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麗麗+宋波+睢秋菊


【摘要】文章通過對獨立學院學生讀者閱讀現狀的分析,提出了獨立學院圖書館應根據學生讀者閱讀傾向采取相應的閱讀推廣策略及方法。
【關鍵詞】獨立學院;學生讀者閱讀傾向;閱讀推廣策略;閱讀推廣方法
閱讀是人類獲取知識,增長智慧的重要方式,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精神發育,文明傳承的重要途徑。中華民族有著優良的讀書傳統,崇尚讀書、詩書繼世之風綿延數千年。自2012年11月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開展全民閱讀活動”以來,政府和社會積極引導國民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發展社會閱讀。獨立學院圖書館作為學院信息資源聚集地,如何做好服務,將豐富的紙質和電子資源推送給師生,提高資源利用率,是圖書館管理者迫切需要探究和解決的問題。
一、獨立學院學生讀者閱讀現狀分析
(一)閱讀方式
從圖1和圖2可以看出,近幾年獨立學院圖書館紙質文獻利用率和圖書借閱人數均持走低。
經調研分析,隨著網絡、手機和電子閱讀器等電子媒介的發展與應用,越來越多的讀者更喜歡數字化閱讀。2017年《第十四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報告》顯示,手機閱讀主力人群呈現“年齡越小,閱讀率越高”的現象,手機閱讀人群的年齡大多集中在18~29周歲、30~39周歲、40~49周歲這三個年齡段,其中18~29周歲群體的手機閱讀率最高,占手機閱讀人群的42.7%。
(二)閱讀傾向
1.功利性閱讀傾向。隨著大學生就業形勢越來越嚴峻,學生功利性閱讀傾向越來越明顯,相當一部分學生來圖書館借書只是為了應付各種類型的考試,取得一些證書吸引用人單位的注意力,從而實現快速就業。這種功利性閱讀傾向使學生對專業知識馬虎對待,導致專業基礎不扎實,不利于自身長遠發展。
2.消遣性閱讀傾向。獨立學院學生閱讀呈現出消遣性傾向,專業圖書常常遭遇尷尬。通過對《西北工業大學明德學院圖書館2016年紙質資源利用統計表》進行分析,娛樂休閑類圖書占所有外借圖書的48.7%,科技類圖書流通量卻不足30%。這種閱讀傾向雖然可以豐富大學生課余生活,促進學生了解社會,了解生活,但若沉溺其中,對專業學習、理想信念等方面就會產生較大的消極影響。
3.淺閱讀傾向。獨立學院學生讀者閱讀過程呈現隨意、簡單、平面化的特點。對于著作,學生不肯花精力去認真閱讀,體味,感性閱讀重于理性閱讀,泛讀代替了精讀,忽視了對著作內容的細品與深刻領悟,從而漸漸形成浮躁、拒絕深思的不良習慣,這對學生的成長極為不利。
二、獨立學院圖書館開展閱讀推廣的策略與方法
(一)閱讀推廣策略
1.利用網絡媒體進行推廣。2015年12月16日,在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提到“十三五”時期中國將大力實施“互聯網+”行動計劃,特意將“互聯網+”列為戰略之一。“互聯網+”就是利用信息通信技術及互聯網平臺,把互聯網與傳統行業進行深度融合,創造新的發展生態。圖書館也應與時俱進大力開展“互聯網+閱讀推廣”,充分發揮互聯網在閱讀資源配置中的優化集成作用。
2011年4月,首都圖書館將“分享閱讀”系列閱讀推廣活動之一的“圖書交換大集”活動搬上了微博平臺,并且在新浪微博中創建了“首都圖書館圖書交換大集”的“微活動”;清華大學圖書館在人人網上成立了圖書館俱樂部——“清華大學圖書館書友會”等。這些“互聯網+閱讀推廣”案例都得到了讀者的認可,推廣效果較好。
西北工業大學明德學院圖書館于2013年推出了“明德悅讀”微博平臺,2015年推出了“西北工業大學明德學院圖書館”微信公眾服務平臺,利用互聯網定期分主題向讀者發布新書推薦、好書推薦等信息,截至目前,擁有忠實博/微粉500余人。為了把閱讀推廣與學院的教學、科研及學生社團活動更好地關聯起來,圖書館推出了“學科服務”,建成了“明德學院特色數據資源庫”,成立了“明德親青讀書會”020服務。下一步,圖書館計劃依托大數據開展精準采購與服務,如設立讀者薦購專職采購人員,精準推送讀者所需資源信息等。這也是今后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工作的方向與重點。
