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朝暉
(中國飛行試驗研究院,陜西 西安 710089)
在項目開展過程中,風險無時不在、無處不在。一旦發生風險,將在一定程度上影響項目目標的實現,包括工程工期、安全以及質量等。無論哪種類型的項目,自最初的立項開始,便面臨著不可預知的風險,如果沒有科學合理的應對方法,則會影響項目既定目標。
項目風險管理主要涉及6個過程,每個過程都有相應的輸入和輸出,以及為得到這些輸出而需要采用的工具和技術。
這一環節是描述如何開展項目風險管理活動的過程,其輸入、輸出和可能用到的工具技術如圖1所示。仔細、周密、嚴謹地開展相應的規劃工作,能夠為其他5個過程的順利推進提供堅實的保障。這一環節十分關鍵,一方面,能夠為風險管理活動的順利實施提供各項必需的生產要素以及時間;另一方面,還能夠為后期的風險評估工作創造良好的條件。這一過程的起始點是項目構思階段,終止點是規劃設計的結束時間。
這一環節是分析一系列的風險之中哪些將對項目實施產生影響,并在此基礎上對其特點進行認真記錄,其輸入、輸出和可能用到的工具技術如圖2所示。由于項目往往會持續一段時間,而項目風險會由于項目所處內外部條件的改變而隨時發生改變,甚至會出現一些新的風險,因此風險識別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往往需要多次、反復進行。這就需要引導相關人員高度重視此項工作,盡職盡責。
這一個環節是評估風險出現的概率大小及其負面作用,然后加以排序,為下一步風險管理工作做好鋪墊,其輸入、輸出和可能用到的工具技術如圖3所示。具體而言,即按照風險發生的概率及對進度、質量帶來的負面作用,對其進行排序。一般情況下,利用這一個環節,往往能夠在第一時間為處理風險建立優先級。與上一個過程類似,由于項目風險隨時發生改變,需要根據項目所處內外部條件全程進行定性分析。

圖1 規劃風險管理過程輸入、工具與技術和輸出
這一環節是針對上一個環節中定性識別的風險做出定量分析,其輸入、輸出和可能采用的工具技術如圖4所示。該過程主要針對定性分析中對項目的競爭性需求存在潛在重大影響的風險。該環節能夠評估各風險對項目的影響。
這一個環節是根據項目的具體目標編制科學合理的方案與技術手段,以進一步減小風險隱患,改善項目質量,其輸入、輸出和可能采用的工具技術如圖5所示。所編制的應對方法與風險等級一致,比較實用,可以妥善解決所面對的風險,具有良好的可行性。另外,風險應對措施務必要及時。規劃風險應對還要求明確責任人,具體負責相關措施的執行。

圖2 識別風險過程輸入、工具與技術和輸出

圖3 實施定性風險分析過程輸入、工具與技術和輸出

圖4 實施定量風險分析過程輸入、工具與技術和輸出
這一環節是在項目全程中按照既定的規劃開展工作,實時對風險進行跟蹤、再識別,評估風險過程有效性,其輸入、輸出和可能用到的工具技術如圖6所示。具體來說,需要在項目全程按照既定方案中制定的措施行事,同時需要不斷對項目各項業務進行監督,從而能夠在第一時間掌握風險動態、發現新風險。
以上6個過程在整個項目期間是彼此相互交疊、相互作用的,在某一項目中應至少開展一次,根據項目的具體需要有時還需要反復多次進行。
試飛院技術改造工作按照工程、項目、采購三級架構實施管理。由上級批復的具有確定建設目標、建設周期、投資規模的技術改造項目群,稱為技改工程。按照時間順序,技改工程可以劃分為立項、設計、實施和總結驗收4個階段。①技改工程立項階段主要進行規劃論證、項目建議書編寫、工程建議書的編寫和申報、成立技改工程建設團隊等工作;②設計階段主要進行工程可行性研究及審查、工程初步設計及審查、技改工程計劃下達等工作;③技改工程實施以項目為單元組織運作,工程建設團隊負責項目間技術接口與分工協調,負責項目狀態的總體把關,項目建設團隊具體負責項目技術方案設計、工作計劃編制、項目實物構建等工作;④總結驗收階段主要開展環境保護、勞動安全、職業衛生、消防、土建工程、檔案、財務審計等工程專項驗收工作,并組織編寫技改工程《竣工驗收報告》,對工程專項驗收中所提問題的歸零進行說明,對工程立項、設計、實施過程進行全面總結,從技術和管理多維度提煉成績、分析不足,為后續管理和建設的改進提供參考和借鑒。
技改工程的特點有:①建設目標明確。技改工程結束后,上級機關要對技改工程是否達到建設目標進行驗收;②時間周期長。技改工程建設周期少則兩三年,多則四五年;③投資規模大。近年來,國家在技改方面的投資力度逐年增大,技改工程投資一般都在1億元以上,有時甚至會達到十幾億元。技改工程的特點決定了技改工程建設往往比較煩瑣,風險無時不在、無處不在,因此應當引入項目風險管理的方法。

