(居民固定寬帶訂閱百分比、互聯網接入家庭百分比、家庭計算機擁有百分比)。(2)社會使用環境。評估指標包括國家貧困線下人口百分比,性別不平等指數,分性別的沒有接受教育、就業或者培訓的年輕人的百分比。(3)社區及其成員具備足夠能力。評估指標包括互聯網使用人口百分比,女性互聯網使用百分比,分年齡、性別的互聯網使用百分比,分技能類型(復制或移動文件信息、下載安裝配置軟件、創建電子演示文稿、編程等10類技能)、性別的個體通信技術技能掌握情況,分活動類型(社交網絡參與、在線或下載閱讀、使用網上銀行、銷售貨物及服務等15類活動)的個體互聯網使用情況。(4)有利的法律政策環境。評估指標包括互聯網自由度評級、公民自由權評級、政治自由評級和言論自由評級。
圖書館在推動信息獲取上的突出貢獻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1)作為全球化的信息訪問基礎設施,圖書館為人們特別是農村和偏遠地區居民提供圖書閱讀、互聯網接入、使用電腦和打印的機會,數字資源服務(數字基礎設施)與共享化空間服務(物理基礎設施)為用戶提供了一個安全、以社區為中心的空間,使他們能夠以有意義的方式獲取和應用信息。(2)圖書館不僅能夠通過實施信息素養、數字素養發展戰略,提供社區成員交流對話平臺,來培育公民能力、強化公民社區參與,而且還能夠通過自身對社區需求的深刻理解,為其提供有意義的信息獲取,在發展社區合作伙伴關系的同時,促進其他不同利益相關者建立合作伙伴關系,從而實現整個社會的包容、可持續化發展。
(1)信息獲取與“消除饑餓,實現糧食安全,改善營養狀況和促進可持續農業”(SDG的第2項,即SDG2)。SDG2的實現需要政府、企業、非政府組織等機構利用開放數據統一規范農產品安全追溯信息分析與判斷,降低或控制農產品安全風險;SDG2的實現同時還需要小農戶(尤其是婦女)和中低收入農民掌握農業生產全周期的信息獲取、分析及應用方法。通過開放數據、信息獲取及ICT(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信息通訊技術)的應用,農民才能掌握現代化的種植方法,利用與種子、化肥、市場供求、氣象、環保、衛生、農業法律法規、政府補貼相關的信息進行科學決策,從而促進農業可持續化發展。(2)信息獲取與“確保健康的生活方式,促進各年齡段人群的福祉”(SDG的第3項,即SDG3)。SDG3的實現依賴于社會對健康教育信息、醫學研究信息及公共健康數據的開放獲取。鑒于健康信息獲取的敏感性,圖書館為人們提供安全空間以獲取該類信息。除了為人們提供健康信息獲取的機會,在促進健康信息的調用(即在合適的時間、合適的地點把合適的健康信息提供給適合的人)、優化人類健康決策、改善所有人健康狀況從而形成社會健康生態系統方面,圖書館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3)信息獲取與“實現性別平等,增強所有婦女和女童的權能”(SDG的第5項,即SDG5)。在平等、賦權和信息獲取方面,欠發達國家的婦女和女童是最需幫助的。改善婦女和女童的信息獲取不僅有助于增強其權能、實現兩性平等,還將對整個社會產生有益的影響。圖書館是女性獲取信息、學習和接受培訓的重要場所。SDG5的實現需要在世界范圍內進一步拓展圖書館的覆蓋范圍,將按性別分類的信息數據作為政策制定的依據,提升國家信息政策及ICT政策的性別敏感,強化信息資源建設,提升女性媒介信息素養,掃清妨害兩性平等和女性賦權的社會、文化障礙。(4)信息獲取與“建造具備抵御災害能力的基礎設施,促進具有包容性的可持續工業化,推動創新”(SDG的第9項,即SDG9)。總體而言,信息獲取是創新、基礎設施、產業化的根本支柱,能夠刺激經濟增長、開辟新的產業部門、推進創新、創造就業機會、改善人民生活、推動社會繁榮發展。具體而言,基礎設施信息的獲取和利用能夠為改善城市擁堵和提高人民生活質量提供解決方案;產業信息的獲取和利用能夠協助企業優化生產、經營、管理決策,塑造產業結構優化調整、轉型升級新動力,逐步推動各行業邁入智能化發展的快軌;開放科學數據的獲取推動著人類科技創新的進程。