2.以形式多樣的互動活動為載體進行閱讀推廣。好的閱讀推廣活動需要好的創意。獨立學院圖書館應在服務內容和服務形式創新上多下功夫,汲取各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的方法和經驗,找到更新、更好、更具吸引力的創意,創立屬于自己特有的閱讀推廣品牌。例如:北京大學圖書館開展的“書臉”,南京師范大學圖書館開展的“真人圖書館”,鄭州師范大學組織學生手抄地方志等都極具特色。
西北工業大學明德學院圖書館代表性閱讀推廣活動為“主題征文”“優秀讀者暨閱讀之星表彰”“溫情畢業季”“明德青親讀書會”。
(二)閱讀推廣方法
傳承優秀文化知識,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培養讀者閱讀興趣是高校圖書館的責任和義務。當代大學生想要有所作為,除了要有寬厚的基礎知識,還應有廣闊的學術視野。
1.積極引導。西北工業大學明德學院圖書館定期通過“明德悅讀”小報、微博、微信公眾平臺、宣傳欄、電子短片等,多渠道、全方位面向讀者分主題推出書評、暢銷圖書、經典圖書等,引導讀者逐漸意識到:大學學習,不僅僅是掌握好專業理論知識,更重要的是應利用課外閱讀來提高自己的素養,通過閱讀,遇見更好的自己。
結合個性化閱讀需求,西北工業大學明德學院圖書館開設了集閱讀交流、創意生活、休閑聚友于一體的信息交流空間——咖啡廳;推出了集自修、研討、創新于一體的獨立研討空間——研修室。
2.深入開展閱讀指導服務。閱讀指導服務是館員通過與學生面對面深入晤談的方式,依照學生需求,提供符合學生讀者所需的相關資料。通過閱讀指導服務,館員可協助學生達到愉悅閱讀的效果。在從事閱讀指導服務時,館員需主動分享個人的相關經驗,并采用較參考咨詢更深入的晤談技巧,通過典型開放式問題的使用,激發學生讀者的閱讀興趣。因此,圖書館應設立閱讀指導窗口,為到館學生解答利用圖書館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
3.構建學生讀者知識庫。學生讀者知識庫是記錄學生讀者基本信息以及利用圖書館過程中生成的所有信息,包括學生讀者基本狀況,學生讀者借閱記錄及偏好,最近借閱情況,借閱頻率,網絡信息瀏覽情況,電子期刊與數字資源的使用情況等。這樣圖書館就可以跟蹤了解不同類型學生讀者的閱讀興趣和需求,鎖定目標做個性化、精準服務。
4.利用大數據推廣閱讀。2016年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公布的《第十三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數據顯示,有87.4%的人利用微信進行閱讀,多數大學生也是通過微信平臺了解圖書館閱讀推廣活動的相關內容。微信閱讀的數量和影響力更高,傳播內容更加直接,激發讀者閱讀習慣的成效更加突出。獨立學院圖書館應加強微信平臺管理,依靠大數據做技術支撐獲取有價值的信息,更好地開展服務和宣傳。如:定期對各類文獻借閱情況進行公布,對月到館排名前十的讀者進行表揚等。
5.開辟互動專欄。在圖書館網站或者圖書館內部刊物上開辟具有本館特色的互動專欄或建立能夠展示本館館藏特色的“展示窗”,定期邀請讀者參與本專欄內容的策劃與發布。西北工業大學明德學院圖書館創辦了“明德悅讀”小報,以每學期學生讀者座談會熱點問題為主題,分期開設專欄進行細致解答。
三、結語
開展閱讀推廣的目的是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提高信息資源利用能力,從而樹立起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健全人格,提升素養。獨立學院應以閱讀推廣為平臺,建立起課堂教學與課外閱讀相結合的互動教育模式,引導學生通過閱讀建立起良好的知識結構,以讀為本,讀中感悟,以悟促行,提升素養,有所創新,從而提升獨立學院人才培養質量與辦學水平。
【參考文獻】
[1]劉軼琳.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中國民族博覽,2016(06):251-252.
[2]孫源.我國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析[J].圖書情報導刊,2016,1(07):95-97.
[3]梅振榮.“互聯網+”時代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研究[J].農業圖書情報學刊,2017,29(07):149-150.endprint