圖5 規劃風險應對過程輸入、工具與技術和輸出
根據技改項目管理的實踐和經驗,對技改項目中的風險進行識別。
2.1.1 任務風險
任務風險是指論證的技改項目建設內容缺乏任務來源,或者雖有任務來源但任務量不足以支撐項目的建設規模。由于沒有相應的任務需求做牽引,會使技改建設項目推進速度緩慢,或者雖然已建好但設施設備的使用率不高,造成資源浪費。
2.1.2 技術風險
技術風險是指在技改項目建設過程中,由于技術方案論證不深入,技術路線選擇不正確而導致的風險。近年來,由于型號中大量采用新技術、新工藝,保障新技術、新工藝演示驗證試飛的非標研制類設備所占的比重越來越大,非標研制類設備非常容易引發技術風險。此類風險一旦發生將在很大程度上阻礙項目的推進,提高投資成本,或者降低質量,甚至造成項目的夭折。
2.1.3 進度風險
技改工程都有特定的建設目標和建設周期。尤其是型號研保,它是為了保障某一型號完成試飛任務而進行的條件建設。國家型號研制是有嚴格的時間進度安排的,因此服務于型號試飛的研保條件建設也要有很強的時效性。如果技改工程建設在時間進度上不能完全滿足型號試飛進度要求,就會出現型號任務急需時設備設施沒有建好,等到技改項目完成后,型號任務已經完成不再需要的局面,從而引發進度風險。
2.1.4 資源保障風險
資源保障主要包括設施設備資源和人力資源。技改工程建設周期長、投資規模大,需要由專門的人員提供智力和專業技術保障。有些技改項目建設完成后,設備調試和驗收需要專門的配試資源(如試驗機)進行保障。由于近年來試飛院承擔的型號任務日益增多,人力資源和設施設備資源呈現日益緊張的局面,為了完成型號任務,可能在人力資源和設施設備資源方面無法滿足技改建設而需求導致資源保障風險。
2.1.5 組織管理風險
組織管理風險表現為技改建設單位相關規章制度不完善,或者技改項目管理人員對技改規章制度理解不到位,而導致技改項目建設不規范而引發的風險,采購風險是其中一個主要的方面。在技改工程中,由于院自身的資源、資質或能力不足,許多項目需要從外部采購才能完成,包括系統研制、設備采購以及相關的技術服務和咨詢等。由于市場環境處在不斷變化之中,加之供應商之間的處事方式千差萬別、多種多樣,給技改項目采購工作帶來采購風險。技改項目采購工作事關合同雙方的切身利益,容易發生經濟糾紛,一旦出現問題將會損害院利益。
2.1.6 成本風險
成本風險表現為技改項目資金不足以支撐相應的建設內容。究其原因,既有對項目范圍管理不到位,項目“鍍金”過多而導致成本風險,也有國家有關稅費政策發生調整而引發成本風險。如2011年8月,國家財政部發文通知(財關稅〔2011〕49號)對于2011年1月1日以后經國防科工局批復可行性研究報告的軍工固定資產投資項目,一律按照現行稅制的規定征收進口設備的進口環節增值稅。而根據國家海關總署和稅務總局第44號令,對試飛院等科研單位進口的科技開發用品可以免征關稅、增值稅和消費稅。因此,對于試飛院進口設備存在既可能免稅也可能需要繳納增值稅的不確定性,給技改工程可研和初步設計帶來成本風險。進口設備增值稅為設備原值的17%,所占比例較大,設備報關過程中一旦無法申請免稅,而可研和初步設計階段又沒有考慮進口設備增值稅,則會導致技改項目嚴重超支。
2.1.7 政策法規風險
政策法規風險主要表現為:技改工程建設過程中,由于沒有執行國家相關政策法規,或者對國家政策法規理解不到位而導致執行不到位,最終導致技改工程專項驗收無法通過。
根據技改項目實際管理需要,將風險發生后對技改項目目標產生的影響進行數字量化定義,見表1。
具體來說,其嚴重程度能夠通過其發生的可能性大小及其造成的影響來進行分析。根據風險按發生的概率以及發生后對技改項目影響的數字量表,可以得到技改項目風險的概率影響矩陣,見表2。根據風險的嚴重程度,將風險分為低風險(淺灰色區域)、中等風險(中等灰色區域)和高風險(深灰色區域)。