早在《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全球指標框架的磋商過程中,國際圖聯就通過《圖書館和“聯合國2030年議程”的實施》發布指標建議,表示其支持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采納并實施公眾信息獲取的憲法、法律和/或政策性保障的國家數量”“通過確保對新聞記者的保護和打擊襲擊新聞記者的犯罪行為促進基本自由的國家數量”相關指標納入SDG16.10評估指標框架提議的政策立場。除了在全球監測指標框架構建中的智慧貢獻,國際圖聯更是積極參與到信息獲取專題監測指標框架的構建中,研究信息通訊技術發展指標,及世界銀行、聯合國開發計劃署、世界勞工組織相關指標,與利益相關方協商,在實施數據分析策略及指標分類的基礎上,就如何衡量有意義的信息獲取構建了科學的指標體系。該指標體系具備如下特征:(1)宏觀性,著眼于全球層面的成果衡量。(2)系統性。通過對信息獲取內外部環境的系統分析,全面衡量信息獲取水平。外部環境分析圍繞技術環境、經濟環境及政策法律環境展開,完備的通訊基礎設施和新興信息技術手段、工具的開發利用保障了信息獲取的泛在性和智能化;經濟環境不僅影響著國家信息化進程及信息供給水平,更影響著個體信息活動空間及獲取信息的效率[11];信息政策、信息立法的完善程度更決定著政府能否從法律政策的基本面出發,強化信息獲取投放力度,推進開放獲取,保障公民信息自由獲取的權利。內部環境分析主要涉及個體技術能力,即信息接受者為獲取信息所掌握的信息技術(強調實踐操作),這也是考察個體有意義信息獲取的最直觀有效的指標。(3)實用性。選取的指標大多為國際上具有既定采集方法、廣為接納的數據,可衡量性強,易于溝通和獲取。
信息獲取秉承開放、共享、協同、包容的發展理念及推進機制,倡導在全球化背景條件下,以開放的視野,高度共享、兼容、互操作的政策,通過全球資源整合推動信息的傳播、獲取和利用,即開放獲取。信息獲取是全面進步的推動器,是創新體系的支柱,開放獲取、開放數據、開放科學運動的逐步興起,不僅標志著共享、協同、包容理念的深入人心,更有力推動著開放發展戰略在社會各領域的融合與實施。一方面,作為人類知識和交流的中心,圖書館積聚高端信息要素,承載社區核心競爭力和核心發展動力,極具潛能和活力,社區輻射力及影響力強大。圍繞著共同的信息獲取、知識交流目標,社區不同人群、各類機構集聚在圖書館,不僅使得圖書館與社區各界建設力量間的聯系更為緊密,更有力促進了社區間的理解、對話及交流,夯實社區合作的基礎。另一方面,以信息獲取為內核,圖書館正努力展現自身在社區教育、經濟、文化發展中的價值,助力社區開放經濟、開放文化、開放創新平臺的搭建。在學習空間、交流空間和創新空間等有效服務模式的探索過程中,圖書館社區合作催化劑的角色得以進一步的彰顯,具體表現為:(1)協調:參與社會資源協調、整合;(2)激勵:充分激活民間社會、企業、地方政府、專家學者、研發中心、教育機構對社區創新發展以及教育、經濟、文化建設過程的合作化參與;(3)推進:以系統化的服務機制、持續性的對話機制和評估機制,推進社區在高度交互過程中不斷迭代,實現突破性的創新發展。
2017年7月的聯合國可持續發展高級別政治論壇是跟蹤和審查《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指導方針通過以來所舉辦的首次高級別政治論壇,該論壇深入討論了與消除貧困密切相關的系列可持續發展目標(包括SDG2、SDG3、SDG5、SDG9)的執行情況。因此,為保障與聯合國可持續發展高級別政治論壇審查工作的一致性,國際圖聯重點審查了信息獲取在幫助實現SDG2、SDG3、SDG5、SDG9中的貢獻,該貢獻可簡單概括為:(1)微觀作用,從賦權、賦能角度而言,信息獲取權是公民的基本信息權利。信息社會中,信息成為比物質和能量更能影響人類生存的要素和資源,信息獲取對于個體生活改善和全面發展至關重要。(2)宏觀作用,從產業發展角度而言,信息獲取是驅動農業、健康、創新產業升級,推動更多產業實現融合發展的最佳切入點。在相關產業領域,信息獲取可以創造一個良性循環。信息獲取在實現重點可持續發展目標方面有著突出意義,而沒有圖書館就不可能實現有意義的信息獲取,這也是國際圖聯試圖通過《發展與信息獲取2017》向聯合國及利益相關方重點傳遞的信息。有意義的信息獲取是一個動態循環的過程,從信息獲取權內涵分析,信息獲取權包括信息資源內容選擇權、信息獲取技術知悉權、信息傳播渠道接觸權與信息服務質量保障權[12],圖書館通過建設多元包容館藏體系、普及推廣信息素養教育、拓展信息傳播渠道、提供優質信息服務助力實現有意義的信息獲取;從信息獲取外延分析,信息獲取包括信息的應用和重新利用,圖書館通過建設與社會化數據相互兼容的數據中心、開發支持人類學習和創新的空間,幫助提升信息傳播利用的效率,從而推動隱性知識向顯性知識的持續轉化。
基于DEMATEL(Decision Making Trial and Evaluation Laboratory,決策試行與評價試驗 )的因素分析與識別方法告訴我們,影響信息獲取的主要因素涉及3大方面:信息提供方、信息接受者和信息環境[11]。而縱觀國際圖聯信息獲取的4個評估要素,即信息通訊基礎設施、社會使用環境、社區及其成員能力、法律政策環境,只體現了信息接受者和信息環境要素集合,缺乏以信息提供方為視角設計的評估指標。事實上,信息提供方(如圖書館)所提供的信息內容(類型、總量)、信息質量(可靠性、可達性、可用性)以及信息開放程度(提供意愿、覆蓋面)對實現有意義的信息獲取有著相當程度的決定意義。因此,圖書館界下一步應將信息提供方影響因素納入信息獲取評估維度,構建相關評估指標,具體包括:(1)信息內容,可考慮的評估指標諸如圖書館信息平臺與目錄建設、重點領域(如農業領域的農作物研究和數據、市場信息和農業方法,公共衛生領域的科學研究成果[13])的信息資源建設;(2)信息質量,可考慮的評估指標諸如圖書館信息資源的標準化程度,與用戶需求的匹配性,信息表達形式 ;(3)信息開放程度,可考慮的評估指標如每千人可享受圖書館服務的分布數、信息公開指南制定更新、信息公開政策解讀推廣。
在《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框架內提升圖書館地位,強化圖書館宣傳和服務能力建設,讓圖書館成為政治、經濟和社會變遷的主要參與者[13],是國際圖聯能力建設的重大戰略方向。《發展與信息獲取2017》的頒布旨在向聯合國、政府間組織、投資人及國際社會展現,作為經濟實惠、值得信任的合作伙伴,圖書館能夠通過有意義的信息獲取,為社區帶來各項益處,協助政府更好實現重點可持續發展目標,這也是圖書館宣傳和服務能力建設過程中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事件。從《圖書館與2030議程的倡導和實施》到《圖書館促進聯合國2030議程手冊》的頒布,再到IAP(International Advocacy Programme,國際宣傳項目)的實施、《發展與信息獲取2017》的頒布,在推動全球可持續發展目標層面,國際圖聯已經成為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其對國際事務的參與度和話語權亦得以有力提升。在以信息獲取推動社會全面進步的機制中,圖書館高瞻遠矚,參與國家發展計劃,倡導伙伴關系,在社區合作發展中留下圖書館印記,使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圖書館及其信息服務是社區的關鍵性優質資產。因此,圖書館界下一步可繼續強化圖書館宣傳和服務能力建設,著力提升宣傳和能力建設過程中人文交流的統籌性,一方面,以《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為中心設計清晰的宣傳倡導和能力建設人文交流框架,使得國際圖聯與聯合國核心組織、圖書館與政府決策部門的對話與互動在人文交流框架下得到長足發展;另一方面,通過完善宣傳倡導和服務能力建設的人文交流制度(如亞太地區工作坊),構建對外話語體系,增強對外話語的創造力、感召力、公信力,講好圖書館故事,傳播好圖書館聲音[14-15]。

表1 雙導向、立體化信息服務保障體系
推進可持續發展是解決各類全球問題的根本之策,圖書館及信息獲取與SDGs的銜接把握了當前時代的脈搏,與全球化戰略思想深度契合,實現了自身信息服務的價值升華。從時間來看,信息獲取與可持續發展可視為信息服務的短期目標和中長期目標;從性質來看,信息獲取評估維度更偏向于是一種過程性評估工具,而可持續發展目標則提供了圖書館結果性評估工具,圍繞SDGs與信息獲取評估維度,圖書館可嘗試建立雙導向、立體化的服務保障體系(見表1)。
在國際圖聯的大力倡導及IAP的深入推進背景下,以開放共享為原則,以信息獲取為手段,以可持續發展為目標的融合發展成為圖書館界實踐探索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內容,一時間涌現出羅馬利亞圖書館的“Biblionet培訓圖書館員計劃”、古巴“知曉(Infomed)”電子健康信息網絡項目、尼泊爾READ信息和資源中心“能力建設項目” 等多項成功實踐。值此《發展與信息獲取2017》頒布之際,圖書館界更應在通讀國際圖聯系列規范指導文獻的基礎上,開展深度思考和歸納總結,形成系統性的實踐觀和方法論,進而確保館內項目規劃、宣傳倡導工作的著實有效。具體而言:(1)做好頂層設計,秉承將圖書館促進可持續發展多項目標的多個規劃相融合,將圖書館SDGs推進力量與社區SDGs推進力量相融合的設計理念,防止SDGs實現過程出現規劃分別自成體系、重復建設、內容沖突、缺乏銜接等問題[16];(2)做好項目宣傳推廣,與政策制定方、投資方、合作方及其他利益相關方及時溝通,就項目對支持SDGs在不同發展階段的實現達成共識,共同探討項目統籌發展的新思路、新舉措;(3)做好項目推進和評估,以“動態管理、實時共享”的先進理論實現項目進度、成本、資源、績效、風險等的有效跟進,并利用《發展與信息獲取2017》中論述的評估維度對項目開展全過程的追蹤評估。同樣,國際圖聯應在國際范圍重點征集與SDGs聯系緊密、有著規范性操作、彰顯圖書館先進性的創新實踐,積累可復制、可推廣、可應用的成功經驗和路徑模式,助力圖書館打造可持續發展生態下的發展新動能、創造新活力、競爭新優勢[17]。