表2 技改項目風險的概率影響矩陣
根據技改項目管理經驗和實踐,對以上已識別的7類風險進行分析,可以得到不同嚴重程度的技改項目風險在技改工程各階段的分布,見表3。

表3 不同嚴重程度風險在技改工程各階段分布表
注:●-低風險;▲-中等風險;★-高風險。
根據表3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1)技改工程各個階段都存在風險,因此風險管理要貫穿技改工程建設的始終。
(2)隨著技改工程的進展,風險的嚴重等級會發生變化,因此在技改工程建設過程中要隨時監控風險的變化,并采取及時有效的應對措施。
(3)高風險多數集中出現在技改工程實施階段,因此在技改工程實施階段要特別注意風險管理。
(4)對各類風險進行優先級排序,從低到高依次為:組織管理、任務、政策法規、資源保障、進度、技術、成本風險。
(5)在后續規劃和執行風險應對措施以及監控風險過程中,要優先關注高優先級的風險。
2.3.1 任務風險應對
對于任務風險,在技改項目立項階段與任務管理部門加強溝通和協調,及時掌握任務調整變化情況,對各項建設內容的必要性進行充分論證,項目建議書申報前組織各方面專家對其必要性進行評審,技改工程可研和初設階段也要對其必要性進行審查,以盡量回避任務風險。
2.3.2 技術風險應對
為了應對技術風險,技改工程在設計階段即在做工程可研和初設階段就要明確各項目的技術路線,并由上級機關組織專家進行評審。在項目實施階段,每個項目還要進一步做項目技術實施方案,其中就要對項目的技術難點和重點進行專門論述,通過專家評審后方可實施。在合同實施過程中,對于非標研制類設備,在合同執行的各個階段試飛院都要組織相關專家對其技術狀態進行評審把關,確保研制項目滿足技術要求。對于特別復雜且技術風險極大的項目還要事先進行預研和技術攻關,以探索項目實施技術路徑,為后續技改項目大規模實施奠定基礎。所有上述措施都是為了減輕技術風險對技改工程的影響。
2.3.3 進度風險應對
技改工程在立項和設計階段,都要對其建設進度進行規劃。在下達技改工程計劃時,也要對各項目建設進度提出具體要求。為了滿足型號任務需求,技改工程在可研審查得到批復后對于那些技術路線明確而型號試飛任務又急需的項目就可以著手進行建設;對于那些暫時沒有獲得可研批復而型號任務又急需的項目,可以向上級機關打提前啟動請示,得到批準后即可進行項目建設,以回避進度風險,滿足型號任務急需。
2.3.4 資源保障風險應對
技改工程立項后就要著手成立技改工程建設團隊,并以院內紅文的形式正式下發,以保證為技改工程建設提供充足的人員保障。每個技改項目在建設前都要明確項目工作大綱,其中會對完成項目所需要的各類保障資源進行詳細規劃,以做到提前協調,滿足技改項目建設需求。
2.3.5 組織管理風險應對
為了防止組織管理風險中采購風險的發生,技改項目在實施過程中應嚴格按照可研和初設批復的采購方式執行。批復招標的項目應按照招標程序委托有資質的單位組織招標,對于未達到招標條件的采購項目,也應該根據項目自身的特點按照院采購管理規定選擇合適的采購方式。在簽訂采購合同時,一般選擇固定總價合同,將風險轉移給合同承擔方。采購合同的生成要履行“三報三批”審批程序,以回避采購風險。
2.3.6 成本風險應對
對于成本風險必須要采取措施予以回避,即在技改工程設計階段將增值稅作為設備采購的附加費用專門單列。在技改工程實施階段嚴格按照上級批復的初設(或批準代替初設的可研)進行建設,項目實施過程中的重大調整由院技改主管部門組織論證,報上級機關批準后實施,防止項目“鍍金”導致成本超支。
2.3.7 政策法規風險應對
政策法規風險在技改工程驗收階段最為嚴重,但都是由于在實施階段做得不到位而造成的。為了降低技改工程中政策法規風險,在技改工程實施階段,特別是基建工程建設過程中,要貫徹建設項目環境保護、勞動安全、消防等項目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生產和使用的建設項目“三同時”的管理規定,在項目和采購合同執行過程中還要同步檢查相關資料、文檔是否齊全,檔案驗收與合同和項目驗收同時進行,確保技改工程各專項驗收順利通過。
值得注意的是,在技改工程執行的各個階段都需要執行風險應對措施,使風險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圍內,并需要隨時監控各風險的動態,按照其波動實時調整防范策略與方法,確保策略的有效性。
本文所論述的風險是技改項目管理中常見的風險,其中對于風險的分析和風險應對措施的規劃也是針對通常情況下的技改項目而言,對于技改項目中的風險管理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在實際工作中,不同技改項目所面臨的風險也會有所不同,需要針對技改項目的特點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在中航工業集團公司大力推行全面風險管理的大環境下,技改項目管理者應樹立主動管理風險的意識,并將風險管理貫穿技改項目建設的始終。
[1]項目管理協會.項目管理知識體系指南(PMBOK指南)[M].4版.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11.
[2]李濤.項目管理[M].2版.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
[3]雷武軍.技改項目管理[S].飛行試驗研究院院標準,2012.PM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