[1]聯合國《.世界人權宣言》全文[EB/OL].[2017-09-05]. http://www.un.org/zh/universal-declaration-human-rights/index.html.
[2]國際圖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公共圖書館宣言[EB/OL].[2017-09-29]. https://wenku.baidu.com/view/8a9a4c2a647 d27284b735116.html.
[3]胡秋玲.自由獲取知識與信息——《格拉斯哥宣言》、《國際圖聯因特網聲明》和《圖書館與可持續發展聲明》發表[J].圖書館建設,2003(2):101-102.
[4]吳建中.說說國際圖聯圖書館與社會發展宣言的背景[EB/OL].[2017-09-05].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586b810101 bhz2.html.
[5]國家圖書館研究院.國際圖聯發布《信息獲取與發展里昂宣言》[J].國家圖書館學刊,2014(5):11.
[6]中國圖書館學會.變革我們的世界:聯合國2030議程解讀[EB/OL].[2017-08-02]. http://www.lsc.org.cn/d/2017-08/02/201708021606392.pdf.
[7]國際圖聯.圖書館和“聯合國2030年議程”的實施[EB/OL].[2017-08-02]. http://www.ifla.org/files/assets/hq/topics/librariesdevelopment/documents/novtoolkitchinese.pdf.
[8]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聯合國可持續發展高級別政治論壇[EB/OL].[2017-08-01]. http://www.fmprc.gov.cn/web/gjhdq_676201/gjhdqzz_681964/lhg_681966/jbqk_681968/t1102050.shtml.
[9]國際圖聯.國際圖聯戰略計劃2016-2021[EB/OL].[2017-07-08].https://www.ifla.org/files/assets/hq/gb/strategic-plan/2016-2021-zh.pdf.
[10]IFLA Technology & Social Change Group.Development and Access to Information 2017[EB/OL].[2017-08-23].https://da2i.ifla.org/sites/da2i.ifla.org/files/uploads/docs/da2i-2017-fullreport.pdf
[11]蔣卓然,張世穎,高啟然.基于DEMATEL方法的信息獲取影響因素分析[J].情報科學,2013(7):83-86.
[12]周淑云,羅雪英,高啟然.信息獲取權內容辨析[J].情報理論與實踐,2014(5):23-25.
[13]中國圖書館學會.視頻講義:圖書館如何促進聯合國2030議程[EB/OL].[2017-08-02]. http://www.lsc.org.cn/d/2017-08/02/201708021528509.pdf.
[14]郭 言.構建開放共享的全球治理平臺[EB/OL].[2017-09-04].http://ex.cssn.cn/jjx/jjx_gd/201709/t20170904_3629509.shtml.
[15]中國記者.把握國際話語權 有效傳播中國聲音[EB/OL].[2016-04-06]. http://www.xinhuanet.com/syzt/zgjzxlwz/.
[16]柳昌林,涂超華,周慧敏.規劃規劃,墻上掛掛?對規劃浪費說不[EB/OL].[2017-10-11]. http://www.banyuetan.org/chcontent/jrt/20171011/237463.shtml.
[17]陳 輝.融合發展十大典型案例助推河南制造業轉型升級[EB/OL].[2017-09-21]. https://www.henandaily.cn/content/fzhan/hnzz/2017/0921/668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